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一个优等生带着一个差生,对优等生公平吗?

荼靡花开90


我更支持好学生、差学生放一起坐

我们学校里的很多老师,都喜欢把好学生跟好学生放在一起坐,差生丢到教室后面,或者放讲台两边。

有些老师认为,把差生跟好学生放在一起,好学生的成绩给带差了,其实这是很可能的。

但是我还是认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一起坐比较好。


虽然有好学生被带偏了的可能,但是好学生的自制力,一般比坏学生自制力好很多,没有那么容易就被影响到。

而且坏学生跟好学生坐了以后,他们就不会有很多交流,这也保证了课堂纪律,让差学生看看别人的学习方法,看看他每天是如何学习的看他每天是如何做的。

并且上课的时候,差学生也没办法跟好学生讲话,这就阻止了他教室里躁动。

通过耳濡目染,把差生向正向带

每天耳濡目染,看着好学生学习,差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去试探学习,遇到什么不会的题目,也有办法去叫好学生教他。


一般来说,好学生跟差学生坐在一起,好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坏学生反而可以在成绩上有所提高。

家长角度:这样不公平!

全局考虑:也有公平性

家长们可能会认为,这样是对好学生的不负责任,对他们不公平。因为每一位家长 都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的人坐在一起。

站在家长的角度,是对好学生的不公平待遇,但是要从全局观来看,好生和差生坐在一起,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进程,同时又能够影响差学生,让他们向正向的方向去发展。


作为老师,应该看看教学情况,安排学生的座位,把差学生和差学生隔离开来,让他们之间穿插一些普通学生和优等生,这就相当于有了一道隔离带,防止为虎作伥。

如果老师发现集体的成绩有所下降,那么老师也应该采取措施,将一些顽固不化的学生,调到讲台边上,或者其他更显眼的地方,这样做并不是说教学过于严格,学习压力过于大,而是希望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具体的座位安排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菜鸟懂生活


不公平。谁的时间都是宝贵的,时间就是生命。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工作,为什么把老师的工作分摊到学生头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强迫差生学他不学好,难道让好学生浪费时间和心力去拉他就拉得动?一个小孩子能做到老师都完成不了的事情,还要老师干什么?

如果我的孩子是好学生我不愿意他/她去带差生,如果我家娃反被带差了谁赔?老师不负责,差生也不负责,学校也不负责。

如果我的孩子是差生,我会跟老师谈谈是什么原因,然后想办法帮助他提升,该家里辅导我做,该上补习班就去……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老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除了父母家人谁还会为你的前途担忧!

希望学校的老师不要做浑事,制定什么优生带差生的政策,那是害人。你的压力减少了,你的工作减少了,却增加了别人的家庭压力。如果你把我家好学生带坏了,上补习班可是很贵的,这钱老师出吗?

如果是孩子双方关系好,大家自愿的可以另当别论,如果是老师强行配对的请放过孩子吧。

老师与其想这样的损招还不如去学习一下高级教师,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是怎么教学生的!


珍爱一生152040801


老师让一个优等生带着一个差生,对优等生公平不公平呢?笔者也不知道,大家也不要急着下结论,先分享一个学生的故事再说。


2013年,高三(1)班。班里有一个叫赵某某的女生,成绩非常出色,年级数一数二那是毋庸置疑的。笔者除正常的教学安排以外,还每天出一份提优试卷(约12人)和一份补差试卷(约10人),赵某某当然是做提优卷。到高三下学期,笔者无意中发现任何拿着补差卷的英语学困生只要找她问问题,她都很耐心的解答!这点郑重声明哦,因高三学生时间紧张,笔者没有安排任何一个优秀学生带一个差生。有的问题可以说她答了很多遍,从来没听到她到笔者面前抱怨或者给哪个基础差的同学脸色看。当年高考,她考到370+,录取南京大学。她的英语101,现在听起来分数不高,不过班平均72,省平均据说58/59。当年江苏省理科总分第一名英语102。而她一向更有优势的语文和数学只是正常发挥而已。

她高考录取后,在简陋的小饭店请了所有的老师和全班同学。笔者不记得菜怎么样,只记得住在乡下的同学也要冒着夏日炎炎赶过来喝酒,只记得她爷爷憨厚的笑容。她作为一个优等生,可不是带着一个差生,而是带着一群差生。没有迷失自己,反而更轻装上阵,在高考中表现出色。所以,大家自几个判断公平不公平吧。


Scarett


让好生和差生坐在一起,我觉得一点都不公平。

看到有些所谓专家说公平,我觉得那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大话,放到自己孩子身上肯定就不是这么说了。

因为如果觉得公平的话,那一个年级里为什么还要分好班差班呢?好多人觉得分好班差班是应该的,因为差生的进度与好生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老师讲课没办法把两种水平的孩子同时照顾到。那么在一个班里好生差生凭什么要混在一起呢?

好生差生坐在一起,并不是说好生不愿意给差生讲题,而是因为差生学习习惯实在是不好,上课讲话影响别人,所以家长们才不愿意,如果只是给他们讲讲题,我觉得优秀的学生家长们还不至于这么小气。

我做学生的时候,和一个差生分到了一起,上课不仅说话,还做各种小动作,甚至把脚伸到了我的课桌里,完全影响到我上课根本就没办法听课,气的我都快哭了,老师都管不了这样的人,你让一个学生管他能管的了吗?你让一个学生影响她能影响的了吗?像这样的差生坐到你的孩子身边,你愿意吗?

所谓专家说什么要公平,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让差生受好生的影响,怎么就不考虑好学生的心情与需求呢?人家好学生也需要更好的榜样共同进步,共同促进。下坡容易上坡难,好学生要是被差生影响了,这个损失要怎么算?



你们带孩子的都应该知道吧,一个孩子要是各种行为习惯都不好,也就是所谓的坏孩子,熊孩子,你真的愿意让你的孩子和他做好朋友吗?

再说了,这些差生之所以差,难道是因为学校和老师一方面的原因吗?还不是因为家庭父母不负责任,对孩子各种放任自流,现在却什么都推到学校里和同学身边,让同学去影响他教育他,你觉得这可能吗?

我觉得那些同意好生和差生坐在一起的人,都是说这些冠冕堂皇的大话,太虚伪了。反正我作为一个母亲来说,我一点也不愿意让差生和我孩子坐在一起。

我孩子小学和同样是好学生的坐在一起时,两个人每天学习特别愉快,每天上学,高高兴兴的。和那些差生分到了一起的时候,真的是要愁死了,那些孩子完全就是各种生活学习习惯都不好,总是抄作业,上课说话,考试传纸条,每次听孩子说这事要烦死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希望老师给调座位的缘故,你觉得好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影响一个差生的各种行为吗?

大人遇见那些行为习惯不好的人,都觉得生活心情受影响,忍不住要发泄唠叨,找人诉苦。那么作为孩子来说的话,他难道就有那么多的免疫力吗?

我坚决反对好生差生坐在一起。


篱笆与花香


觉得不公平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那就是近墨者黑,但其实近墨者黑,如果他本身就是红的很厉害,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把差生的态度变成近朱者赤呢?

所以说,老师让一个好学生和一个坏学生结成对子互相学习,更多的是,在成绩方面进行帮助,差生提高成绩这一个方法我觉得是可行的,对于优等生来讲,更多的是训练自己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把知识进行巩固,并且进行教授的过程。

方法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称之为费曼学习法,中国古代唐朝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就是非常牛叉的一个人,他怎么说呢?他写的诗每次都要读给一些年龄大的老太太听,老太太能听明白了之后,他觉得这首诗是非常好的,费曼学习法其实也是讲的这一个问题,学习优秀的人在掌握的知识之后,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法,讲解出去,如果学习差的人能够听明白的话,也就意味着学习优秀的人对于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到位的。

基于这样一个观点,我个人认为,学习优秀的学生,如果帮助学习差的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够主动思考自己对于差生的教学行为的话,肯定是一个极大的帮助,而这种帮助可能会影响人一生,这涉及到了一个对待同学的态度,对待学习的态度,讲解知识的方法。

因此我觉得,老师让学习好的孩子和学习差的孩子结成对子,帮扶差生提升成绩这一个方案是合理的,并且如果讨论的公平与不公平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公平不公平,只能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情。


宜城老师


“老师让一个优等生带一名差生”,这种做法虽有时强人所难,但两者之间公不公平还要看彼此对彼此的帮助而言。

我们首先明确一点,优等生只是学习成绩优异,其他方面并不一定优秀,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优等生未必不能从差生那里学不到东西,只是“成绩高于一切老师和家长”造就了这些优等生高傲的态度而已。


先说学习方面:在一般人看来,优等生带一名差生肯定是对优等生的不公平,耽误优等生的学习,但我要说的是,帮带差生有时也会反补优等生自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学会了不一定能教会,如果不能把知识点融会贯通,优等生的学习也只是浮于表面。优等生后期通过帮扶差生,同样也是在检验、提高自己,查漏补缺,虽然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但同样也是有益处的,从付出反馈来说,优等生得到的少付出的多,相对来说算是吃亏的,对优等生来说也就不够公平。

在其他方面: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差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某些方面的优异表现令人诧异。优等生帮扶差生时,不可避免的了解到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对于平日眼高于顶的优等生来说,无异于一直镇静剂,迫使他们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从这点出发,这对优等生又是公平的,甚至优等生得到的更多。


当然,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反对自己优等生的孩子去帮助一名差生,认为这是对自己孩子前程的耽误,最终导致优等生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但待人接物往往眼高于顶,态度高傲傲慢,这样的孩子进入同样人才济济的大学时,身上的闪光点便会趋于平庸,很多优等生因此都会一蹶不振,这是父母也只会干着急而已。

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的看待,好与坏都是相对的,优等生也仅仅是几方面优等生而已,当然,如果家长自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全才,则大可不必去帮读差生。


心情保温杯


让优等生带差生,这个事情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看。差生,是品德差,还是成绩差?成绩差是因为态度差还是能力差?

一、让优等生带一个品德恶劣的差生。

这个情况对优等生绝对是不公平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很好地告诉了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二、让优等生带一个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差生。

这是浪费优等生的资源。差生学习态度差,肯定不会听从优等生的辅导。优等生对他的帮助,只是在白白的浪费优等生的时间、精力还有感情。

三、让优等生带一个学习态度端正的差生。

这个情况对优等生来说是有帮助的。因为任何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巩固。在优等生给差生讲解题目的过程中,优等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在运用知识。所以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对差生来说,能够及时解决疑惑。对优等生来说,能够及时巩固已学知识。这是一个双赢的安排。

我是绿衣黄裳99,一线老师,请关注我,您的点赞是对我的肯定;同时欢迎留言探讨。

绿衣黄裳99


公平不公平,要看你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从你提问的目的看,可能有两个看法:一个是认为帮助差生是老师和差生家长的任务,不应该推到优生身上;再者是认为耽误了优生的时间,影响了优生的成绩。

呵呵,其实现在老师们在学校已经不敢用优生差生来称呼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了。

首先,家长们以成绩是孩子隐私为由,曾发生过多次事故和状告学校事件,成功的影响了教育管理部门,现在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允许公开考试和公布成绩,自然也就不敢承认有优生和差生的存在了。

其次,每一名老师都以教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为豪,都很注意班级的整体发展。在教学中,学生因智力和生长环境不同,必然会出现成绩分化现象,有经验的老教师总是会努力避免过早的分化,极力推动班级内的学生成绩向橄榄形发现,也就是要尽可能把困难生推入中等生行列,中等生越多,班级越稳定,平均分也就越高,越有可能涌现出更多的尖子。不要小看差生,中等生努力到尖子生可能只需要十几分,而一个考几分的差生会让十几个尖子生给班级平均分的贡献化为乌有。

再者,一个有诸多差生的班级,班风和学风不可能好,这样的班级也出不来尖子生,消除掉的差生越多,班级进步越快,所以老师的心力80%都消耗在了差生的转化上。从这个当面看,优生结对帮助差生,也是在帮助自己。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采取哪种教法,布置和讲解各种难度的作业,既不是以优生为标杆,也不是以差生为标杆,而是以大多数学生的程度为标杆的。所以,老师虽然偏爱优生,如果很多学生成绩都很差,他也只能很无奈的降慢进度、降低难度,优生长期在这样的班级里,顶多是瘸子里的将军,优不到哪里去的。

最后,知识的拓展虽然重要,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永远是第一位的,优生在帮助差生的过程中,也是对知识的一个梳理和温习过程,功夫不会白费的。

当然,如果全班都很优异,老师和家长估计都会笑醒。可惜,两个人在一起,也会分出第一第二,没办法!


一盆淡茶


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家长担心的是对学习优等生影响有多大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和学习差的学生坐一起,更不想给他们讲题。孰不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意为: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自己学懂,那只是掌握了知识;如果他还能讲给别人,那他已经内化了知识;如果他讲的别人能听懂,说明他不知是学进去了,而且还学出来了,学活了;如果他还能让差生听懂,那说明他还掌握了科学的方法。

可见,如果优等生和学习差的学生坐一起,优等生能认识清楚,把握得当,有好处的不只是差生,优等生也会收获意想不到好处,这又成了公平的问题了。

非常公平!


HeshuoKing


丫头上初中的时候,她们的座位是隔段时间就换的,有回换到她跟她班倒数第一坐一起,丫头回来诉苦,说这孩子不仅不学习还影响别人,当时劝孩子忍忍,毕竟过不了多久就会换了,没想到过了段时间还没换,,,正好要开家长会了,我直接去找她班主任,我说,为什么一直不换座位呀,临近中考了,请老师体谅下家长的心。。。后来,第二天丫头回来,告诉我老师调座位了,那个孩子一个人坐,谁也影响不了,后来听说那孩子中考都没参加直接不上学了。。。所以,答案大家应该不言而喻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