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影视角色,长大后你觉得“三观不正”?

起风了I960


影视作品实际就是一种艺术形式,正所谓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影视作品为了更加切合实际或者丰富情节等原因,也会有各种人设。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电视上来就问“这人是好的坏的”,小时候因为对社会对人性的认知并不完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可能会非常崇拜某一个角色,随着我们越来越成熟,价值观的形成,也会对这些人物有新的认知。

我就简单说一下我认为三观不正的角色吧!情深深雨蒙蒙中的何书桓。

这部剧绝对是90后的儿时回忆,记得小时候尤其是放假的时候,每天都陪爸妈一起追剧。主演几乎是还珠格格的原版人马,也通过这部剧红遍大江南北。

印象最深的是被何书桓和依萍的爱情感动的一塌糊涂,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对于书桓、依萍、如萍、杜飞的四角恋以及爱情纠缠真是狗血剧情啊。

剧情1:追到依萍却与如萍藕断丝连

当何书桓把依萍追到手之后,如萍遍抛去质问书桓,书桓回答“对不起,我不喜欢你”,但这是书桓却将如萍拥入换种,并解释道“让你痛苦我真是该死”。

这一幕恰好被杜飞和依萍看到,正派女友依萍转身便走,书桓追上去解释道“如萍一时忘情在我面前掉了眼泪,想要只好她的眼泪,看到她的样子很感动,情不自禁”,依萍质问道“如果没有遇到我,你会爱上如萍吗”书桓回答道“我不知道”。

按现在话,书桓就是一个十足的渣男啊,把人家连个姐妹当做备胎,既然已经有了女朋友就和另外一个断开联系或者保持距离。

剧情2:梦萍被轮奸,书桓将责任推到依萍身上

梦萍在大上海夜总会喝酒,最后梦萍离开时,书桓和依萍均在场目送其离开,谁曾想梦萍那一晚竟被人强暴了,当如萍第一时间告诉书桓这件事时,书桓却将责任推给了依萍,回答道“就算她(依萍)但是拦着,我也应该追出去的”。

更可恶的是书桓找到依萍后也将责任推给了依萍,说道“如果不是你拦着,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依萍质问他“你怎么不追出去呢”,书桓却回答道“为了你啊”。

好的坏的都让你说了,这件事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了。

如此没有担当的人,在现在看来十足的渣男。

还有很多情节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当时很幼稚。不过这部剧当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正所谓人无完人,电视剧本就是虚构的,我们长大了可以通过各种任务分辨是非,给我们真实的生活带来一个参考。


日常不NG


《征服》中的刘华强 大家有没有同感?

电视剧刚上映那会还上高中,心里对孙红雷饰演的这个角色很是崇拜,这不是一个描写好人的故事, 按理来说刘华强犯了法杀了人,破坏了社会稳定理应受到制裁,但看完却毫无仇视感,这算不算是三观不正?

其实这也和剧本的叙事手法有关,有点误导。电视剧首先展现给大家的是刘华强快意恩仇、重情重义的一面,让观众对其产生了很强的认同感。随后的剧情再慢慢补全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心态扭曲的历程等等,当故事完结的时候才把整个人物塑造圆润,只能说这种叙事手法非常厉害。

在我的观感里,这就是一个小人物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过程,所作所为都徘徊在大家道德底线的周围,不退缩也不越界。从不滥杀无辜,哪怕一个陌生人只对其表现出一点点的善意都会彬彬有礼的回应。也从不手软,只要仇恨值满了就绝不放过。刘华强杀人的种种原因,在他的意识下,或许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只能说做事只从本心,有点野也有点愚昧。这种行为放在古代可能就是侠之大义,淡漠的法律观念使他在现今社会压根吃不开,可悲又可叹。

如果大家把自身融入这一角色中,也可以问问本心,遇到相同的问题会怎么办?兄弟被人欺负,亲人被人蹂躏,冲动和法律哪个对自己更有帮助,如何选择?

《征服》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征服自己的敌人,但必须明白法律也可以征服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