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昨天立夏,雨下得比往常都大一些,时光看来是要倒着转了,过了春天该入冬了……又到了吃热乎饭的时候了������

下班回来路上,袁小猫翻看汪曾祺的《人间有味》。汪老先生的文笔质朴,洗练澄净,如描白,清雅有味,读来总是欢喜,总也心静。

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一顿扶风农家早餐镇个楼

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人间有味是清欢

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那时的人穷得很文雅,很有品

但唯独每次读他写食物,袁小猫就如万爪挠心,尤其是今天,外面大雨滂沱,袁小猫饥肠辘辘地跟着汪先生的笔触,去内蒙古吃“羊贝子”,去北京吃烤肉质,在山东吃生葱生蒜,看广东人吃蛇,吃龙虱……尤其是看到汪老先生写他的四姐张充和做的“十香菜”,用十种咸菜丝分别炒,冷冻之后,和鱼肉米饭混合而吃,据说香得狠!

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袁小猫父亲腌的糖蒜,贼好吃

汪先生认为,咸菜可以算是一种中国文化。的确,很少见到外国人吃咸菜,当然,韩国人除外。袁小猫的家乡,宝鸡扶风,有一种自制咸菜,叫呛(音)菜。

扶风人有多爱它呢?袁小猫的姐姐定居北京多年,每年冬天,都要家里寄点妈妈做的呛菜给她。有一次晚上十点多了,袁小猫从外地开车回家,距离老家还有两百多公里,逗爹坚决不想开了,说要歇一宿再走。但袁小猫却想着次日早上能在家里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包谷榛子就呛菜。硬是一脚油门踩到了家,连自己也觉得有点神经。

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你所看到的除了粉条,全是自家地里产的

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还有臊子面

呛菜的原材料叫芸芥。每年霜降之后,妈妈们会把芸芥挖出来,取上面的叶子洗干净,用水焯一下,然后把水控干。把芸菜籽儿用开水烫一下,泡个把小时,然后用菜籽油泼搅拌均匀,拌进晾干撒好盐的芸芥里。密封好之后大约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吃了。

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袁小猫家里的炮弹炉子

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下面这半个碗就是呛菜,抱歉,就剩这个图了

呛菜是袁小猫童年对冬天早饭最深的记忆,端一个大洋瓷碗榛子,稠稠乎乎的,拨半碗呛菜在碗里,蹲在家门口,晒着太阳,一口榛子一口呛菜,一定要记得饭多一点,呛菜少一点,不然然芥菜籽那暴脾气一定会让你“上楼”(注:家乡人把呛鼻叫上楼)到停不下来,泪流满面……这就是《早餐中国》之宝鸡扶风乡下人的早餐……热热乎乎,带着玉米香,芸菜的野辣,暖胃又暖心,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袁小猫自己做的早餐

只有宝鸡扶风农村人认识这个野菜,外地绝对吃不到!仅限冬天吃!

父亲1991年贷款5000买的拖拉机,还好着呢

关注袁小猫,和这只猫一起,偷偷发现,这世界,真的很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