【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農炎帝故里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故里

【開欄語】

5月12日(己亥年農曆四月初八),第四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典禮將在高平市炎帝陵廣場舉行。隨著拜祖典禮日期的臨近,與神農炎帝有關的話題成為人們熱議和關注的焦點,讓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至“炎帝故里”——高平。

神農炎帝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壯舉,凝聚成開拓進取、自強不息,自我犧牲、勇於奉獻的民族精神,就是炎帝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隨著千百年來源源不斷注入的文化意蘊而歷久彌新、彌足珍貴。進入新時代,繼續加大力度弘揚炎帝精神,意義深遠。

被國人尊為人文始祖的神農炎帝,很眷戀故土高平!

高平是神農炎帝早期活動的區域,是中華農耕文明淵源之地。炎帝作為華夏農耕文明的締造者,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和黃帝軒轅氏一起,被尊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受到普天下炎黃子孫的欽敬。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故里

高平炎帝陵炎帝大殿

史料記載,炎帝距今6000年至5500年,活動於山西、湖南、湖北、陝西等地,目前國內有多個地方稱為炎帝故里。其中,高平作為炎帝故里,其擁有的炎帝古廟、碑記、石刻,無論是數量規格還是密集程度,內容最為豐富完整、影響最為厚重深遠,在全國首屈一指,這種文化現象實屬全國罕見,由此高平成為研究炎帝文化最齊備的地方。具體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歷史遺存相對完整。上黨地區現存有關炎帝廟宇共有53座,其中在高平有炎帝行宮、炎帝寢宮、炎帝中廟等廟宇院落35座,大範圍高度密集,且時代悠久,上至魏晉隋唐,下至清末民初,這些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是高平炎帝文化獨特優勢、雄厚資源的體現。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故里

高平羊頭山炎帝祭祀廣場

高平羊頭山上有保存完好、價值較大的神農城、神農井、神農泉、五穀畦、耒耜洞等歷史遺存;神農鎮境內有與炎帝活動有關的換馬、北營、莊裡等村名、地名,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炎帝文化遺存區域體系,令人驚歎。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故里

高平炎帝陵

二是文物古蹟佐證有力。1986年,在高平羊頭山發現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表明在農耕文明開始前,高平就有人類活動。2007年,在高平發現了兩處仰韶文化遺址。2015年11月,在羊頭山神農城遺址出土過程中,發現了大量人類早期活動的陶片和古步道、石牆,為仰韶時期文化遺址,距今已有5000—6000年的歷史,充分說明當時在羊頭山出現了頻繁的人類活動和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模式。羊頭山腳下還有舊石器時期的李家莊文化遺址,距今有1萬年的歷史,與農業起源有密切關係。這些遺蹟均屬於炎帝時代的文化。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故里

羊頭山風光

三是文字記載翔實豐富。高平作為炎帝活動的主要區域,歷朝歷代有關史書記載炎帝活動的文字十分豐富。從春秋時期的《管子·輕重戊》、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北山經》、晉代程璣的《上黨記》、北魏的《風土記》、唐代的《黑暗傳》、北宋的《太平寰宇記》,到明代的《山西通志》、明萬曆的《澤州府志》、清順治《高平縣誌》等等,有關高平的炎帝文化在史書記載中十分完整精緻,歷史文脈根源清晰可見。其中北宋《太平寰宇記》中記載:“羊頭山,在縣北三十五里。《山海經》雲,神農嘗五穀之所,山形象羊頭。”這是先秦文獻唯一記載神農嘗百草的準確地址。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故里

明萬曆三十九年“炎帝陵”石碑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故里

炎帝中廟匾額

四是石碑石刻獨一無二。高平境內有關記載炎帝活動的碑刻數量眾多、分佈極廣,時間跨度久遠。現保存有關記載炎帝活動的石碑110餘通,上起魏晉,下至清末民初。其中,唐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的澤州高平縣羊頭山清化寺碑,刻有“炎帝之所”字樣;唐天佑七年(910年)墓誌銘、現存於莊裡村的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的炎帝陵碑等,均明確記載有炎帝陵的相關內容,在全國絕無僅有。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故里

信眾在炎帝陵祭祀炎帝

五是祭祀活動由來已久。炎帝祭祀活動在高平民間相傳久遠。據《元史·成宗本紀》《元史·祭祀志》記載:“元成宗大德九年亦嘗遣祭,禁樵採。”說明在元代皇朝曾經派官員到炎帝陵祭祀。《澤州府志》《高平縣誌》記載,每年四月初八官方都要舉行祭祀炎帝活動。民間祭祀更為普遍興盛,相傳每逢廟會之日,民眾都要敲鑼打鼓,由社首抬著炎帝像到附近村社出場,場面宏大,民間流傳有“走揚州,下漢口,不如五穀廟裡當社首”之說。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故里

炎帝中廟太子祠

六是炎帝民俗風情影響深遠。在高平流傳著很多炎帝的神話傳說和民間習俗,滲透到了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羊頭山周圍,很多地名、村名都同炎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地還流傳著許多同炎帝有關的民俗,最突出的是對羊的崇拜。每年農曆大年初二祭祀牛羊叫做“牲口出行”,意味著一年的開始;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用白麵蒸麵羊敬獻到炎帝像前,祈求炎帝保佑五穀豐登。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高平:人文始祖神农炎帝故里

2018年第三屆海峽兩岸同胞神農炎帝故里民間拜祖典禮

綜上所述,高平是一個文物密集、內容豐富的炎帝文化區域,成為專家學者研究炎帝文化最齊備之處。

正源於此,2016年1月23日,在北京舉行的山西高平神農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發出由衷感慨: “讓我們一起到那裡承受炎帝的雨露之恩,接受高平老百姓所保存著的中華民族童年的那種純真的感情,讓我們一起和臺灣同胞在那裡,一起拜祭,一起擁抱。”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吉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