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民文明意識增強,公共場所遛狗現象明顯減少

茂名:市民文明意識增強,公共場所遛狗現象明顯減少

市民在文化廣場運動健身。茂名晚報記者李顏東攝

  《茂名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於今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條例明確規定禁止攜帶寵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到室內公共場所和未經批准的室外公共場所;如果有違規的,將會對違規者作出相應的處罰。新規出臺後,不文明養犬行為是否有所改觀?各方反應又是如何?近日,記者走訪市區各大廣場及公園等公共場所,發現有不少養狗人士開始自覺遵守條例,隨意在公共場所遛狗現象已明顯減少了。

  記者觀察:遛狗現象明顯減少

  5月7日晚9時20分,記者在市中心城區文化廣場四周轉了兩圈,都未發現遛狗的市民。記者隨機採訪了在文化廣場散步的多名市民,他們表示對於新規禁止攜帶寵物進入公共場所非常支持與贊成。每晚都會來文化廣場散步的梁女士告訴記者,新規出臺前,她在這裡散步經常遇到一些養狗的市民帶著寵物狗來這裡溜達,有的甚至人連狗繩都沒有牽,讓狗隨意地跑來跑去。面對這種情況,她有時進退兩難。她也曾好言相勸過這些遛狗的市民,希望他們不要隨意帶狗進入到廣場,以免驚嚇或者傷害到別人,尤其是這裡的老人和小孩特別多。但一些養狗的市民根本不當一回事,都說自己的狗相當溫順乖巧,不會驚嚇或者傷害到別人的。“最近這兩個月,來這裡遛狗的市民已經明顯少好多了,他們也應該知道新規出臺的力度了。”梁女士笑著說。

  9時45分,記者來到了福華小區公園,見到公園內有兩名市民各牽著一隻小型犬在聊天,有不少市民在這裡散步或運動。一提到遛狗,正在這裡散步的陳女士就向記者抱怨她以前就曾踩過“地雷”,一些養狗市民來這裡遛狗任由自己的狗隨處拉屎拉尿。可是她最近發現,來這裡遛狗的市民少了,偶爾有個別來遛狗的市民手中拿著一個袋子,用來為狗清理糞便的。當記者告訴陳女士對養狗有新規時,陳女士則拍手稱快。

  對於新規,一些養狗人士也表示很支持。10時10分,在高涼中路附近路段,記者見到一名年輕男子牽著一隻大型犬,他一刻不停緊跟著。對於新規出臺,他對記者說,他也看了新規出臺的新聞,平時他一般會在晚上10點之後、行人相對少的時候才帶狗出來散步的,且他會將狗帶到人少的地方,尤其自己養的是大型犬他是更注意不要影響到他人。養狗多年的李女士則說;“養狗的樂趣應該服從社會秩序,給別人找麻煩,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市民呼籲:讓文明養狗成共識

  市民黃先生在採訪中對記者坦言道,“說到底,文明養狗主要是看養狗主人的文明素質問題了。真正要把文明養狗的相關規定執行下去,道德約束才是最重要的。”另一名受訪市民馬先生也表達了與黃先生相同的看法,他認為養狗人士在享受養狗樂趣的同時,也應承擔相應的義務;在愛護寵物的同時,也要愛護公共環境。寵物不懂文明,但作為寵物的主人應該多替他人著想,讓文明養狗成為一種習慣。

  更多的市民表示,遛狗時要分清地點,善待草坪;同時,遛狗時要牽住狗最好戴上嘴套,並帶上清潔工具,及時處理寵物的糞便,不要因為自己的愛好而給城市文明衛生建設抹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