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196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的《烈火中永生》根據羅廣斌、楊益言的紅色經典小說《紅巖》改編,表現了重慶解放前夕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艱苦卓越的地下鬥爭和獄中鬥爭,以及身陷囹圄的共產黨人堅貞不屈的革命信念和獻身精神。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烈火中永生》是編劇夏衍(署名周皓)與導演水華繼《林家鋪子》、《革命家庭》之後的第三次合作。影片結構緊湊,戲劇衝突集中在許雲峰、江姐和徐鵬飛等人身上展開,主要人物形象鮮明,同時,英雄群像也得到浮雕般的凸顯,全片洋溢著視死如歸的英雄主義氣概。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於藍與江姐的原型江竹筠

該片演員陣容強大,彙集了北影廠和兄弟廠的一批藝術骨幹,在選角時也充分考慮了與原型人物的相似性。於藍扮演的江姐令人印象深刻,江姐的光彩不僅來自她的寧死不屈,也在於於藍將女性的溫和細膩融入到人物的舉手投足之中,江姐的英雄形象因此影響了幾代中國觀眾。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趙丹和許雲峰原型許建業、羅世文

湯化達、田方等都曾被列入許雲峰一角的演員人選,但最終選擇了趙丹。趙丹在出演許雲峰時,努力追求一種即興式的、真實自然的生活化表演,使這一人物既有內在的英雄氣概,又有一種平易近人的親切感,《烈火中永生》也是趙丹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胡朋和雙槍老太婆原型之一的陳聯詩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蔡松齡和華子良原型韓子棟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稽啟明和甫志高原型之一的劉國定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項堃和徐鵬飛原型徐遠舉

扮演母親形象見長的戰友文工團藝術指導胡朋飾演“雙槍老太婆”,蔡松齡飾演華子良,稽啟明飾演叛徒甫志高,項堃飾演特務頭子徐鵬飛,就連出場時間不多的地下黨負責人李敬原、江姐丈夫彭松濤等角色也分別由張平、龐學勤扮演。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王心剛和劉思揚原型劉國志

王心剛以他的相貌是扮演原定男主角之一成崗的最合適的人選,但劇本為了突出江姐和許雲峰而把這個人物完全刪除了,王心剛在影片中扮演的僅是配角劉思揚。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方舒和小蘿蔔頭原型宋振中

扮演小蘿蔔頭的演員選擇最為費事,直到外景戲都已拍完,還找不到一個大腦袋、細脖頸的小男孩來扮演。後來還是回到北京拍內景時,副導演趙元多方物色,從中央音樂學院找到了當時只有7歲的方舒(方舒的母親是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教師),外形上與角色非常接近,可惜是個女孩難以做出決定,便悄悄請於藍幫助審看。於藍也認為形象很好,最為滿意的是方舒有著一雙晶亮的大眼睛,還多少帶點憂鬱的色彩。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導演水華指導方舒演戲

怎樣讓導演水華接受由一個小女孩來扮演小蘿蔔頭呢?富有舞臺劇經驗的於藍想出了一個主意,讓化裝師給方舒做個頭套,然後拍成照片,再送給水華去看。此招果然奏效,水華看了照片覺得不錯馬上拍板。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位於重慶市郊歌樂山下的渣滓洞和白公館是本片劇情的主要發生地,不過,由於拍攝時渣滓洞的建築格局與解放前有了相當大的變化,攝製組只能在原北影的小關攝影場搭建了一堂場地景,諸如“絕食抗議”、“小蘿蔔頭放飛蝴蝶”、“繡紅旗”、“獄中歡慶南京解放”等大部分重頭戲均在此拍攝。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影片中並未出現白公館的實景,劇組參考了白公館的地牢原樣,在棚內搭景拍攝了許雲峰被關進地牢裡的幾場戲。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許雲峰、江姐等被押赴刑場的戲則是在歌樂山松林坡拍攝的,這裡也是烈士墓的所在地。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除了這條自解放以來就一直作為紅色旅遊經典的外景線,《烈火中永生》也在重慶市內及周邊地區大量取景。在重慶市內,朝天門、沙坪壩、磁器口和都郵街等都曾出現在鏡頭裡。於藍不僅是江姐的飾演者,同時也是本片的副導演,她回憶說:“第一個鏡頭是在朝天門碼頭拍攝的,當時沒有條件航拍,只有在木船上升降攝影機,很危險。但是,這組鏡頭給觀眾展現了這樣的場景,長江和嘉陵江匯合處,江面繁忙而複雜,美軍援蔣的船隻、蔣介石運兵去北方打內戰的船隻穿梭往來,豐富而真實地展現出故事發生的背景……”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影片開始許雲峰迎接江姐以及甫志高送江姐上船去華鎣山的戲都是在朝天門碼頭拍攝的。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抗戰時期,都郵街是陪都重慶的第一繁華大街,都郵街十字路口即今天的解放碑購物廣場。影片中,重慶學生和市民上街遊行的宏大場面便是在此拍攝的,為了恢復到解放前的面貌,美工師秦威可謂費盡心血,期間也得到了重慶市民的大力支持。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此外還有沙坪壩的重慶大學,這裡拍過江姐前去華鎣山之前來找華為的一場戲。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在去華鎣山的途中,江姐在縣城門口看到了彭松濤的人頭,這場戲拍得相當感人。彭松濤的人物原型是中共雲陽縣委書記彭慶邦,他在一次突圍行動中遇難,敵人將他的頭顱割下掛在竹園坪場的城樓上示眾。竹園坪就是現在重慶奉節夔北的竹園鎮,是重慶市重點保護的二十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也是奉節現存古舊民居最多的地方。不過,本片並未在竹園鎮實地拍攝,於藍回憶說:“那場戲是場地外景分兩處搭起來的佈景,陰雨紛飛,路上稀少的農夫三三兩兩的議論,直到江姐看清佈告上老彭的名字和頭像……本是心肺撕裂,但革命大業召喚江姐忍住了巨痛,強制自己在紛飛的細雨中走向華為。佈景的真實感,細雨濛濛,造成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氛圍,都幫助演員對規定情景產生真實感。”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位於四川盆地東部的華鎣山不僅是全國八大佛教聖地之一,也曾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鎣山游擊隊的根據地,影片中的游擊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就是以戰鬥在這裡的多位女英雄為原型塑造的,在片中,雲霧繚繞、雄奇俊秀的華鎣山幾度被展現。

《烈火中永生》,一部紅色經典在重慶留下的印記

江姐被叛徒甫志高出賣被捕的戲是在華鎣山的偏巖古鎮拍攝的。偏巖鎮是重慶通往華瑩古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鎮,昔日商賈雲集,商貿繁榮,名播川峽湖廣。歷史上,它也曾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的據點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