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导读: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总体规划责任单位在完成园区综合规划的同时,以风景园林中心为核心团队完成了园区生态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支撑。团队针对自然生态展示区,提出生境空间营建的全周期工作指引,落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进一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落地实施。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是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批准、国际展览局(BIE)认可,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继1999年昆明世园会20年后我国出现的第二次A1类世园会,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十年间北京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专业类世园会,同时也是清华同衡继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之后,全面、深度参与的又一力作。为了兑现对国际组织的办会承诺,贯彻落实中央与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举办一届独具特色、精彩纷呈、令人难忘的园艺博览盛会,在2014年5月底,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事务协调局开展了“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
清华同衡规划院与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组成联合体参与投标,胡洁副院长作为该阶段的总规划师及牵头人,携风景园林研究中心山水城市研究所,详细规划三所、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旅游与风景区规划研究所、光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所、智慧城市研究所、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建筑分院等9个部门,历时3个多月的共同努力,从近30家国内外优秀规划设计单位组成的10个联合体征集方案中胜出,成功入选为优胜方案。在此基础上,2015年1月在世园局的领导下全面进入综合规划阶段,初步形成了由清华同衡规划院、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核心团队,清华同衡为总体规划责任单位,胡洁副院长作为世园会规划阶段总负责人,负责整合其它多家设计院的专项成果。在院内,本项目由风景园林研究中心山水城市研究所主持,同时联合院内详细规划三所、旅游与风景区规划研究所、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
等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综合规划,充分发挥了我院多专业协同攻关重大项目的核心优势。自2015年起,我院在世园局的领导下,参与了《北京世园会园区综合规划》下若干子课题的研究,包括《世园会园区概念性综合方案》,《世园会妫水河水质综合治理和景观提升研究——妫水河景观提升研究》,《世园会园区雨污水专项规划与利用研究项目——园区内污水再利用研究》,以及多项园区交通课题研究。《综合规划》多次征求相关市领导、委办局等意见,进行不断修改与完善,在2015年顺利通过了各项课题的专家评审,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各委办局和组委会的高度认可,被认为是目前最为全面、总体评价最高的园艺博览会规划方案


1 项目背景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世园会),将于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北京世园会是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国际展览局认可,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承办的国际级别最高

的世界园艺博览会。

世园会园区选址于延庆区,延庆是首都西北部重要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在北京市域生态空间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届世园会围绕“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办会主题,将“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作为办会目标,符合延庆区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示范项目。风景园林中心作为核心团队参与完成了园区生态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以期全面实践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区位图

世园会项目位于延庆区西南部,介于延庆新城与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区域的过渡地带,横跨区域重要的水系生态走廊——妫河两岸,毗邻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极高的生态敏感性。

世园会规划范围涵盖妫水河、森林公园、农田和5个村庄,“山、水、林、田、村”的生态格局显著。园区生态本底条件良好,场地与周边区域植被、鸟类、昆虫等物种丰富多样。

如何在保护现状良好生态本底的基础上,既满足世园会办会需求,又能够实现园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是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场地现状照片


2 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园区规划

规划以“生态优先,师法自然”为规划理念,提出尊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规划原则,重点通过园区景观生态格局构建、生态水脉构建和生物多样性功能提升三个方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实施。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2019北京世园会综合规划方案鸟瞰图

1)构建园区生态格局,挖掘和提升园区生态潜力

为保留高生态价值区域、修复现状生态问题、提升生态功能品质,园区生态规划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园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对不同生态系统进行评估,筛选出生态价值功能较高的地块作为核心保留地块,通过模型模拟园区内廊道结构,串联核心斑块,构建园区景观生态格局,并以之作为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园区景观生态格局图

为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园区生态潜力,针对现状保留的重要林地斑块,规划以营建本土植被群落为手段,丰富原有林地单一的种植结构,经过适当的人工干预和次生植物群落长期的自然演替,在会后30~50年间,最终形成稳定的近自然林生态系统,为园区提供更多的生态价值。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园区近自然林营建演替示意图

2)打造园区生态水脉,建设循环节约型多功能水系统

首先,为建设园区循环节约型生态水系统,规划园区内非传统水源供水占区域总需求水量的90%,污水全部资源化利用;通过建筑节水、灌溉节水等措施,降低园区用水量。同时,打造可循环的生态水脉,通过园区内景观用水与生态用水的自我循环、净化,保证展园景观水体水质不低于地表水III类水质。并且,利用园区内景观水系统,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构建生态海绵园区,为园区的雨水收集、利用、防洪、排涝创造良好条件。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北京世园会园区生态水脉规划图

3)营建自然生态展示区,实践生境空间营造全周期指引

自然生态展示区是园区内保留的生态价值最大和潜力最高的区域,原为妫河森林公园。作为北京世园会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点示范区域,该展园以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是营建多样生境空间、开展科普宣教的重要功能区域。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自然生态展示区索引图

为因地制宜营建本土生境空间,保障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持续提升,项目团队针对生境空间营建全周期的各阶段均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指引,内容涵盖生态本底与栖息地评估研究、规划设计方案制作、施工期工程管理、运营期维护管理、后期跟踪监测与评估等方面,对影响生境空间质量的全要素进行规划设计指导和质量管理把控。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2019北京世园会生境空间营建示意图

基于场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栖息地质量评估结果,将该展区划分为重要生境空间保留区、生境空间提质区与景观游憩区三类功能区。其中,重要生境空间保留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完成,全过程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完整保护了场地内的重要生境;生境空间提质区在原有人工林和人工湿地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修复工程,综合考虑目标物种栖息地特征、景观设计和人流活动影响的因素,挖掘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提升潜力。此外,合理布设自然科普宣教展示系统,让游客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接触、认知大自然,落实自然生态展示区的科普宣教功能。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生态文明实践

2019北京世园会自然生态展示区功能分区图


3 思考与展望

为更好地贯彻和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北京世园会从概念规划到综合规划阶段,在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方面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清华同衡风景园林中心作为生态规划的核心团队,为园区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针对自然生态展示区的生境空间营造提出了全周期工作指引方案,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世园会园区的落地实施,成功助力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获得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颁发的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的荣誉。

在园区竣工验收阶段,设计师们欣喜地观察到自然生态展示区的生境空间已经吸引了一些大自然界“游客”的到来。未来项目团队将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园区的生态效益进行持续的跟踪监测与评估,不断校验规划成果的有效性,使园区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项目的目标。


本内容由清华同衡 风景园林研究中心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