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掷弹筒重出江湖?解放军装备"三无产品"新型榴弹发射器

说起掷弹筒这种武器大家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抗战中日本鬼子的"小砸炮",在抗战中这种不起眼的小型武器给中国军队造成了极大的杀伤。最近,在北部战区陆军的公众号中,出现了一款非常罕见的武器:QLT89式50毫米榴弹弹射器。军迷们看后纷纷表示:掷弹筒复活了!

单兵掷弹筒重出江湖?解放军装备

这种89式50毫米榴弹发射器可以理解为一门超轻型迫击炮或者说现代化的掷弹筒,但发射原理完全不同。它在军队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外号:"三无榴弹发射器"——不要理解歪了,三无是指无烟、无焰、无声。准确地讲它在发射时也是有声音的,只不过声音很小,因此可以叫它"微声榴弹发生器"。

传统迫击炮的工作原理是撞针击发炮弹底部的底火后,炮弹内部炸药爆炸后冲击波向下排出将自己顶出去,有些迫击炮弹为了增程还要在底部加药包,因此声音很大。

单兵掷弹筒重出江湖?解放军装备

图:底部加药包的迫击炮弹

而89式50毫米榴弹发射器实现微声的原理是这样的:在发射筒底部有一个定向杆,榴弹落入发射筒底部时内部的尾管刚好插入定向杆并密封,榴弹内部的发射药爆炸后在尾管完全脱离定向杆之前,榴弹内部和外部都是密封的,因此声音很小。

单兵掷弹筒重出江湖?解放军装备

图: 从发射筒上方可清晰看到底部的定向杆

不过这种发射模式动力有限,毕竟是发射药内置,所以推动不了太大的炮弹,国内外类似武器的口径都不大,50mm就是极限了,口径再大射程就达不到了。

单兵掷弹筒重出江湖?解放军装备

图;由左至右是定向杆插入榴弹内部和分离的全过程

因此,89式50毫米榴弹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和迫击炮完全不同,严格来讲不能称为迫击炮或掷弹筒。这种轻型便携式榴弹发射器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就装备解放军了,仿的是法国同类装备——TN8111式单兵榴弹弹射器。在80年代中国同西方国家有一段蜜月期,我国军方觉得这种武器很适合打游击,而8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中国已做好准备一旦对方入侵便打游击进行阻滞,于是这种便携式小砸炮便被引进进来了。进入90年代后苏联解体,解放军的各种新型号迫击炮、枪挂榴弹发射器纷纷列装,这种武器便被边缘化并悄悄的退出了装备的舞台。

单兵掷弹筒重出江湖?解放军装备

图:法国人的TN8111式单兵榴弹弹射器

目前,美军、欧洲各国军队中这种小型榴弹发射器都有少量装备,但都是给特种部队配发的。因此有分析认为,这种微声"小砸炮"也是配发给解放军特种部队使用的。在一些特殊战场环境譬如夜间、安静的场合下击杀障碍物后方的敌人,特种部队的弟兄们一定会觉得顺手得不要不要的。毕竟,解放军已经由当年的"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进化为今天的"打什么仗就用什么武器"了。

单兵掷弹筒重出江湖?解放军装备

单兵掷弹筒重出江湖?解放军装备

图:这是挪威的iMortar单兵榴弹发射器,属于这种武器里豪华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