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组组通”铺就致富路

“以前交通不方便,不敢发展种植业,怕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现在路修通了,可以放心大胆地发展了。”江口县民和村村民卫茂祥告诉笔者。

卫茂祥今年60多岁,一直以来,他都是靠种植水稻、玉米、洋芋、辣椒等传统农作物来维持生计,但是这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想要致富奔小康还得有其他产业才行。

他也想过发展一些经济收入高、持续时间长的产业,但是村里交通不便,让他打消了发展念头。近年来的“组组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让卫茂祥又燃起了发展产业的希望。

据了解,民和镇2017年至2018年共实施“组组通”公路14条,共37.8公里。大路修进了村寨,同时还给明地村修了几条产业路,这让村里所有想发展产业的村民有了盼头,也增添了不小的脱贫致富信心。

2017年,按照“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明地村、艾坪村等村种植了1000亩中药材。据介绍,中药材种植三年后开始有收益,收益每年提增,盛产期每亩收益大约0.5万元以上,总产值将达到每年600万元左右。中药材项目农户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产生效益后,按照收入90%分给农户,10%分给村集体进行后续的发展,基地解决了部分农户(贫困户)的就近就业。这一举措加快了民和镇农业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品种布局,推进了脱贫攻坚及美丽乡村建设,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基层群众发展致富的信心。

村里要发展产业,卫茂祥果断将家里的5亩地进行入股坐等分红,同时他还到基地务工,按每天60元劳务费来算,除去请假,一个月下来卫茂祥至少有1200元左右的收入。村里还建起了薯酒厂,产品已销往江浙一带,老百姓家家种红薯,村里统一收购加工,既保障了农民稳定收入,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据悉,“组组通”项目实施以来,江口县共有48个项目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共计246公里,项目共覆盖109个村320个村民小组,涉及1.2万余户5.8万余人。为使村组路建设保质保量,县、镇纪委联合对项目建设廉政档案进行督查,确保项目经费落到实处。

该县通过脱贫攻坚农村公路“组组通”项目的实施,不仅让民和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起来了,还让坝盘镇的黄桃、凯德街道的红心猕猴桃、闵孝镇的葡萄、桃映镇的桐茶、怒溪镇的绿茶、太平镇的生态旅游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赵玉德 严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