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听话甚至是顶嘴时,作为家长的你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张珠峰1


父母在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也是在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因此,父母情绪处理得越好,孩子越来越温顺,父母情绪处理不好,孩子会越来越暴躁。

对于一点就着的暴脾气来说,要在孩子跟你对着干的时候,柔声细语可能很难。不过为了家庭氛围,亲子关系考虑,家长可以先从自己一点点慢慢改变。

父母是孩子最原始的模仿对象,父母改变了,潜移默化中孩子的行为也会发生大的转变。

那么,当觉得自己要被孩子点燃的时候,怎么去降温灭火呢?

01

先离开现场一会儿,让自己冷静一会儿,同时也给孩子思考的时间,等情绪稳定了再回来说事儿。

02

想想第一眼看到她们时的样子,那种初为人父的喜悦,回忆曾经和她们在一起温情幸福的场景…

相信你的怒火会自然消退。

03

用随身携带的某个物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的情绪,为了自己,也为孩子的身心健康。

04

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

05

降低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不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希望对您有用。


教育这件大事


这是一款典型的家长权威展示症,我是至高无尚的,不容侵犯,要显示出绝对的服从。在这种强压下长大的孩子,身上会或多或少带有奴性:对的接受,不对的忍受。还会胆小怕事,不是有自信了,而是更加自卑了,处处会小心翼翼,唯唯诺诺,活泼性格的孩子也会变得又爱讲话,不愿与人交往。

这样的家长对孩子是缺乏尊重的,现在孩子上四年级,等到孩子上六年级上九年级的时候,孩子难管理难沟通的日子还在后头呢。现在孩子还小,等到孩子再大一点,还是这个态度和孩子相处,结果会是,要么家长哭,要么孩子哭。你获得了成功,孩子是听话了,长大了的孩子想有多大出息也不可能。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过激了,家长和孩子关系怎样相处和处于一个怎样的关系很重要。动不动高压、强势、训斥,不但教育不好孩子,还会遇到孩子的抵制。首先你没尊重孩子,孩子又怎么可能尊重你呢?教育孩子,家长这个身份是要的,那是一份责任,关健不管是大人小孩,说话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从目前这个情况来看,造成女儿顶嘴的这种现象,与父亲火爆脾气是分不开的,女儿与父亲这种僵持关系要想得到改变,父亲必须作出让步,重新审视自己,改改自己的臭脾气,兴许关系能得到缓和,教育也才变得有成效。(图/网络)



奔奔起跑


父母的情绪,是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直接影响因素。父母的情绪友善平和,待人接物谦逊礼貌,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父母的情绪恶劣,脾气暴躁,会让孩子经常处于紧张和恐惧中,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俗话说: 爱之深,责之切。作为家长的你应该怎样控制情绪呢?

1、明白发脾气会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当家长在发脾气时,孩子的心中会充满恐惧。家长经常对孩子发脾气,会导致孩子没有自信,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性格比较孤僻、冷漠,难以获得幸福感。

2、学会自我缓解情绪,保持冷静

当孩子的行为令你愤怒时,要尝试做深呼吸,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和孩子沟通,可以让孩子知道你此时的情绪。比如:“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让妈妈很生气”,交流时语气一定要温和。

如果深呼吸后,你还想发火,就马上离开现场,找一个地方(比如阳台)缓和情绪,等自己冷静下来,再回到孩子身边,用理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骂。


3、批评孩子要放低声音

低声音可以让人情绪平和一些,有利于沟通,还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用高嗓门。生活中家长高声责骂孩子时,孩子也会高声反抗,导致两个人一肚子的气,不欢而散。

4、不要伤害孩子自尊心

家长要就事论事,不要随意讽刺孩子,不要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就你这样你能干什么……”


每个人都渴望被赞美,孩子也一样。养育孩子,是人生的一场修行,愿每个家长都能早日修成正果。


智妈育儿


当孩子不听话甚至是顶嘴时,作为家长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家长问出这个问题时,心里已经知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的问题是情绪易怒,脾气暴躁,因而喜欢发火,发过火后又觉得后悔,后悔过后下次再重复这样的过程。但这样陷入死循环状态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脾气差,脾气不好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对于孩子的自主意识产生了危机感。

具体来说,就是觉得孩子开始反对自己了。

一种是语言上的反对,一种是行为上的反对。语言上的反对有两种形式:一是据理力争,不再像过去那样家长说什么都对,一切以家长说的算了;二是展开辩驳,不再作温顺的小绵羊,对家长言听计从,而是抓住家长讲话中的错误后漏洞,毫不留情地针锋相对。行为上的反对有三种形式:一是公开唱反调,让ta往东偏要往西;二是阳奉阴违,嘴上答应,就是还照办;三是沉默以对,不说话也不行动,让家长无计可施。

面对孩子语言或是行动上的反对,一些家长开始觉得受不了了,面子上受挫还在其次,情感上更不能容忍,认为孩子是白眼狼,不记得家长对ta的一片拳拳之心了;认为孩子翅膀还没硬就想飞,不知天高地厚;认为孩子是非不分,不识得好赖,把家长的好心当作驴肝肺了。总之,心时各种受伤。

但其实,这是家长太玻璃心了。

孩子总要长大,总要形成自主意识,总要对这个世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ta开始用自己的眼看世界的时候,就会必然与家长产生一些分歧,从人生经历来看,家长理所当然比孩子看得更深刻,但不能因此而处处限制孩子表达自己主张的权利。否则,ta会永远活在家长的影子里,身体上长大了,心灵却不会长大。

家长朋友,如果你的孩子发出与你不一致的声音,别先认定ta是在顶撞你,是不听话,你先仔细听一听,好好想一想,只要ta不出格、不违法、不违反道德,让ta表达有什么问题呢?难道你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吗?

最后,把孔子的话送给这位家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在生活中、工作中如果不能忍受别人对你指手画脚,那就少对孩子横加干涉。静静地陪在ta身边,默默地看着ta长大,不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吗?


剑客谈教育


道理都知道,要控制情绪。但往往当时那个情境很难做到。这里我分享几个当时现场帮助控制情绪,处理孩子犟嘴的方法,同时我自己也跟大家一起共勉:.

当孩子伸个脖子瞪着眼小嘴巴巴巴犟嘴,拱得你压不住火🔥时

1.自我迷惑~把他那个样子在脑海里转换成某个孩子可爱卖萌时的瞬间

2.默数123再张嘴

3.精简语言~精要是把你想发的火,转换成你的感受,精简表达。如:我现在很难过,但咱们还是要写完再玩!配合坚定的眼神和语气,不妥协。情绪化的语言屏蔽掉。

4.青春期的孩子会不讲理,就像家长更年期一样。金靖有个青春期孩子家长的小品,表现如何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很有意思,主要表达,适当顺着他的意思,和他站同一个观点上,,说不定孩子反而觉得不好要改也不一定。

5.孩子我爱你,来抱抱。(适用于年龄14岁以下)😂


上文coco


首先家长应该明白,孩子跟你顶嘴,说明孩子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表现的是很生气,很伤心,总想着孩子要听话才是好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思想,难道家长们就喜欢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的孩子吗?

其次,家长应该明白孩子跟我们顶嘴,说明我们的教育,跟孩子发生了冲突,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应该先反省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光想着孩子们跟我们顶嘴,不尊重我们,很恼火!在教育上出了问题,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先想到自己,而不是把问题指向孩子,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跟孩子的关系更紧张,孩子会更加顶嘴,甚至会逆反!

所以最后我想提醒各位家长,当孩子们跟我们顶嘴时,一定记住沉住气先找自身原因,冷处理,这样你在孩子面前还有尊严,否则你生气,打孩子,骂孩子结果会更糟,更有甚者孩子跟你对着干,气死你!

以上观念是本人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吕老师344


孩子顶嘴,父母生气,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1、为什么孩子顶嘴,你就生气,你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是出于什么样的状态?是疲惫还是愉悦,如果你得知彩票中奖了或者你高升了,这个时候你的孩子和你顶嘴,你会生气吗?还是会笑呵呵的抱着孩子转圈圈呢,如果你是这么做的,孩子会很开心,他觉得我的父母是爱我的,我这么做他们都没有生气,他们那么开心,我闹腾也没啥意思,和父母乐呵乐呵吧。很多时候,父母生孩子气的情况是因为自己当时的心里状态和身体状态都不是很好,你所反映出来的情绪和说话的语气也会影响到别人,所以我常常建议做父母的可以把孩子当签单的客户,当领导去对待,当自己重彩票了,高升了,这样还能会带着气话去和孩子生气吗?还能会把孩子的小缺点去放大吗?

2、我们成年人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孩子同样也有,孩子顶嘴,我们要辩证看待,首先他敢于去辩解,敢于表达,有自己的认知能力,其次他为什么顶嘴,是孩子问题,还是我们问题,有时候孩子顶嘴,的确是他心情不好,我们不防听听孩子的心声,今天发生什么事情了,还是遇到难题了,还是真的就是心情烦躁,还是我们的强制行为引起他的逆反心理。

3、很多人说孩子大了,要避免肢体接触,我并不这么认为,适当的肢体接触,反而关系更亲密,抽空可以多拥抱孩子,如果孩子大了,觉得不合适,那适当的拍拍头,女孩可以女儿偶尔梳梳头发,编个小辫子,聊聊孩子们喜欢的电视,明星,坐坐手工等,男孩子可以玩些适当的对抗游戏,在游戏中发泄他们的不满和精力,也更加促进亲子感情。

4、对于孩子实在是无理取闹,可以双方适当的回避,冷静下来,找个适当的机会去聊聊这件事情,说说父母的感受,问子女为什么会这样,是需要父母做什么吗?引导多于责备。


游走的灵魂


我们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父母的情绪友善平和,待人接物谦逊礼貌,有助于孩子的后天的心智发育;反之,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更会影响到孩子后天的自信心的建立。

作为家长的我们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1、明白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态度与孩子进行沟通,是亲子关系和谐的基础。所以,每次发脾气之前,深呼吸,更要明白发脾气会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2、当我们在发脾气时,会让孩子心中充满恐惧。家长经常对孩子发脾气,会导致孩子失去自信,严重也会导致孩子后天性格孤僻、冷漠,难以获得幸福感。

3、不断提升学习,使自己成为懂得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专家,只有当我们理解孩子之后,我们才能够从根本上明白孩子的内心世界。换位思考,学会尊重,是前提。

4、孩子从小成长的环境会影响到他后天的性格形成,好的原生家庭环境是孩子幸福的源头。

智慧的父母一定是懂得欣赏和赞美孩子的高手。不怕家长不懂教育,就怕给孩子错误的教育。而暴怒的教育方式正是错误的教育。





孙宏鸣


“太听话的孩子没出息”,也许你听过这句话。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是正常的。

大部分父母已经习惯了对孩子说一不二,发号施令,我也一样。不过也许应该想一想我们的方式对不对,好不好。

在外面忙碌了一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我们需要自己成为各种合适的形象,有的时候很委屈自己。回到家里,人人都会放松下来,恢复自己的原貌,这时候,很多最原始的,最真实的情感就表露了出来,孩子也一样。

你要求孩子的方式也许太直接了点,或许刚好是孩子不喜欢的方式,所以孩子就会直接顶撞你。现在你孩子还小,再过三年,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会更加叛逆,如果你还是习惯了这种方式的沟通,冲突会更多。

给你的建议:

1,倾听一下孩子的声音,也许孩子有孩子的道理,然后再和孩子讲道理。

2,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也许只是一点点变化,效果就会很好。

3,把孩子当做朋友对待,你一定不会很直接的用命令的方式和孩子说话。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女儿的超级老爸


可以理解你的心情,因为和孩子经常生活在一起,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和情绪,给你两个建议:第一,发现和关注孩子的优点,并经常琢磨着怎样放大孩子的优点,减小孩子的缺点,任何人没有缺点是不可能的,当你习惯性的放大孩子的优点的时候,孩子也习惯性的遵循自己的好习惯做人做事,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就是父母在对孩子的尊重信任和赞美中慢慢形成的,孩子的缺点也随之减少或者自我控制了。第二,家长和孩子对换角色,可以让孩子扮演家长的角色,在实践中来对父母进行教育,让孩子理解感恩父母的爱和辛苦,同时作为家长也感受到了自己(孩子)角色的开心和烦恼所在,感同身受,也就懂得和理解了孩子成长过程的曲折。角色的互换,让孩子和家长拉进了距离,增加了感情,懂得感恩和宽容。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第一个老师,父母要学会自我控制,扮演好两个角色,那么,你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是孩子的幸运,是家庭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