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蔓延的太平洋

珍珠港事件,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事件也被稱為珍珠港事件。

如果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而美國海軍是必須面對的對手,按照戰前的海軍裁軍協議,日本海軍總噸位和美國對比大概控制在5比3,日本處於劣勢,而山本知道美國的真實工業實力,所以是想賭博一把,通過消滅美太平洋艦隊主力,讓日本在半年到一年內具有海上控制優勢,奪取南洋資源,最好能夠嚇阻住美國。

美國切斷了日本在東南亞的能源通道,使得日本將無法繼續進行戰爭,於是決定與美國開戰,佔領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廣闊水土並打通東南亞的能源通道,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殲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奪取太平洋的制海權,保障部隊能夠不受美國海軍威脅。而珍珠港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但如果依靠戰列艦巡洋艦等傳統力量與美軍決戰恐怕將兩敗俱傷,而日本擁有遠超美國的10艘航母,用航母搭載的空中力量進行突襲是最好的選擇。

美國製裁日本的背景,是當時兩國結構性的地緣矛盾東亞兩虎鬥。納粹德國的崛起,使工業革命以來在東亞占主導地位的英法荷等歐洲列強無暇東顧,留下的戰略空間,被日美填補。日本在東亞的擴張嚴重影響了美國的“門戶開放 利益均沾”,有點離岸制衡的意思。還有就是。諾門坎,日軍大敗於蘇聯紅軍,斷了日本北進的念想。

當時的日本經濟危機,貧富分化,政治動盪,面對國內的矛盾爆發。要麼全面變革,要麼發動外戰。全面變革要求精英階層自己對自己開刀,通常只會發生在嚴重挫敗時,對於一個處於上升期,“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自信滿滿的新興強權,幾無可能。偷襲珍珠港是日本政治高層和軍事精英集團,在當時局勢下的一個合理選擇,它也許並非最佳,但合乎情理。

中國實在是太大了,背後又有美蘇暗中支援,這意味著即便它不足以打敗日本,但至少可以把戰事拖下去,進入拉鋸狀態。再說戰爭需要耗費的經濟資源太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本身就是個超級花錢的買賣,日本資源有限,美國又嚴防死守,讓日本沒法從其他地方購買戰爭資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源保障,日本就算把軍國主義煽動到極致也是白搭。

面對這種困境,日本猶豫再三,終於做出了它的最後選擇跟美國開幹,偷襲珍珠港。

明治維新後,日本對內開啟了工業化征程,外部的擴張序幕也由此拉開。而地處東亞大陸的中國淪為為日本的垂涎目標。

要是不跟美國開戰,日本侵華將因資源匱乏而被迫中止,那麼早晚有一天,美蘇會把日本打回原形。而開戰,特別是閃電般的突襲開戰,就有極大概率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武裝力量。

只要打掉美國的顯存武裝力量,由於一下子失去了防禦日本的籌碼,美國就極有可能被迫答應放棄中國,以此作為與日本媾和的條件。

當然,美國也不是不可以繼續扛下去。但就算美國工業無比強大,現存武裝被消滅殆盡後,再像恢復也得有個過程才行。趁著這個空檔,日本完全可以強勢東進,把美國西海岸核心板塊的工業基礎也給摧毀掉。

當然,如果真打到這個地步,日美的仇就沒得解了。在西海岸工業基礎被毀後,美國起碼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失去了反擊日本的能力,至於封鎖日本、支援中國的能力自然也隨之消失。

而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簡單的來說就是因為資源沒有了,還受到美國的制裁,就像打遊戲,沒有礦了,只能去搶。

那麼日本發起對美國的戰火,究竟是延緩了日本的滅亡,還是加速了日本的戰敗呢?

在珍珠港海戰前日本討論過對美國開戰的勝負,幾乎認為對美國勝率百分之0,有很多人不懂,沒有勝算怎麼還要打,因為當時美國因為國際社會壓力通過了物資禁運協議,最重要的石油給禁了,日本當時的儲備只夠用半年,日本當時只有在印度尼西亞等地去搶石油。日本這個歷來稀缺資源的島國,石油這種戰爭必須品大幅度依賴進口(美),然而日本南進東南亞必然會動美國的奶酪(菲律賓),英國(澳大利亞等),荷蘭(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度尼西亞,日本看重的石油基地)當然也跑不了,美國一邊支援歐洲(租借法案,主要支援歐洲,蘇聯),一邊制裁日本(中斷石油供應),這就導致美國成為日本南進的絆腳石,要佔領東南亞甚至澳大利亞,第一個就是把美國這個絆腳石踢開,基於這一點必須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有生力量,以日本當時90億美元的GDP,美國2000億(這GDP在當時幾乎已經成超強了),曾常年居於美國的山本五十六深明要贏只有先把美國打癱瘓,,於是山本策劃了偷襲珍珠港,這是根本原因。

然而整個戰爭過程中日本戰術失誤的地方在於,其一,沒有炸到航母,那天剛好沒在,其二沒有炸燬設施,大部分高層居然覺得沒必要,其三,鬼子給自己外交官發了宣戰文件,本來想同步進行,前腳宣戰後腳飛機炸過去,陰損的狠,結果自己沒玩好,宣戰文件耽誤了,於是就成了不宣而戰的“偷襲”同時美國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加入世界大戰的想法,就算美帝想加入,當時決策層也是更傾向於歐洲戰場,甚至連開打之後雖然民間呼聲很高,但軍方也是按“先歐後亞”的決策來的,如果日本不去招惹美國,就算是接受美帝的和談條件,也能保住東北和內蒙,事實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英美是不支持中國抗戰的,反倒是蘇聯出於遏制日本的想法給力中國很多援助。

珍珠港事件,相當於給了民主黨一個合理的藉口,使美國人可以團結兩黨,傾盡全力去打日本。當時美國的實力領先日本很多,打仗是一定會贏的,但是要不要這麼賣力那就是見仁見智了。或者說,美國人完全和對付英國和蘇聯一樣,先讓英國蘇聯在對日戰爭中狠狠出一次血,欠下更多的錢。但是一旦日本人與美國人結下了血仇,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乃至於後來,美國人投放原子彈,按照自己的意志殖民日本,都有了很正當的理由。而這一切原本是不會發生的。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為,那麼莫過於飲鴆止渴,很難說渴死在先還是毒死在先,美國早晚會參戰,但是美國國內民眾在珍珠港前對參戰還是不怎麼感冒的,然而日本在珍珠港不宣而戰刷了個下限,造成美國社會空前團結,實質上還是加速了日本的敗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