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用三句話說清人生,領悟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的存在對中華民道德觀念的形成與產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論語》雖然言語精短,卻涉及到了生活、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僅教導了我們該如何與朋友相處,還告訴了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精闢透徹,使人醒悟。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用三句話說清人生,領悟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所以要學習傳統文化,一定要從《論語》開始,今天子曰就來和大家分享其中孔子所講的三句名句:

一、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釋義:溫習學習過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對新學過的知識有新的領悟,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用三句話說清人生,領悟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現在很多人做事“三分鐘熱度”,學完一門馬不停蹄的去學另一門,越學越迷茫,越學越不知道自己該學什麼,到頭來,丟了原來的,也沒學好現在的。其實學習最好的方法,是將自己學習過的知識反覆溫習,進而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讓自己學的更多,學的更好!

二、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釋義: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樣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用三句話說清人生,領悟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生活中,有很多巧言善辯、阿諛奉承的人,這類人大多說話誇誇其談,討人喜歡。但是這樣的人很少是真心實意待人的,很多都是嘴上一套、心裡一套,很難與人相處。比如越王勾踐這個人,與人共患難的時候,對人很好,一到自己有所成就了就翻臉不認人,這就是“巧言令色”,也是不仁的典型。

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學而》

釋義:當別人指出你的錯誤的時候,如果真的存在,就改正;如果說的不是事實,就告誡自己別犯這樣的錯誤。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用三句話說清人生,領悟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知錯就改,是讓一個人變得更好的基石。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犯一些錯誤,一些人能在別人指出之時,就及時改正,該道歉的道歉,該完善的完善;但還有一些人,即使做錯了也不肯改正,縱容自己的壞品行,這樣久了,不僅不會得到他人的信任,還會把人際關係弄得一團亂麻,讓以後的路更加荊棘密佈,是很不好的行為。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用三句話說清人生,領悟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今生活節奏快,工作競爭也十分激烈,人們變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也隨之變得空虛,哀聲怨道隨處可見。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讓內心充盈,如何在這短暫的生命中過得更有意義,這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沒事的時候多讀讀《論語》,把它當做現代版本的心靈雞湯也未嘗不可,願你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擁有內心的一方淨土,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