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欲迴歸?傳聞稱其曾佔滴滴九成淨利潤,最高接近9億元

作者 | 市界 徐雪

滴滴順風車欲迴歸?傳聞稱其曾佔滴滴九成淨利潤,最高接近9億元

自滴滴順風車下線後,各類打車軟件迅速崛起,欲搶佔這片順風車空白市場,但歷史總在輪迴,順風車的安全性依舊無法保證。

5月7日,成都24歲女生小沈投訴稱,5日晚,她在搭乘重慶至成都的某打車平臺順風車時,實際車輛和註冊車輛不符,司機還要求她取消網上訂單,直接線下交易。被小沈拒絕後,司機糾纏不清,甚至還發短信辱罵小沈,並威脅稱要上門找她算賬。無奈之下,小沈只好報警求助。

事實上,和小沈一樣的各類因搭乘順風車引發的糾紛並不少見,而曾經擁有廣泛用戶基礎的滴滴順風車何時恢復上線,依舊是一個引人關注的話題。

近日,滴滴出行APP內出現“特惠拼車”功能。4月15日,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張瑞發佈公開信,列舉了半年以來,滴滴順風車在安全方面所做的若干措施。這一系列動作都被外界解讀為滴滴順風車即將回歸的信號。

有滴滴知情人士爆料稱,順風車GMV每年環比增長50%。2017年,順風車的GMV接近200億人民幣左右,收入是20億人民幣,淨利潤接近9億人民幣,而同年滴滴的淨利潤是10億人民幣,除去順風車的9億,剩下的一個億來自代駕。2018年順風車GMV的目標是400億人民幣,淨利潤20億人民幣。

順風車淨利潤佔據了滴滴淨利潤的9成,每年環比50%的增長,承擔了滴滴的主利潤來源。如果不是接連發生的安全事件,順風車業務也許依然會高奏凱歌。

2017年,雖然順風車的日訂單量只有快車的十分之一,維持在200萬單左右,但2017年,其GMV佔據了滴滴總GMV的15%,按此推算,2017年,滴滴的總GMV在1500億人民幣左右。

不過,滴滴官方回應稱上述數據並不準確,但也並未公佈準確數據。

“順風車產品應該回歸出行本身,不抽成,作為一個大型的信息撮合平臺,用較低的價格獲得更多的流量,成為滴滴司機乘客兩端增長引擎,基於這種定位,順風車應該減少抽成甚至不抽成,成為公益平臺。”另外一位接近滴滴人士認為,只是滴滴在增長和盈利的壓力下,順風車的戰略定位有所變形。

順風車事件爆發時,其所宣傳的“社交屬性”也被眾人所指,但順風車的一位前產品經理對此保留了看法。“順風車車主的車子平均車價達到23萬,這部分人以盈利為目的的屬性不強,更多的是想接到一個順路乘客聊天。”其表示,這個更像是為“五環內人群”服務的出發點,而後的確讓順風車被捲入巨大的輿論風波,“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好創新意願,被現實市場所打擊的真實案例。

作為滴滴的現金牛,在接連遭遇安全事件之後,滴滴順風車戛然而止。

此前,每隔一段時間,滴滴順風車即將重新上線的消息便會出現在大眾視野一次,但都不了了之。2018年底,有傳聞稱滴滴高層已經在商討順風車何時會上線,是否繼續沿用“順風車”這一品牌名字,滴滴高層尚未達成一致。

滴滴順風車下線整改已經超過6個月。這段時間裡,滴滴順風車整改動作不斷,如上線人臉識別、錄音等功能、添加緊急聯繫人、行程一鍵分享、暫停深夜時間段叫車服務等。

但可惜的是,這一系列動作也沒能讓順風車業務重新上線。2019年2月,滴滴順風車進行了裁員,裁員比例達20%,裁掉近140人。

近期,滴滴內測的“特惠拼車”業務浮出水面,目前已經在北京、天津、大連部分遠距離拼車線路展開測試。和順風車一樣,用戶使用時,需要提前15-20分鐘預約。

自今年3月以來,滴滴舉行了多次“聽證會”,商討滴滴順風車的相關事宜。4月15日,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張瑞通過官方微博、微信雙渠道發佈了“滴滴順風車致大家的一封信”,列舉了半年以來,滴滴順風車在安全方面所做的若干措施。

但對於以上所有消息,滴滴官方都概莫能外地回應稱,在未完成整改以前,仍將繼續下線順風車業務。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