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本应是一个晒娃遛娃的欢乐假期,但是一个游乐场伤亡事故的新闻,却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5月1日下午,位于成都市太平街道的“孩子的院子”亲子乐园发生一起游客冲出滑梯防护设施事故,共造成14名游客受伤(其中成人8名,未成年人6名)。


截至目前,2名成人伤者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12名受伤游客正在医院接受救治。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在出事以前,“孩子的院子”亲子乐园对外介绍是这样的:“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滑梯,从上往下迅速滑落,也要花3分钟才到底”。

附近不少村民告诉记者,2017年该游乐园在刚开业后,就发生过安全事故,有三人受伤,随后还发生过一起小事故,有一个小孩冲出滑道受伤,这次发生的事故是第三起事故。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本次事故发生原因系乐园的滑梯防护设备出了问题,很多网友都质疑,这样一个大型游乐场的为什么连最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障。

对此,天府新区太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孩子的院子”就因安全事故进行过停业整顿。今年4月初,太平街道办事处再次对“孩子的院子”下达强制关闭整改通知,并要求其拆除部分设施,该通知至今仍未解除。但“孩子的院子”擅自开园营业,直至事故发生。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出事滑梯图


发生这样的惨剧,真的令人无比痛心!

如今,带着孩子去各种游乐场所玩耍是很多父母假期的选择,但是,真的要提醒父母们注意,很多游乐场的游乐设施并不安全,带孩子去游乐场玩耍,一定要注意一下这个游乐场的安全防护是否合格?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没有这些标识的游乐场,别让孩子玩

现在很多游乐场,并不合格,安全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甚至没有验收合格证,所以当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父母要多留个心眼,注意一下游乐设施的安全性。比如要下面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查看是否有检验合格的标志

一条最基础的实用建议,看看游乐设施有没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再确定一下检验有效期,如果没有这个标志或者超期,你可以掉头就走并反手举报一个。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如果是小型游乐设备、场车无轿厢起重设备要有《安全检验合格证》标志,电梯及有轿厢起重设备要有专业的《安全检验合格证》标志。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选择大型正规游乐场所

一些小公园的小型非专业化游乐场所运营成本有限,经费不足以支撑其购买和维护昂贵设备,很多这类场所便会选择价格相对低廉、质量无保证的产品,

很多设备肉眼可见的粗糙,垃圾质感、掉漆生锈、安全带磨损严重,但凡中了其中一条,请果断转身离开。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家长带孩子到公共娱乐场所玩耍时:目光一定不要离开孩子。

另外带孩子去游乐场,

如果发现游乐设施是下面这种状态时,

无论多好玩,都别让孩子玩


↓↓↓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滑梯,别玩!

滑梯是很多孩子童年的欢乐回忆,滑梯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是很多游乐设施无法比拟的,但是如果滑梯的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也非常容易出事,尤其是那种长度长,坡度陡的大滑梯。


那么我们怎么区分安全滑梯和不安全滑梯呢?

滑梯外侧必须有防护网

很多滑梯滑起来的速度都很快,如果动作姿势不标准,就容易滑出滑梯外,如果外面没有防护网就会酿成惨剧,游乐场的滑梯大多数都很庞大,从那上面摔下来就好比几层楼上摔下。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这个滑梯的安全防护就做的很到位

滑梯老化,千万别玩

怎么分辨滑梯老化呢?看颜色,如果褪色严重就是老化严重,滑梯在外面风吹雨打会被风化,老化后就会容易破裂,这种情况下使用也容易掉下来。

充气滑梯,充气要充足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游乐场都是充气滑梯,这样的滑梯只有充满气才可以使用,但是当鼓风机老化后或者滑梯漏气就会导致滑梯充不满气,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就容易发生危险,人会感觉到上下颠簸。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此外,即使滑梯不是很陡峭,小朋友玩滑梯时,也要注意下面这些情况

↓↓↓

夏天,别玩室外滑梯


有调查表明:现在夏天气温达到30°C以上时,滑梯的表面温度在正午时分,已经达到了63.7°c,即使到了午后4-5点钟时,温度也不低。有些妈妈觉得金属滑梯才会吸热,其实塑料滑梯在大太阳的高温照射下,吸热度并不比金属差。

此前有报道:3岁小女孩在小区玩滑滑梯时,突然哇哇大哭。

大人赶紧跑过去,发现女孩的腿部、脚底、臀部烫出水泡……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玩滑梯,别穿带绳的衣服

有些衣服为了装饰作用,有一圈可以拉伸的绳带,宝宝从滑梯上滑下来时速度很快,如果帽绳被卡住,宝宝的脖子会被勒住,发生意外!同理,冬天的时候,宝宝玩滑梯也不要系围巾。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固定不好的充气城堡,别玩!


充气城堡是一种外形像城堡,而且可爱、有趣的充气游乐设施,特别受孩子们喜欢。


看似安全的充气城堡,其实事故频发,后果惨痛!

5月2日下午,河北涞源县一广场附近突发龙卷风,广场内一座充气城堡被掀翻,造成2死7伤。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有目击者称,起风时有多名儿童在充气城堡内玩耍,随后龙卷风将整个充气城堡掀起,“有将近2层楼那么高”。

事故当场造成一名儿童死亡,8人受伤送医。

2019年4月1日,河南虞城梨园内一个充气城堡被尘卷风掀起,造成2名儿童死亡,1名儿童重伤,17名儿童和2名成人受轻伤。

2018年8月11日晚,广西崇左市一广场上的两个充气城堡被大风掀翻,造成14名孩子、3名大人受伤,其中一名孩子病情较重,被送进ICU。

充气城堡虽然体积巨大,但重量很轻,稍微大点的风就有可能把它掀翻!而且现在很多充气城堡都不把固定装置装好,被大风卷起,上面的孩子就会直接从高空摔下,出现意外!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充气城堡也并不是绝对不能玩,但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这些事:

● 四周所有的固定装置,一定是用铁链拴好的

● 大风天气,绝对不能上充气城堡

● 人太多的充气城堡也不要上,容易发生踩踏

● 不靠谱的街边充气城堡最好也不要玩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水上步行球,水的深度不合格,别玩!

随着天气转暖,水上步行球又成了各大嬉水乐园最火的项目,很多宝宝都很喜欢玩。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但,按照先关规定水上步行球项目要求水深不能超过1.5米但必须深于0.5米,只能在相对静止开阔的水面开展。

然而在公园里,大部分湖水的深度大都不止1.5米。

水上步行球整体充气,无分隔气囊及其他安全保护措施,一旦不小心被尖硬物刺破,气体将很快完全泄漏,在水中会整体下沉,危及人员生命。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此外,这种步行球是全密封的,规定每人只限呆十分钟。若操作人员疏忽,会导致孩子缺氧窒息,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宝宝玩的时候,千万注意下面3点:

①尽量选择设立在泳池里(水深标准)的水上步行球项目。

②全程看护孩子,发现异常立即施救。

③不要超过10分钟!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弹跳蹦床,慎玩!


弹跳蹦床是很多宝宝的最爱,尤其现在天气回暖,不仅商场内,很多公园里面也都支起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弹跳蹦床。孩子坐在弹力牵引带一上一下,5分钟一次,往往一跳就是很多次,但这种看起来“过瘾又好玩”游乐设施却存在着很大的潜在风险。

之前有新闻报道,武汉一个10岁男孩在连玩三把弹跳蹦床之后,松掉腰带时,腿部瘫软无力,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家长将孩子送到医院,医生发现孩子的第10、11胸髓已水肿,神经损伤、纤维断裂!而且还会对以后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医生分析说,孩子在玩第二次蹦床时,由于放松警惕,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所以触底反弹时,胸腰段受到严重冲击。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宝宝被弹力牵引带绑着,跳到一定高度后下降,身体会随着惯性“扭曲”,无法保持正确坐姿,双脚接触到蹦床的瞬间,脊椎骨、关节、韧带等会面临较大的冲击力。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这种弹跳蹦床,看着好玩,但其实危险性还挺高的,冲击力太大不说,而且一旦弹跳绳索出现断裂,孩子很容易甩飞出去,发生严重伤害。

如果拗不过孩子,一定要玩,给妈妈们一些建议:

带孩子玩弹跳蹦床的安全建议:

  • 对于小宝宝,最好不要玩!因为他无法保持正确坐姿,而且脊椎骨骼发育也不完善,更易受伤。
  • 对于大孩子,一定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指导孩子正确地玩。禁止玩的过程中弯腰或后仰,否则很容易就对胸椎、腰椎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时刻需要注意的秋千

比起摔下来的宝宝,更多宝宝因为秋千受伤都是被撞飞!宝宝没看到旁边的秋千,可能会走进秋千摇荡的范围,被撞飞。所以,只要带宝宝到游乐设施附近玩,就要时时刻刻看紧TA。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只要确定好秋千的绳索牢固,宝宝可以在家长的监护下玩秋千。但一定要让宝宝牢牢的抓紧秋千的绳索;如果要下来,一定得等到秋千完全停住,还要禁止宝宝把秋千荡得太高,不然很容易被甩出去。

宝宝如果还小,一定要选择座椅式的秋千,秋千的安全带也要扣好,慢慢摇。

卫生不合格的海洋球池,别玩!

基本上有儿童乐园的地方就有海洋球,说它是室外带娃神器也毫不夸张,上到八九岁,下到一两岁的孩子,往里面一“扔”,一下午就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老母亲彻底解放双手~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但是海洋球的隐患可不少,也有不少新闻报道过孩子在海洋球池里玩时,发生的意外事故。

暗藏凶器,超乎你想象

之前外媒报道过一则新闻,住在墨尔本的Lauren Archer在带儿子Kevin去过海洋球池后,在Kevin身上发现了一个折断的注射器针头,随后Kevin离奇死亡,验尸报告显示死因是“海洛因过量”!

后来警方在清理海洋球池时发现,里面还有腐烂的食物,一些注射用的针头,有的是全新的,有的是用过的,刀片,吃了一半的糖,散发着粪便尿液味道的尿布。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在中国,海洛因注射器不太可能出现在从海洋球池里,但也不意味我们的海洋球池就是安全的。曾有报道显示,上海14个月大的宝宝在海洋球池玩耍时摔倒,被池底的塑料碎片磕伤了眉骨。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多名儿童玩后,患上手足口


海洋球池里一天可能会接待上百个孩子,但凡有孩子患有传染疾病,细菌病毒有可能通过口水等粘在球上,传染给其他在球池里玩的孩子,是一个典型的“传染病重灾区”!

央视曾曝光过,对于数量庞大的海洋球,商家很难做到把球全部清出来清洗地面和一一清洗,大部分商家仅仅是通过喷洒消毒水的方式进行消毒,这种敷衍的消毒效果可想而知。


注意!游乐场没有这种标识,别让孩子玩!


摔倒后无法站起,可能会窒息


宝宝玩耍时不慎摔倒,会完全被海洋球“埋”在下边,池内的孩子多,宝宝身形又小,如果家长不在身边,很难第一时间发现宝宝摔倒,宝宝就有可能因为无法自己站起来,而造成窒息。


带孩子玩海洋球的安全建议:

  • 去正规大游乐场,玩之前扒开球看看池子底部是否干净,闻一闻海洋球有无刺鼻的异味
  • 不要让孩子光脚进去跳,玩的时候家长要注意看护,不让他有啃咬小球的动作。时刻关注孩子是不是陷入球池
    ,滑倒时及时帮他爬起来。
  • 回家后一定及时给孩子洗澡,避免感染上细菌病毒,出现任何不舒服的症状或皮肤反应,及时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