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种植技术, 如何管理提高效益!

导语:甘草种植技术, 如何管理提高效益!

甘草,又叫甜草根、红甘草、粉草。为豆科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作用。甘草多生长于北温带地区,海拔0~200米的平原、山区或河谷。土壤多为砂质土。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宜。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均适合种植甘草。

甘草种植技术, 如何管理提高效益!

1.种子处理 播前用60~100℃的水作30秒钟的热处理;再用温水浸泡1昼夜,发芽率可达50%。如用浓硫酸处理,种皮变黑时马上取出放在清水里冲洗,然后用温水浸泡,待种子膨胀时播种,发芽率可达90%以上。

2.种植方法

①可春播或夏播。亩播种量300~500克左右,播深3~4厘米,行距50~60厘米,亩保苗应达到7000~10000株。

甘草种植技术, 如何管理提高效益!

②育苗移栽。可条播或小畦撒播,加大密度,培育出一年生壮苗即可移栽,春栽或秋栽均可。栽植时可用犁开沟,按行距60厘米、株距15~20厘米,亩栽7000株左右,栽植深度以根茎部与地面取平为宜,栽后灌水。育苗一般播后5~7天出苗,因此,播前要有好墒,播后不用灌水,以免板结。

③栽根茎。将挖取的新鲜甘草根茎,选择有芽眼的剪取15~20厘米长,用步犁开沟,将母根垂直或斜放于沟内,覆土10厘米,栽培时间春秋均可,栽后灌水。

甘草种植技术, 如何管理提高效益!

3.田间管理 甘草管理主要是保墒,第1年保证幼苗的生长,做好除草工作,2年后根系深扎,土壤有些墒度即可,一般利用雪水即可保证正常生长。第3年采挖,注意保留母根。甘草根深,必须深挖,不可刨断或伤根皮,挖出后去掉残茎、泥土,忌用水洗,去掉芦头、毛须、支杈,晒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晒至全干;也可在春季于甘草茎叶出土前采挖,但秋季采挖质量较好。

在干草种植中适时喷洒益富源催芽生液有利用改善土壤环境,快速生根,提升光合作用,膨大根茎,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