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名声好一点的太监?

荣耀6174


在我们的印象中,宦官的名声向来不怎么好,比如魏忠贤、刘克明之流,都是残害忠良,权倾朝野的典型。但人嘛,总是有好坏之分,哪怕在太监当中,也有许多值得人尊敬的存在,只是由于史官们普遍不喜欢这些“宦官”,所以大多数对历史有贡献的宦官反而不如恶名昭彰的宦官出名了,比如这位上柱国邻国公“梁守谦”。

梁守谦历经德、顺、宪、穆、敬、文等六朝,从元和四年知枢密事至太和元年致仕,握重权达19年之久。在那个宦官祸国的时代,他们把君王当做傀儡,甚至一言不合还策划谋杀了唐敬宗。梁守谦身兼两次从龙之功,却一生勤俭清廉、为政大公无私、选人能做到任贤举能,可谓是漆黑的夜空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邻国公碑文)

细数他的一生,有四大功劳:

1,淮西之战时,以梁守谦为行营招讨都监,负责与名将李愬一起,征讨吴元济。

说起吴元济,这人也是朝廷的重点目标,从他父亲那一辈起,便已经不是朝廷正儿八经封的,而是他们用武力夺取,迫使朝廷承认。他的父亲杀死了哥哥的儿子,继承了职位,他又打算在父亲死后,写信朝廷希望自己继续担任这个职位。

这个行为很恶劣啊,朝廷封疆大吏,什么时候成了家庭继承制了?之前朝廷迫于对方的武力,不想轻易开战,这一次,朝廷却想以新旧领导交替的时间点开战,铲除这个霸占淮西三十年的家族反动势力。

王承宗、李师道和吴元济也是暴脾气,当场拍板,你不同意是吧,那就打到你同意!先是吴元济派兵攻击朝廷的县城,表示不满,唐宪宗也是眼里容不下沙子,当即下令挥师讨伐。王承宗、李师道还想求个情,找个台阶,因为一开始他们只想让朝廷承认他们独立的地位,也没想真的硬刚到底。

但宪宗不吃这套啊,这就如同挨了一巴掌,还要让自己选择原谅,好歹我也是皇帝,怎么可能!面子不要了吗?

于是,和平的外衣撕下后,王承宗、李师道做了两件事:1,派人进京刺杀主战派的铁血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结果武元衡死,裴度代替了武元衡的宰相位置,继续主张打仗;2,派人伪装盗贼袭击粮道(虽然是欲盖弥彰,但至少留了层面纱,给自己投降做退路)。

唐宪宗勃然大怒,由裴度主持,唐邓节度使李愬领兵,梁守谦监军的战斗就此打响。在这次战斗中,梁守谦被唐宪宗封为三品云摩将军(类似于政委的作用),并“阃外之事,委公裁之”。

李愬是唐朝著名的名将,梁守谦并不像我们印象中的太监,非要在一边搞事情,即便皇帝给了他很高的自主权,在军中他也只是做着奖赏将士、安抚征服地方的百姓、招降敌人,顺便在一旁出谋划策的作用。当李愬利用降将李祐的计策奇袭攻下蔡州城后,这位政委做到了“五千叛卒,不戮一人”,“十万王师,皆服其德”。

2,公元820年,吐癸未,泾州奏吐蕃进营距州三十里,告急求救。以右军中尉梁守谦为左、右神策京西、北行营都监,将兵四千人,并发八镇全军救之。在梁守谦以守为攻的计策下,击退了吐蕃人的攻击,最终以吐蕃退兵告终。

3,拥立,从龙之功。王守澄和陈弘志在中和殿杀死唐宪宗后,太子李恒和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吐突承璀支持的李恽便成了这场意外中的冲突中心。李恽发动兵变,想要趁机夺权,梁守谦粉碎了这一兵变计划,达成了第一次从龙之功。

刘克明、苏佐明等宦官杀死了李恒的的长子唐敬宗,又被梁守谦给破灭了,拥立了唐文宗,有了第二次从龙之功。

4,梁守谦的第四功,可能便是他能够在宦官误国的时代,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秘诀所在了——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梁守谦在任时,主持佛经翻译工作,丰富了佛学汉化典籍,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宦官,成了乱世中的一股清流,但在排斥宦官的大环境下,他也只在史书上有着寥寥几笔的记载。

关于他的墓碑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缺,才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位“邻国公”,不亚于房杜的功绩。


脑洞趣味历史


有,比如明朝时期,就有很多名声很好,值得后世敬仰的太监。

1、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

郑和就不用多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1405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船队足迹踏遍东南亚、南亚、非洲的众多地方,让中华文明得以远播海外……



2、张敏—为保护年幼的明孝宗而死;

张敏虽然在历史上留下的事迹不多,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作为,但他的人性光环,却让后人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

当初,万贵妃要张敏毒害尚未出生的明孝宗。结果,张敏却于心不忍,违背了万贵妃的命令,最终让明孝宗得以保全。而自己最后却因忧惧而吞金自杀。

3、冯保—支持变法,中兴大明;



冯保也可以说是明朝名臣时代的一颗闪烁的星星,张居正改革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的支持与付出。

他颇具文化修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掌权后,冯保先是在万历初年主持热审,让许多冤狱得以平反昭雪。此外,冯保作为张居正在皇宫内最坚实的支持者,一直在后方支持张居正改革的推进,让“一条鞭”法得以推行。因此,万历中兴离不开他的贡献。

4、陈炬—心系天下,经世济民;



陈炬是万历年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陈炬在秉笔太监任上,不仅秉公执法,而且时常进谏,及时匡正神宗的失德之举。此外,陈炬为人处世宽仁有度量。因此,许多获罪而被刑部或是镇抚司监狱所关押的内臣、外臣,哪怕是犯了重罪的,陈炬都曲意保存,让他们得以免受迫害。

5、王承恩—忠贞不屈,与崇祯一同殉国。

王承恩多年来侍奉崇祯,忠心耿耿。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城。在明王朝的最后时刻,崇祯皇帝并没有出逃,而是在王承恩陪伴下,登上煤山(景山),吊死于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



而在陪伴崇祯走完最后时刻后,王承恩也随之吊死于一旁的海棠树上。因此,他的忠贞不屈也赢得了后人的敬仰!



这些历史要读


前面的老师都漏了这位著名的宦官,他下西洋的时间比郑和早了整整620年,他就是唐德宗时期出使黑衣大食的杨良瑶。

公元1984年,在陕西泾阳县一次普通的田野考察中,无意中出土一方石碑。这方名为《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的石碑,揭开了一个掩藏了一千多年的秘密。在这方神道碑上明确记载着,这位名叫杨良瑶的唐臣远渡重洋出使大食的事迹。

石碑上记载的这位杨良瑶,为弘农杨氏后裔,咸阳泾阳县人,生于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娶妻刘氏,生有二子,肃宗至德年间,“入为内养”成为专门服侍皇帝的宦官。

杨良瑶在乡间之时,“少以节义为志行,长以忠勇为己任”,是个极有抱负和担当的人,入宫后在皇帝身边多次完成出使各地的任务,久历疆场,功劳突出。

唐代宗永泰年间(756年),慈(治今山西吉县)、隰(治今山西隰县)等州发生武装叛乱,狼山部落首领塌实力率众劫掠,威胁州县。

这时,“西河初平,四野犹耸”,唐王朝无力兴师东征,于是派遣中使刘崇进前去招抚,让杨良瑶充任判官。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任务,代宗之时,招抚乱军的宣慰宦官,多有被杀的事例。

也能是因为已有前车之鉴,作为招抚大使的刘崇进面对纷乱如潮的乱军,畏惧不前,眼看朝廷招抚的大计即将流产。

身为判官的杨良瑶挺身而出,毅然接过了招抚的乱军的重任。他孤身入敌营,当着乱军的面,昂然宣布皇帝的口谕,神情平静坚毅,使得狼山部落众人为之气夺。

所幸在唐朝天威的震慑下,狼山部众“交臂屈膝,弃甲投弓,革面回心,稽颡受诏”,顺利平息了这次动乱。

经此事之后,代宗充分认识到杨良瑶是个敢于担当的宦官,于是委以重任,任命他为文林郎、行内侍省掖庭监作之职。杨良瑶也不负代宗之望,“奉使必适于所难,临事未尝有不当”。

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杨良瑶又先后奉诏宣慰安南(越南古称,包含广西一带),震慑广府(今广东广州)叛军首领哥舒晃,当时舒晃叛军凶煞无常,但杨良瑶再次展现了,他果敢坚毅的性格,“山立嶷然,不可夺志”,叛军再次受到了震慑,因受命危难,不辱使命,归朝后备受赞誉。

建中末年(783年),因泾师之变,德宗被迫西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杨良瑶一直追随在皇帝左右,和德宗一起经历了奉天之围,这段苦难的历程。

兴元初年(784年),唐朝国内叛乱频仍,唐朝面对这种乱局,无力逐一剿灭乱军,遂派杨良瑶出使回纥,乞求援兵。杨良瑶再次临危受命,毅然北上回纥,说服回纥可汗,出兵南下协助唐军平叛。借助回纥的力量,唐朝顺利的平息了叛乱,杨良瑶因此“再造寰区”之功,受命为内侍省内给事,加朝散大夫。

这些功绩都不足以使杨良瑶成为一个传奇,碑载“贞元初,既清寇难,天下乂安,四海无波,九译入觐。昔使绝域,西汉难其选;今通区外,皇上思其人。比才类能,非公莫可。以贞元元年四月,赐绯鱼袋,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今伊拉克),备判官、内傔,受国信、诏书。奉命遂行,不畏于远。”


贞元初年,为了实现李泌计策中西联大食的部分,德宗需要一员干将出使联络黑衣大食,这次德宗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杨良瑶的身上。之所以选择杨良瑶出使除了“比才类能,非公莫可”外,估计德宗也考虑到,杨良瑶曾多次出使广州、安南等地,对于南方的情况比较熟悉。

现在河西之路早已被吐蕃截断,北上回鹘道也不甚安全,西去大食只有南下出海,面对茫茫大洋,相对比较便利。但对于长期生活在中原腹地的唐朝君臣来说,茫茫大海深邃而恐怖,驾舟出海可谓九死一生,只有意志坚定,可担大任之人方能托付。杨良瑶之前屡遭磨难,但果敢坚毅的性格,给德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远渡重洋,面对茫茫未知,杨良瑶再次成为了不二之选。

贞元元年四月,年届五寻的杨良瑶获赐绯鱼袋,带着国信、诏书毅然踏上了出使南洋之路。到达海边弃陆登舟,面对无尽碧涛,杨公“邈尔无惮险之容,懔然有必济之色,义激左右,忠感鬼神”。

在岸边杨公割发祭海、指日为誓(至今南方渔民仍有剪发祭海神的传统,但是对于古代大臣深受“身体发肤受于父母”的思想影响,不是抱着决死之心,是不会割发为誓的),毅然挂帆海上,举棹击浪而去。

一路之上,唐朝使团“黑夜则神灯表路(应该是指阿拉伯人设立的灯塔),白昼乃仙兽前驱(可能是指海豚之类的海洋动物)。星霜再周,经过万国,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 ”。

沿途途经暹罗湾,顺马来半岛南下,经苏门答腊岛东南部,抵达爪哇岛。出马六甲海峡,横渡孟加拉湾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再沿印度半岛西岸行,过阿拉伯海,经霍尔木兹海峡抵达大食国弗剌利河(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罗国(今伊拉克巴斯拉镇),再向西北陆行千里,最终到达茂门王所都缚达城(今巴格达)。

这条远跨重洋的路线,并没有记载在《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之上,但是却被详细的标注在《新唐书·地理志》之中。与杨良瑶同殿为臣的唐朝地理学家贾耽,在其所著的《广州通海夷道》文中也纪录了相同的海上出使路线,贾耽曾任职鸿胪寺卿,专门负责外交事务,他本人从未有出使大食的记录,但在文中却能详细记录泛海西行沿途各国的地名,可以推断这些信息应该来源于杨良瑶的记述。

杨良瑶西去联络大食,是否和大食王达成协议,历史并没有详细记载,但在《新唐书 • 大食传》记载,“贞元中,(黑衣大食)与吐蕃为劲敌,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由此可见,杨良瑶联络大食获得了实际上的效果。

贞元年间,大食与吐蕃在中亚争夺渐烈,多次夺城攻伐,牵制了大量的吐蕃军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唐朝在陇右、安西的军事压力,这也正是宰相李泌定计的初衷。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春,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所部进攻昆明(今四川盐源)、诺济城(今四川西昌境),在雅砻江(泸水)以西,大败吐蕃军队,俘获两万余人,史称“渡泸之役”。在这场战役中俘获的俘虏中便有大食士兵,此时大食与吐蕃在中亚存在领土争端,而大食与唐朝远隔千里,中间还隔着回鹘,所以大食没有可能与吐蕃结盟共击唐朝,再结合陇右、河西吐蕃军中已有被掠唐人充军的先例,可以推测吐蕃军中的大食士兵极有可能是在战场俘虏的,这从侧面表明了,吐蕃在中亚确有和大食交手的迹象。

良瑶的这次泛海西行,虽然史籍无载,但是神道碑的出土,却还原了这次伟大的西行壮举。杨良瑶出使大食,比我们熟知的郑和下西洋整整早了620年,两人均为宦官,却矢志不移,为国尽忠,足见我神州大地豪俊辈出,莫问出处!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中国历史上名声好点的太监,笔者认为明朝有二个太监鹤立鸡群。一个是明朝永乐年间的郑和,另一个是万历年间的冯保。郑和奉皇帝朱棣之命七次下西洋,其现实意义就是炫耀明朝富有,增进到访国的了解和友谊。郑和率皇家舰队,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7次远行,驶过马六甲海峡,到过三十多个国家,航行十多万公里。其舰船规模宠大,分宝船、战船、水船、粮船、马船,使团人员达二万多人。可要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没有地球仪,也不知道地球经纬度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可见,郑和每次下西洋是多么的不容易。另一个名声较好的太监,是万历年间的冯保。在万历年幼登基的情况下,冯保作为前朝遗存下来的太监之首,他没有居功自傲,没有设置障碍,没有尔虞我诈,而是紧密团结在李太后和首辅张居正的领导下,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




王荣联1


有好太监。介绍一个晚唐时期为唐王朝平定王仙芝、黄巢民变立下汗马功劳的宦官杨复光。

晚唐僖宗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已经积累的非常严重,私盐贩子王仙芝、黄巢发动了民变,并迅速扩散到河北、江淮等地。

平定王仙芝民变

杨复光当时是唐僖宗禁军神策军统帅之一,乱起后被任命为平乱兵马监军,相当于副总参谋长。杨复光不但军事才能出众,也非常具有政治头脑,采取军事压迫和政治分化瓦解双重手段对付王仙芝民变军队,并取得显著效果,多次击败王仙芝的队伍,王仙芝也险些投降。

由于受到杨复光其他猪队友的影响,王仙芝投降计划被破坏,但也激化了民变势力内部矛盾,黄巢与王仙芝分道扬镳。王仙芝在各路唐军围剿下阵亡,继任首领徐唐莒被杨复光率军击败并擒杀。

在王仙芝起事四年中,杨复光作为平乱军队将领之一,并代表朝廷负责协调各方势力,战功不断,是平定王仙芝民变的主要功臣之一。

平定黄巢民变,收复长安

之后黄巢经绍兴、福州、泉州转战岭南,占领了广州,旋即回师中原,经桂林、衡阳入河南,先占洛阳,又占长安,起义军声威大震,唐僖宗出逃蜀中。

杨复光当时镇守豫西南的邓州,在黄巢部将朱温的攻击下失利,但杨复光招降了黄巢手下两员大将周岌和秦宗权(秦后来又叛),合力攻击朱温,重新收复了邓州;

之后杨复光被唐僖宗任命为天下兵马都监,成为各路唐军的总帅,在收复长安的过程中,与朱温反复交战,双方各有胜负。杨复光再次使用政治手段招降朱温,朱温投唐,整个形势开始向唐王朝有利变化;

为加快平乱过程,杨复光提出了借沙陀李克用的兵马参与平乱,并得到朝廷上下一致赞同。李克用一万七千沙陀精兵参战之后,果然效果显著,与其他各路唐军共同作战大败黄巢,收复了长安。

暴死军中,部下将领影响了唐末天下变化

杨复光因功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弘农郡公,赐号"资忠辉武民国乎难功臣"。但在两个月后,杨复光在军中暴病身亡,年仅42岁,唐僖宗赠谥号“忠肃”。

黄巢在各路唐军围剿下,又一年后兵败自杀,这次历时十年的王仙芝、黄巢民变才告结束。

杨复光有勇有谋,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都很优秀,为平定王仙芝、黄巢民变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唐王朝扶危济难的大功臣,可谓忠心耿耿。如果排序的话,进唐王朝名将前十名是有机会的。

杨复光转战多年,培养和提拔了一大批将领,最主要的“忠武八都”八位将领,其中王建后来建立了前蜀,韩建曾挟制唐昭宗权倾一时,对唐王朝末期的走向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杨复光是因为死的比较早,可能还没来得及干坏事,但他的一生是对大唐王朝忠心耿耿的一生,可以算一个好太监。

最后更正一下,李林甫不是太监,是唐朝最厉害的奸臣;明朝的刘瑾在历史上也是争议颇多,其主持的变法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明史就那么回事,不能不信、不能全信。


(前蜀高祖王建永陵)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理工男读历史


历史上有宦官(太监)这个特殊官员群体,他们的本职是服侍皇室,因为有机会接近皇帝,所以经常有参与政治活动的事。

汉代的宦官政治,主要情况是宦官协助少年皇帝夺权,对抗外戚,之后皇帝报恩并倚重宦官,宦官子弟得以发达。这一切都在中平六年(189年),由袁绍与张让爆发的政变冲突后结束,宦官被屠杀殆尽,东汉王朝也走到了崩溃边缘。

唐代的宦官政治则更加夸张,在唐代中后期,宦官的权势比肩皇权,例如皇帝懦弱如肃宗,宦官李辅国便能够操控朝政,甚至后来还有逼宫的俱文珍,弑君的王守澄,可以说把李唐皇室弄得乌烟瘴气,颜面扫地。不亡国都没有天理了!

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知道唐代的前车之鉴,便立下“宦官不许干政”的祖训,可是到了中后期,皇帝懒惰无能,又让刘瑾、魏忠贤等宦官有了可乘之机,虽然没有对皇权造成太大的破坏,但是对明末日益衰败的社会造成冲击。


宦官只是一个群体,真正弄够有机会操弄、影响朝政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人,绝大部分宦官都是地位低下的宫内仆人而已。所以,单纯的认为“所有宦官都是坏人”,把极少数人的行为当成群体标签,进行全盘否定,这是不学无术的表现。

在历史上,当然有好的宦官。笔者尝试举几个例子。

汉代

在东汉末年,虽然有中常侍张让这些臭名昭著的“十常侍”,但仍然有五名宦官被称为“清忠”,他们只做好分内之事,从来不争权夺利。

《后汉书·宦者列传》:时宦者济阴丁肃、下邳徐衍、南阳郭耽、汝阳李巡、北海赵佑等五人称为清忠,皆在里巷,不争威权。

其中如李巡,他的业余时间用来读书钻研,给《尔雅》做注,流传后世,他还曾和大儒蔡邕一同校订儒学经典,完成了熹平石经的创立。

【熹平石经的残石】

从这一点看,李巡对儒学传承是有功劳的。


唐代

唐玄宗时期的杨思勖和高力士,都是对玄宗忠心耿耿的宦官。

杨思勖颇有武勇,有军事才能,在唐玄宗时期,哪里有叛乱,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凭借卓越的战功,拜将封侯,最后活了八十多岁,寿终正寝。

高力士更出名,例如“高力士给李白脱靴”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

【高力士脱靴的根雕艺术品。现代张始周黄杨木雕】

他一生侍奉唐玄宗,恭顺谦卑,在安史之乱时,也不离不弃,忠心护主;在晚年,他被宦官李辅国排挤流放边地,等大赦返回时听闻玄宗已经逝世,便痛哭呕血而死。

杨思勖这个人为人残暴,但是治军有方,征战有功,可以说是为国家稳定做了贡献;高力士没有为国出力,仅从他对唐玄宗的事来看,他就是一个忠臣。

只不过后来如李辅国等一系列的宦官没有杨、高这般忠诚,把唐王朝带向了灭亡的深渊。


明代

明代最出名的“好宦官”,莫过于郑和了。

郑和是云南人,从小因为战乱的缘故被送入宫内做了太监,跟了朱棣,深受朱棣信任。朱棣称帝后,在1405到1433年间,先后七次派他率舰队下西洋,为东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郑和雕像】

后人又说郑和是受朱棣使命,去调查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也有人说郑和信奉伊斯兰教,出海是为了去麦加朝圣。不论动机如何,郑和的壮举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不可磨灭的成就。


总而言之,古代的宦官群体中既有好人,又有坏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读史之人不可一叶障目,应该做到就事论事。



浔阳咸鱼


朋友们说的挺多了,我提名一个,这个人可谓是历史上地位最高的太监了,他被追封为魏高皇帝,也是中国历史唯一拥有皇帝称号的宦官,他就是曹腾。

曹腾,字季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祖籍江苏沛县。《三国志》记载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也不知道啥缘故曹参的后人做了宦官,呵呵,也有可能是历史美化。

其实翻看历史,曹腾并没有什么功绩值得大书特书,但考虑到在东汉末年,宦官乱政情况比较多,曹腾没有作恶就已经很不错了。

曹腾是通过拥立汉桓帝有功而上位的,汉桓帝虽然历史评价较低,但在拥立之前谁也不知道皇帝啥样是不?这也不能怪他。曹腾在宫廷里面供职三十多年,经历了四位皇帝,都未曾有过失。他所推荐的都是天下知名的人士:陈留(今河南陈留县治)的虞放、边韶,南阳的延固、张温,弘农的张奂,颍川的堂溪、赵典等人。

而且曹腾为人胸怀宽广,当时的蜀郡太守托送计簿的官吏送礼物贿赂他,益州刺史种暠在斜谷附近查获了书信,就上书奏告蜀郡太守,并因此弹劾曹腾,请求将他交给廷尉问罪。汉桓帝他知道书信是由外头来的,所以没有怪罪曹腾。对于种暠的弹劾,曹腾并不计较,还时时称赞种暠是个能干的官吏。当时的人都因此称赞曹腾,曹腾最后获封费亭侯,可见当时朝野上下是比较认可他的。

当然,后世的陈琳是骂过曹腾的,在他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中说:“司空曹操祖父腾,故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人”。当然,这是当时曹袁对决时的檄文,不能当真。

其实我个人觉得曹腾最大的功绩是领养了曹嵩,当然曹嵩不算啥人物,关键是曹嵩的儿子,就是鼎鼎大名的曹操。要知道东汉到隋唐之前,中国政治生态发生了变化,国家权力从原来的贵族阶级逐渐过渡到士族阶级。曹操成为汉末三国的风云人物是离不开这个祖父的。在乱世称雄,家里没点根基是很难混出头的,毕竟刘备那样的还是少数。而曹腾恰恰给曹操留下了深厚的政治遗产和经济基础。后来曹操“散家财,合义兵”起势讨董卓,曹操广泛的人脉和经济实力是其最后统一北方的基本条件,这一切都与曹腾是分不开的。


黑水布衣


有很多啊。历史上有非常多的好太监,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是英雄豪杰。由于人数太多,我只说其中几位,其余的看谁有兴趣补充。

太监,其实应该叫宦官。东汉之前的太监,也并非都是阉人。如果仅仅说那位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那也罢了。事实上,历史上的太监有很多英雄……只是不知他们还称不称得上“好汉”了。

比如北宋时的一些太监。

秦翰,这是一位将军,抵御契丹,讨伐赵保忠,扫平叛乱,协调平叛,屡立战功。秦翰有勇有谋,四十九次受伤,在捍卫边境中屡立大功,但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是宋代宦官中在军事方面最杰出的人才,即使与一般的将帅相比,他亦是相当出色的。

李神福,【从征太原,攻城之际,往来梯冲间宣传诏命】,冲锋陷阵是把好手。但他原本“显德初为御厨都监”,想到《亮剑》里炊事员举菜刀上战场没?

刘承规,历事三朝的老太监,文武全才。论文的,掌管内藏三十年,对度量衡很有研究,为宋朝的权衡改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太宗实录》及《册府元龟》等史籍的编修,就有刘承规的一份心血。另外还曾参与封查府库,平定土民动乱,防备契丹等事件。

蓝继宗,虽然没能“继宗”而当了太监,曾随宋太宗出征北汉,负责在军中传旨,还曾出巡秦州,为知州温仲舒辩诬,支持温仲舒驱逐渭南的番族,把渭南从边地变成了内地。

这样的出色人物远不止几位,像李张崇贵、卫绍钦、邓守恩、孙长卿、李公辅、韩德华,全部都称得起是当世英豪,大大的好人。


纯钧LHGR


说到太监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给人影响都是那种阴险小人系列的,总感觉太监阴阳怪气的而且和外面的人经常的勾结,所以说太监好像真的没有一个好人了,但是事情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呢?在中国的历史上难道真的就没有一个太监是好人吗?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别错过了!



▲(陈矩)

万历年间有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就是一个名声非常好的太监。陈矩去世的时候,文武百官都为他送行,内阁大学士朱庚,李廷机,叶向高亲自为他祭奠,并且写下了祭文:“三辰无光,长夜不旦”。连京师的百姓都都在路上为他痛哭,并称他为“佛”。

嘉靖二十六年,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被送进宫中做了太监。他被分配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的手下。高忠人如其名,忠于朝廷,忠于人民,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劫掠京师。高忠亲自带兵卫护京师,在高忠的影响下,陈矩也非常正直,他立志要报效国家,济世救民。



▲(高忠)

很多宦官在外面都是都是敲诈勒索地方百姓,但是陈矩却从不惊扰百姓。万历十一年,代藩奉国将军朱廷堂有罪,被革去爵位,陈矩奉旨押送他到凤阳禁锢。他一路上都廉洁奉公,百姓和驿站官员都称他为“佛”。

每到明神宗震怒要加罪大臣时,他都多方维护,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万历三十一年,发生了一个惊天大案“妖书案”。有人匿名上了一书《续忧危议》,说郑贵妃和大学士朱庚,兵部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等勾结在一起谋换太子。万历皇帝大怒,要求锦衣卫彻查此事,当时受到株连的人很多。有很多大臣也利用这件事,相互陷害。王之桢想陷害锦衣卫都督周嘉庆,首辅沈一贯想陷害次辅沈鲤侍郎郭正域,他们都嘱托陈矩寻求帮助。但是陈矩却严词拒绝了。



▲(陈矩和明神宗)

后来抓到一个顺天生员皦生光,他是一个京城无赖。他曾伪造一首诗“郑主乘黄屋”,要挟郑贵妃的弟弟。但是审讯他的时候,他虽未招供和妖书案有关,陈矩也知道他是冤枉的。但是捏造反诗也已经足够判处死刑了,毕竟妖书案要尽快完结,京师已经人心惶惶了,再拖下去很可能皇帝要大开杀戒了。所以陈矩就把这个生员杀了。京师才恢复稳定,很多大臣才化险为夷。

陈矩在执掌司礼监期间,力图革除弊政,体恤民力,而且还保护了很多敢于直谏的大臣。陈矩常说他做事只有八个字“祖宗法度,圣贤道理”。
▲(陈矩)

虽然有很多太监都有恶名,历史上还是有不少正直太监,上面的高忠和陈矩都是名声很好的太监。


书生述史


首先说,题目中有一点说得不准确,李林甫并非太监,而是一个权臣,还发明了让女儿偷看相亲对象的方法(当时的人是嘲笑态度的,不过我觉得很人性化),他的女儿李腾空和李白还有交往。

至于说到好太监,太监其实是一种职业,就像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一样,都是有好人也有坏人。历史上的好太监,也有很多,只不过不大引人注目罢了。首先,像造纸的蔡伦,下西洋的郑和,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好太监(当然,太监是明代的称呼,此前叫宦官)。

这里需要澄清一下的是,著名的唐朝太监(宦官)高力士,其实并不是一个坏人。现在小说戏曲带给人们的印象,似乎高力士和刘瑾、魏忠贤之类差不多,其实高力士并不太坏。

天宝三年时,唐玄宗沉迷于杨玉环的性感肉体,常常是春霄苦短,不愿意上早朝了。对于批阅奏章等日常琐事也是越来越厌烦,于是和高力士说:“现在太平盛世,我把这些闲散政事都全盘托付给李林甫好了,行不行?”高力士听了,忙跪下来劝谏说:“这种主持天下的大权,哪里能交给别人呢?”但唐玄宗却听了后觉得拂逆了他的心意,龙颜大怒。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唐肃宗继位后,新皇帝的亲信李辅国非常嫉恨高力士,于是发配他去南方,过了几年苦日子后,换了皇帝唐代宗,这时天下大赦,高力士给放回来了,但途中听说老皇帝李隆基早已病死了,于是高力士吐血数升,哀痛而死。

当然,题目说的是“名声好一些的太监“,高力士是不符合题意的,那么我再介绍一位史册流芳的好太监,那就是晚清的著名忠烈太监寇连才。

我们都知道服侍慈禧的得宠太监有安德海、李莲英等,殊不知,最早深得慈禧喜欢,并经常给慈禧梳头的,是这个叫寇连才的小太监。他十五岁进宫,长得帅气,脑子又聪明伶俐,所以慈禧是很宠他的,如果他一心献媚取悦于慈禧,李莲英恐怕只能一边玩去,老死也当不了权倾一时的总管太监。

然而,寇连才却是忠义满腹,一点也没有自己往上爬,争宠聚财的心思。他见国势衰微,光绪皇帝深受压制,不能变法图强,决心豁出性命向慈禧进谏。甲午战败后,全国上下一片沮丧,寇连才见慈禧还是不思还政于光绪皇帝,照样沉迷享乐,于是跪在慈禧床前痛哭进谏,慈禧大怒,把他骂了出去。

寇连才不但没有放弃,反而下定了决心,要死谏慈禧,他三天夜不能眠,给亲戚家人们各自写了书信诀别,并将自己攒的钱财也分散一空,然后写了一封“千言书”,呈给慈禧,要求变法,要求还政于皇帝,这样的话哪个朝中大臣敢说半句,慈禧见了,又惊又怒,以为他是受人指使,但讯问下来,寇连才将这封奏折背得滚瓜烂熟,并力陈自己这些建议的理由。

慈禧越发恼怒,以祖训太监不能干政为由,把寇连才交刑部议罪后处斩。

临刑前,寇连才向光绪皇帝居住的宫殿方向叩头,并说:“奴才不能为皇上分忧,唯有一死报恩了!”旁观百姓知道原委的,无不感动落泪。后来光绪皇帝,偷偷为他修了一座忠烈祠。

所以,我觉得除了郑和等人外,寇连才应该称得上是历史上名声好的太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