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賣了15萬兩的四川鹽茶道,到底是什麼實權官職?

忠肝義膽嶽老三


看《雍正王朝》,複習歷史知識點(1)。在胤禛受命負責追比國庫欠款期間,胤礽前後總計借了國庫50萬兩銀子。對於這樣一個窟窿,胤礽的第一心腹司馬尚建議他們將河南布政使四川鹽茶道等幾個實缺賣了還債。胤礽作為儲君,帶頭問國庫借款,本來此事已錯。現在是一錯再錯,賣官鬻爵,將自己拖入更深的泥潭。

但是這裡有個細節引起了觀眾的關注,那就是這個“鹽茶道”究竟是個什麼官?為什麼能和一個省的布政使賣出同樣的價碼,還喊虧了。

“鹽茶道”是清朝的一個四品的官,說大不大(放在京城),說小不小(放在地方)。因為四川“鹽茶合署”,所以叫“四川鹽茶道”。而其他地方管“鹽的生產、運輸、流通,物價平抑等”的叫“鹽法道”或者“巡鹽道”,品級大致都一樣。

但是四川這個“鹽茶道”意義非同一般,因為從宋朝起,四川的鹽茶專賣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級別了。原因是宋朝的燕雲十六州被契丹佔據,缺乏養馬的地盤。而宋朝將“鹽茶”作為戰略物資轉運至大理(雲南境內),從大理換來良馬,所以這這個職位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只不過在宋朝的時候,並不叫“四川鹽茶道”,而是叫“茶鹽制置使司”。

後來蒙元有些地方設立的“榷茶鹽轉運司”,本質上和這個“鹽茶道”是一樣的。到了明清兩季,除了“鹽稅”是一個重要稅種之一,所以鹽只能朝廷專賣外。茶葉就不一樣了,茶葉分為3種,第一種,“榷茶”,主要用於朝廷邊疆貿易,這些朝廷統購統銷;第二種,“商茶”,只要交稅就可以自由市場買賣了,朝廷只負責收稅;第三種,“貢茶”,專門進貢給皇室的,這個通常有專司機構(如內務府)來專門“採購”。

因為明朝雖然“北伐”成功,收復了燕雲十六州,有了養馬基地。但是因為長期仍然受到北方蒙古的的侵擾,為長期戰爭的需要,仍然保留了“榷茶鹽轉運司”。其中戰略目的就是為了“換馬”,當然也就不僅僅限於雲南了。而清承明制,也保留了“以茶換馬”的戰略意圖。明朝初期朱元璋的駙馬歐陽倫就是因為販私茶,最終被朱元璋殺頭的。

這就意味著“四川鹽茶道”看似一個很小的四品官,但是這手中的油水則非常大。

不但負責一省的壟斷貿易,還負責戰略物資的國際貿易。從生產到銷售整個一條龍,全握在這個四品官手裡。康熙年間是清朝鹽稅最輕的時期,最少的鹽稅都在270萬兩每年,關稅至少在200萬兩。四川是產鹽(井鹽)和產茶的大省,當時整個西部的鹽茶集中地。

而劇情中任伯安一個江夏鎮的巡鹽道,每年進貢100萬兩銀子給九爺是一點壓力都沒有。從這個角度來看,“四川鹽茶道”一年進項100萬兩也不為過。所以15萬兩,這價錢實在是賣賤了。當然了真實歷史應該是沒有這麼大來去的,畢竟康熙48年,剛昇平不久,全國的稅收也就是那麼個基數,人口尚未膨脹到乾隆年間的3億。

所以即便在真實的歷史中,這個缺花15萬兩,估計也就一兩年可以收回成本的事情,當然到了清末,鹽稅一度達到4000萬兩,和田賦一個級別的時候,“四川鹽茶道”一年肯定超過100萬兩。不過到了那會(1910年),茶鹽已經分家了,鹽務歸鹽運使,茶務歸勸業道。

但是“四川鹽茶道”實際上是恰恰是《雍正王朝》的大bug。因為康熙年間並沒有“四川鹽茶道”這個部門和官職。

一直到嘉慶25年( 1820年 ),嘉慶下令“移四川成綿龍茂道駐成都兼管水利鹽茶道專管鹽茶”,才正式建立了“鹽茶道”。專職監督指揮所屬官吏,管理鹽茶的生產、運銷、緝私和徵收稅捐等政務。說了半天,原來康熙年間根本沒有這個官職,當然除了這個bug外,還有“九門提督”、“兩棚御林軍”這些都是戲詞裡的。

但是雖然有些小bug存在,並不影響《雍正王朝》的優秀。



炒米視角




太子胤礽是一個花錢大手大腳的人,由於自己的俸祿不夠,太子胤礽便開始從戶部借錢。但這個口子開始以後,太子開始陸陸續續的向戶部拿銀子,總計借了50萬兩,這是一個不小的數額。為了充實國庫,康熙皇帝命令老四胤禛負責追繳國庫欠款,老四胤禛又是一個不講情面的人。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太子胤礽的心腹建議賣幾個官職弄點錢。此時的胤礽已經焦頭爛額,竟然同意了這個建議。在心腹們的張羅下,幾個有功名的富商開始花錢購買不同等級的官職,總計賣了50萬兩銀子,正好夠還國庫的欠款。那麼,太子胤礽都賣出去了什麼官職呢?其中就包括四川鹽茶道。



當時,四川鹽茶道賣了15萬兩銀子,河南布政使也賣了15萬兩銀子,其餘的官職都是幾萬兩。布政使可是三品大員,負責全省的經濟、民政等事務,地位僅次於巡撫,屬於全省的二把手。這麼高的官位才賣了15萬兩銀子,四川鹽茶道為何也能賣15萬兩?按照道理來說,每個省除了巡撫、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和學政以後,才能輪到道臺,因為道臺是四品官。不過,道臺和道臺可不一樣,普通的道臺當然賣不了15萬兩,但像四川鹽茶道這樣的肥缺可以。



老大胤禔看過吏部的名單以後,生氣的說:“你們是不是太過分了,這麼多肥缺都放出去,僅僅這一個四川鹽茶道,每年最少也能弄10萬兩銀子” 由此可見,四川鹽茶道確實是肥缺崗位。按照朝廷的規矩,鹽和茶葉是需要朝廷經營的。在一些比較重要的省份,設立了專門管理鹽和茶葉的官員,也就是鹽茶道。雖然花了15萬兩銀子才買到了鹽茶道這個官職,但最多兩年就能回本,到了第三年就是純利潤,這樣的生意當然可以。食鹽和茶葉的利潤非常高,每年最少10萬兩,甚至會更高。老九胤禟的門人任伯安擔任了江南巡鹽道,這個官職堪稱是全國第一肥缺,整天和鹽商們打交道。



四川鹽茶道雖然不如江南巡鹽道,但也是主要的肥缺之一。太子胤礽賣了15萬兩,其實賣低了,按照正常價格,賣到20萬兩以上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太子胤礽可能有自己的小算盤。老九胤禟利用自己的關係,把任伯安放在了江南巡鹽道的位置上,任伯安每年能夠上交老九100萬兩銀子。既然老九胤禟可以,那太子也能夠照貓畫虎。四川鹽茶道雖然不如江南巡鹽道,但按照太子胤礽的計劃,如果自己的人掌握了這個職位,每年最少能夠獲得幾十萬兩銀子。由於自己是太子,胤礽可以不通過吏部,直接安排各個官職。康熙皇帝看到這些官員的名單以後,非常生氣。但是希望給胤礽最後一個機會,默許了胤礽這次暗箱操作。



在這一事件中,其他官員已經非常不滿。 與太子胤礽相比,老四胤禛要精明得多。雍親王胤禛不會輕易推薦官員,但只要是推薦出去的官員,基本上都是高手。例如田文鏡、李衛等人,原本的地位都不高,但雍親王發現了這些人的能力,並且能夠委以重任。在官員的選擇方面,雍親王胤禛明顯技高一籌。太子胤礽手下人並不少,但是在關鍵時刻,要麼是出昏招,要麼是幫倒忙。在太子寫給任伯安的密信被發現以後,太子的手下開始忽悠太子起兵造反。此時的胤礽還真聽了進去,命令密雲等地的駐軍行動,但並沒有形成什麼氣候。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根據《清史稿》,康熙元年,全國田賦稅收徵銀2572萬兩,而鹽稅一項,就有272萬兩。超過田賦歲入的10%。

到了康熙六十年,田賦一項國庫收入2879萬兩,而鹽稅高達377萬兩,比例大幅提高。

到了雍正元年,田賦徵銀3022萬,鹽稅卻進一步提高到426萬兩,幾乎相當於田賦稅收的14%。


康熙年間,光鹽務稅收,超過國家稅收的十分之一,算是國稅的一個大項了。可見古代鹽務是多麼肥。誰做了鹽務上的官,簡直不用一年,就可以十萬雪花銀了。

至於茶,清代是沿襲自明朝。主要不是用於稅收,茶稅的平常稅收只有鹽稅的十分之一,但是茶務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明朝的茶務,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官茶,主要用於邊疆貿易,換取馬匹,第二部分是商茶,這部分才課稅,第三部分是貢茶,主要給皇帝準備好茶葉喝。

清朝沿襲明代的茶法,也是按這三類辦理茶務,課稅還在其次,主要還是邊疆貿易,用茶葉換取好馬,從而保證戰馬用度以及民間用馬。

所以,辦理茶務的官員也很重要。

根據清朝的官制,辦理全國鹽茶,糧食,河流等的等官員,有鹽道,茶道,糧道,河道等道臺,一般是正四品。


鹽茶道,顧名思義,就是管理鹽務和茶務的道臺。這個官,清初的時候一般設置在產鹽茶的各省,比如四川鹽茶道。

官雖不大,油水卻巨大。

鹽務和茶務,在清朝很複雜,有時候是分開辦理的,有時候是合併辦理的。

在清朝,鹽務除了跟茶務合併辦理過,還跟河道,糧道合併辦理過。所以清朝還有鹽糧道,河鹽道這類官員。

專門管理鹽務的,一開始叫驛鹽道,後來叫鹽法道,再後來叫鹽務轉運使,簡稱運司,比如著名的兩淮鹽運使,浙江鹽運使,鹽運使本來就是肥缺了,這兩個地方的鹽運使,更是肥缺中的肥缺。

在清朝,幾乎每個產鹽的大省都設有鹽道或者鹽運使。

道臺雖然一般為四品,鹽運使卻高了半品,為從三品。鹽運使全名叫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

在各省的鹽運使和鹽道以上,清朝還設置鹽政,但是這個不能算正式的官名,一般都是由朝廷派遣的巡鹽御史或者各地的督撫大員兼領,目的是管理一片地區的鹽務。



鹽是生活必需品,人們吃飯離不開鹽,是硬通貨,需求量巨大。所以歷朝歷代都壟斷全國各地的鹽廠,打擊販賣私鹽。對鹽得課稅也非常嚴重。

所以,做了鹽道,或者鹽運使,就是管理著一省或者數省的鹽務貿易以及課稅。其中的油水之大,令人咋舌。

看文章開頭,清朝初年每年的鹽稅就知道了。

從清初,到清末,鹽稅一路飆升。清初鹽稅收入還只是田賦國稅的十分之一多點。到了清朝末年,鹽稅的收入竟然一路高漲到跟田賦收入幾乎相等了。

比如,乾隆十八年,鹽稅收入702萬兩,嘉慶五年,鹽稅收入608萬兩,道光二十七年,750萬兩。這一時期,鹽稅收入是康熙雍正時期的兩倍還多。

這當然是因為人口劇增,導致產鹽量也大增,稅收也就水漲船高了。

清朝末年,鹽稅又增加了好幾倍。比如,光緒末年,鹽稅已經飈高到2400萬兩,末代皇帝溥儀時期,宣統三年,鹽稅又增加了近一倍,高達4500多萬兩。

這時候,清朝只鹽稅的稅收,已經快趕上每年的糧食稅收了。

你說,鹽茶道,它的油水大不大。


太子胤礽用十五萬兩銀子就把四川鹽茶道給賣了,簡直是鉅虧啊

是太子胤礽不知道這個官值錢嗎?

當然不是。

他是因為四阿哥胤禛追比國庫欠款,追得太急了,都火燒眉毛了。為了還上國庫欠款,胤礽根本來不及跟那些買官的商人議價了而已。


西堤君


清朝的地方行政體系分為省、府、縣三級。省級最高行政官員為巡撫,為從二品;府級最高行政官員為知府,為從四品;縣級最高行政官員為知縣,為正七品。

而道臺,或是叫道員,是一個範圍很廣的官階概念,它介於省和府之間,一般為正四品或從四品官,主要分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巡撫之下設布政使主管經濟,設按察使主管司法,但這兩個官職往往在省裡任職,而無法兼顧各府的情況,所以又設主管經濟的佈政副使和主管司法的按察副使,一般一府或幾府設一個副使,省級官員通過他們去溝通地方各府,行使權力。

還有第二種情形:就是一些省級的專門職能機構,比如主管鹽茶的就是鹽茶道,主管河工的就是河道,主管糧食的就是糧道,主管海關的就是海關道,等等。



而在《雍正王朝》裡提到的太子胤礽標價15萬兩銀子賣掉的這個四川鹽茶道的實缺,就是屬於這個第二種情形。

因為鹽、茶等物品在中國自古就是官營,所以主管這種壟斷物資的轉運和販賣的道臺不僅擁有實權,而且還是名副其實的肥差美差。雖然從官階上差不多和知府官居同品,但若論起收入來,估計在一省範圍內,也就是巡撫能跟他PK一下了,更不要說還有大量灰色收入的存在了。



也難怪太子胤礽賣官鬻爵被大阿哥發現,大阿哥會說:“你們是不是太過分了,就這個四川鹽茶道,每年也能弄10萬兩銀子。”15萬兩買個四川鹽茶道,一年多就能回本了,算起來這個官買的不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