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的菜价这么贵?工资却不高?

HR人力资源ZP


据农业农村部检测数据显示,3月22日以来,全国蔬菜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89%,我们以北京新发地市场为例:3月22日蔬菜加权平均价为2.82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2.49元/公斤上涨了13.25%。据批发市场的人员反映,今年过年后菜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去年菜农、商户出现亏损,今年种植面积减少。

2、种植成本上升,人工、地租、农药化肥等成本上涨。

就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我们小区的菜市场过年后的菜价明显高于去年,蔬菜普遍涨了一两块钱,涨幅超过了20%,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用现在的菜价与十年前的菜价相比,其涨幅是远远低于同期货币的贬值速度的,我们不妨看一组近10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速:

从上表M2(广义货币)的增速来看,2007年的时候只有40.3万亿,2017年货币的供应量就已经达到了167万亿,整整涨了4倍多,而同期的菜价在我的印象中大概只涨了一倍左右(10年前蔬菜价格大概是两三块钱,现在五六块钱),而至于10年前的工资水平,这个可能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增幅会有很大的区别,不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年薪为34707元,2017年平均年薪为:87096元,涨幅为:150%,不过还是低于同期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速度~

工资不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再加上高考扩招,大量青年涌入城市,就业市场过度饱和。

2、最近10年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不景气,实体经济效益下滑。

3、同期货币供应量增速远远超出了工资的增长水平,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在下降。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K涛资本


社会平均工资上涨水平受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幅约束,部分高薪收入涨幅明显,但是多数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工资水平涨幅就差很多。如今GDP增速已经下降至7%以下,今后更多会保持在6%或以下水平,未来工资涨幅将更加缓慢。


社会平均工资上涨,更多是高收入人群的功劳。一位高管年薪百万,与十位年薪两万的工人一平均,就能个个年薪十万了。因此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并不能真实反应大多数人的工资涨幅,更多是看着上涨了。


对于绝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来说,都会感觉工资不高。一方面这是真实的感受,另一方面则是房价过高物价上涨的影响。即使月收入达到6000元,一看房价,不吃不喝20年也买不起一套房。买了房先把一半多的收入都还了房贷,自然就会捉襟见肘,认为自己很穷了。

至于今年的菜价为什么这么贵,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 广义货币增量惊人

货币增速是非常快的,广义货币M2最近三个月的平均月增量都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货币新增总量,自然会推升物价上涨。

货币增速看起来似乎在放缓,但是相对于日益庞大的基数,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增量减少,商品总量没有大幅增加的时候,巨量新增货币对于物价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


2、季节因素

每年春节之后两三个月都是菜价最贵的时候,主要是由于气温低,主要依赖大棚种植,产量有限。一方面是相对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有限的供给,青黄不接的时节,菜价自然能卖上高价。


3、成本上涨因素

国际油价反复上涨,影响到运输成本。劳动者为了买得起房吃得起饭,也有了更高收入的要求,推动人力成本上涨。此外,在环保严格要求下,原材料供不应求,农药、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农用物资涨幅明显,这些都对蔬菜成本产生极大影响。

顺便再说一句,菜价贵,但是种菜的农民收入并没有大幅增长,毕竟农民没有定价权,成本上涨也会吞噬多数菜价上涨后的利润。


财智成功


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3月CPI同比上涨2.3%,为3个月后重返“2时代”。今年以来,鲜菜价格上涨较快,同比上涨16.2%,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1%,为同比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导致今年菜价上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货币政策偏向宽松,央行去年四次降准,今年1月份又连续两次降准,释放出大量流动性,不仅推高了股市,也对物价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广义货币M2最近三个月的平均增量都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货币新增总量,会对物价起到推动作用。

再者,季节因素。今年以来,气温一直较常年偏低,现在的蔬菜主要依赖于大棚种植,产量有限,成本上升,而且现在正逢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节,所以,春节过后的菜价一路上涨。预计蔬菜价格在短期内难以回落,但是进入五月份。气温逐步回暖,菜价会有下跌的过程。

最后,各种成本上涨,导致了蔬菜价格大涨。国际油价反复上涨,今年已经涨了30%,国内成品油价已经在了六连涨,这会影响到运输成本。同时,农药、化肥的价格也在上涨,农用物资涨幅明显,这都对蔬菜成本产生极大影响。过去,找人种地的工资都很低,现在劳动力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所以,今年菜价因各种成本上升而快速上涨。

面对今年CPI上涨突破了2.3%,虽然离开3%的警戒线还有距离,但是猪肉、菜价的上涨对工薪阶层的压力明显增大。因为今年很多企业单位效益不景气,不要说加薪无望,而且以京东、滴滴等多家互联网企业还都在大量裁员,物价上涨给工薪阶层带来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部分媒体喜欢虚报民众的收入,似乎大城市居民月薪低于万元,都不好意思出门,事实上,张三月薪三万元,但李四收入才四千元,两人一平均就一万七千元月薪了,但是收入高的人必竟是少数人,多数大城市居民的收入在4000-6000元之间,真正拿高薪收入的人占比并不多。

而在工资不高,且涨幅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物价上涨过快,会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冲击。过去买一次蔬菜在10元以内就足够了,现在买一次蔬菜也要几十元钱,让人倍感沉重生活压力。

另一方面,有些人工资收入也不低,也在万元以上,但是每个月的收入要支付房贷、抚养子女,照顾老人,真正可支配收入并不多,而用于自己消费的更少,如果物价再有大幅上涨,那日子就要过得更节俭。所以,高房价让城市的高收入群体也陷入巨大的还贷压力之中。

未来中国的经济将由原来虚高的两位数增长,逐渐转向寻求高质量的中等速度转变。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也会随之放缓,在这种情况下,物价上涨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希望决策层能将物价上涨的苗头控制在萌芽之中,因为,物价就像放出笼子的大虎,一旦放虎出笼,那再想重新关进去就很困难了。


不执著财经


了解菜价上涨,工资却不涨,需要先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菜价是蔬菜的价格显示,而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时什么呢?个人认为有两点:1、蔬菜的价值;2、蔬菜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那么工资呢?工资是人工劳力、技术、技能的价格显示,影响工资的因素又是什么呢?1、人工劳力、技术、技能的价值;2、市场对此人工劳力、技术、技能的需求与供给。

综合来看,菜价与工资价格变动与否,就只有两个方面:1、价值;2、供需关系。

一、蔬菜的价值是生活必需品、消耗品,而工资所影响的价值性有劳力、技术、技能程度。

如果单看蔬菜的价值,饱腹、品味、食品等价值,这个价值也很好理解。但是,看待工资水平的价值呢?依据不同类型的工作者、不同行业的从业者,有所不同。如果是高端金融、技术、科技类的从业人员,那么工资水平就会很高。但,这仅仅是一部分人,并不代表全部。

如果,是自身工作的价值较高,提出涨工资的要求,也并不过分。所以工资的价值性,并不好笼统的评判,需要依据工作者而定。

对于,蔬菜与工作的价值性,均具有价值。蔬菜的价值较为固定,工作的价值性存在不同。工作者也是能够通过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技术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价值,进而提高自身的工资水平。

二、影响价格的第二因素:供需关系。

蔬菜的价格,是胡乱上涨的吗?并不是。而是因为产量与消费者购买的程度不同而出现的价格不同,也就是蔬菜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同造成的价格变化。为了更好的理解供需关系影响蔬菜价格,我们举一个例子:

一座城市的所有餐馆都需要A蔬菜,日常的供应与需求很是稳定。但是,突然出现了自然灾害,A蔬菜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产量大幅的下降。这个时候的蔬菜价格会变动吗?第一时间并不会,因为即时上依旧有着供给。但是,当供给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况。为什么?

城市里的餐馆都需要A蔬菜,但餐馆的消费群体、销售价格不同。为了能够更好的供应菜品,所以不得不提高价格购买正常使用的蔬菜。这个时候呈现的则是,高档餐厅有这样的菜品销售,而低档餐厅可能就没有这样的菜品销售了,直到市场供给再次平衡。

供需关系影响价格,当出现需求远大于供给的时候,出现的情况就是“价高者得”。在春节期间、自然灾害期间等特殊情况,蔬菜的价格都会因为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出现价格的上涨。

而蔬菜为什么变贵了呢?就是因为需求大于供给。为什么蔬菜的需求大于供给呢?个人总结了有两点:

1、城市人口在增加,对于蔬菜的日常消耗量增大,需求在增加;

2、农村人口在减少,种植蔬菜的菜农以及供给的蔬菜在减少,供给在减少。

在这样需求大于供给的背景下,菜价也就在升高。

那么,为什么工资水平却没有上涨呢?

我们分析了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价值与供需之间的关系。工资增不增长与自身技能的价值有关系,同样也与供需有关系。

现阶段,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需要工作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流向市场的技术性人才、大学生、科技性人才、劳动者等也是越来越多。影响价格的有什么因素?有供需关系,需要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而城市的工作岗位一时间并未发生数量上的大幅增加,说明供给大于需求。

在供给大于需求的背景下,工资水平的增速也就是缓慢,没有菜价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条件下涨价明显。

总结:为什么菜价变贵了,工资却不上涨?是因为蔬菜与工作者在价值没有改变的背景下,需求关系有着不同。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对于蔬菜需求的增加,菜价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条件下出现涨价。相对工作者呢?城市人口增加,找工作的人也就在增加,但是城市工作岗位一时间并未出现大幅上涨,存在供给大于需求。所以,工资水平也就增长比较缓慢。当然,如果希望工资上涨,还给从价值入手,提高自身的技能、技术,也就能够提高自身的工资。


厚金说


今年的菜价相当于之前的确有些高,但是总体的工资收入不高,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另外一方面是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无论哪一年,都会有人感觉到生活开支大而自己的收入水平低,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这个现象的存在,所以才可以不断激发自己努力上进赚取收入的信心。

客观因素

菜价高的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发行的货币数量比较多,市场实际的情况是不需要如此多的货币来运转,如此一来,多余的货币只要进入市场就会推动物价的上涨,所以大家都会感觉到菜价比较高。

为什么工资不高呢?

近些年来国内不断开始进入去杠杆,在经济方面的压力较大,所以才会让很多人感觉到工资不高,这是环境的大体情况。

但是具体的工资收入是根据你的能力来决定,你的能力基本上决定了你的收入,这是核心的,短期之内可能受到环境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不会太大。

提高自我能力,才可以增加收入

你只有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才可以得到更高的收入,付出和收获是呈正比的,这句话永远都是有道理的,而不空谈或者虚假的话。


财商来啦


工资不涨是暂时性的,如果你能力越来越强那么工资也会往上涨的。

俗话说会的多钱涨得快。你要是啥也不会做着大多数人都能做的工作,当然都差不多。

你如果没有啥专业水平的技术,那么你工资怎么去涨。只有你负责的多付出的多涨工资才指日可待,想做一般的工作拿高工资也不现实。

菜价一直涨也很正常,物价都涨了,再加上菜的一层层剥利,当然就高了。 因为经济恶化 导致这样的通货膨胀所引起的暂时联动现象 国家会通过一定的制度来控制这认为的因素 毕竟 安民为大 所以 这菜价上涨和工资是两个问题 不能在一个问题的基础上 。


zlc1989



叨姐的观点是:套用一句古诗“工资不高常有,菜价贵不常有”。


工资不高常有:工资是一种经常性支出。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工资的增长具有刚性,即工资涨上去容易降下来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社会平均工资,还是最低工资,都处于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区别无非是增速的快慢而已。工资增长可以理解,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国家来说,工资与GDP增速保持一定比例的同步增长,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反映的是国强民富的事实,也就是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国民以工资形式分享了部分国家经济增长的红利。事实上,工资的支出也有刚性。作为一个劳动力供给大国,同时也是很多行业的全球第一大市场,劳动力以脚投票非常容易。以制造业为例,如果某家企业开不出工资了,恐怕它的工人很快就要跑光,毕竟工人也要养家糊口,与创业公司共克时艰、讲情怀的老员工可没有那么多。但基于劳动力供给的庞大基数,我国的社会平均工资和国民所得还是比较低的,所以高工资不是常态,仅限于经济繁荣时期和某些行业。


菜价贵不常有:菜价的构成,除了生产成本,还有运输、物流、存储、经销商和季节因素等。我国幅员辽阔,菜价鲜明地体现出地区性和季节性。冬春季节,很多菜都还没收获,供给小于需求;受到成本上涨的因素影响,也会推动菜价出现季节性波动;大城市的仓储和物流成本高,使得菜价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这也许是导致今年菜价高的几个主要原因。但一旦季节性蔬菜下来,天气转暖,蔬菜价格恐怕就会断崖式回落。


供你参考。


文一叨和丸子


菜价高低跟工资高低根本就没有关系。

这就跟房价和工资高低没有关系一样。

菜价和房价都是供需量和成本决定的,如果你是该产业生产或销售“闭环”中的一员,你才会即时感受到工资高低的明显波动。

比如你是建筑工人,菜价高了生活成本提高,不涨工资就没人干了。于是开发商不得不涨工资。建筑成本提高房价自然会水涨船高。蔬菜经销商房租上涨就会想办法提高菜价。买菜的你不可能因为菜价高了就要求老板给你加薪。除非你是房东或者是老板可以把“负担”通过房租和出售的商品涨价转嫁出去。归根结底“工薪族”始终都是“通胀”的受害者!


老杨 Liven


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3月CPI同比上涨2.3%,为3个月后重返“2时代”。造成CPI上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蔬菜和猪肉价格上涨。由于春季是蔬菜上市的淡季,加之受多地低温阴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较快,同比上涨16.2%,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1%,为同比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价格指数开始反弹,且比上月反弹比较明显。造成价格指数反弹的原因,是因为菜价的上涨,而蔬菜和猪肉,是广大居民的生活必须品,是每天都要使用、都离不开的物品。这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对居民的生活影响是比较大的。

由于生活必须品价格的上涨,也就对居民收入上涨带来了一定警示。即便收入不可能像价格那样频繁变动,但是,也必须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否则,就会对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更重要的,由于房价的过快上涨,已经严重挤压了居民的正常消费能力。所以,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将是居民消费水平能否保持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让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下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才能体现。所以,面对价格的上涨,如何采取措施,稳定居民收入,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谭浩俊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膨胀这个词似乎家喻户晓,所谓通货膨胀,简明定义: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求远大于供),说句实在点的话就是钱变得不值钱了。

于是不仅仅会觉得菜价贵了,貌似物价也在调整,关系到吃穿住用行的百姓生活的东西都在调整,而过去工资除了花销之外,还剩下的存款,现在花销大了自然存款就变动了,反衬出工资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