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60岁以上的老母亲还在田间劳动?

长江老农


为什么农村60以上的老母亲还在田间劳动?俗话说得好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一位60岁的老母亲还在田间劳动,不外乎以下几点:

1:现实的社会,现实的人。个人觉得农村的攀比远远比城市要高,城市人流量很大,即使在同一个小区,一年不一定见到一次,农村那就完全相反,天天见,都是老邻居了。为了儿子结个婚车房三金全部配齐,试问一下农村种地的有几个可以做到不贷款配齐的,都是想趁自己还能干多挣点钱,不让自己孩子以后太劳累,多帮帮孩子。



2:农村的人基本天天都在干农活,每天准时准点的起床做饭然后去干活。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如果忽然不干了,很多人我相信会产生失落感。所以这也是一个习惯。



3:人活一辈子见识了太多的人情冷暖,不管老人的,打骂老人的,不孝顺的。老母亲去干活也是为了自己手里有点钱,自己花这方便不用每次没钱了都向儿女伸手要,他们知道儿女的压力也很大。



每一个老母亲心都在自己这个家庭上面,付出了一辈子,希望天下老母亲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农村大东7


中国人的普便的勤劳可能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也是农耕文明比较悠久的国家,作为农民,无论是从习惯还是现实上来讲,他们大部分人只要身体还吃得消,就停不下来。

1、习惯

在农村,不仅仅60岁的老人还在田间劳动,有的80,90岁的老人还会下地干活,印象中,我小时候,老奶奶已经80岁了,既使劳动能力有限,她都会主动去劳动,而不是呆在家里,这可能是一种习惯,我猜想原因是以前农村的生产力低下,农民如果不劳动,就没有生活收入,就难以保障生活。到了如今,既使有穿有吃,生活不愁,他们还是停不下来!

2、现实

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城市和农村,一线和五线生活和收入水平相差巨大,可以说,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同发展水平,在我国都同时存在,农村基本上就是第二第三世界,生产力落后,人才流失,收入低是普遍的现象,加上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有不少老人还要接济年轻人,为他们买房提供帮助。年轻人没有余力为农村老人提供好的生活保障,而社会保障制度效能低,水平低,更是杯水之薪,老人如果不劳动,饭都没有吃。在这样的现实之下,60岁,甚至100岁只要身体能动的,哪个不是拼命才能生存?

最后,只希望我们的农村和农民通过自力更生,生活能越来越好!


三农大观


现在只要你往农村的田间地头走一走,你就会发现,种地的差不多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依稀的白头发,脏兮兮的衣服,佝偻的身体,沉重的脚步。。。看着就让人心里难过,因为这其中就包括我的父母。

1.不种地又怎么办,这地谁来种,一家子的口粮不能光靠买。

2.老人闲不住,要是不种地,估计要闷出病来。种了一辈子的土地,有感情。

3.适当减轻儿女们的压力,自己种点地,弄点粮食,儿女们回老家也可以叫孩子们带走,去城市里吃。



乡村的号角


我想你使用了老母亲这个温暖的词不会是简单的一个旁人角度吧?

依我看需要分两个角度来剖析,不喜勿喷。

一,作为母亲的儿女们,尽了孝心,给母亲充足且贴心的晚年生活安排,老人家闲不住,需要劳作,更多是基于健康和爱好而赞同和支持母亲下地劳作,我想这是一种和谐温馨的状态,母慈子孝,温暖万千。

二,老母亲把儿女拉扯大了,结果孩子们推脱搪塞,拒不履行赡养义务,忤逆不孝,老人家不得已为了生计,又一次拾起劳作维生,这种行为必将遭到社会唾弃,是一种道德败坏的不孝之举,不可取!


掘金汇


为什么农村里面60岁以上的老母亲还在田里面劳动啊。

其实针对于这个问题,相比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母亲节,特别要注重的问题,那么针对于这种情况,农村里面的老人,不管多少岁,基本上能够干活的都会干活,



活到老,干到老

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情况,农村里面一直都是这样的啊,情况来看待。只要我们还能够干活,那么在农村里面的老人基本上会持续的去干活。

刚刚过了五一,有很多人都在提问五一的时候农民会不会去旅游等等,这是一个类似的情况,实际当中农民不会去旅游,农民只要在农村里面就得干活

在农村里面老人干活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家庭,为了家庭的生活,经济的收入,如果说孩子已经外出工作,那么这种情况之下,多半是为了能够减轻孩子的负担,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也是,在农村里面选择下地干活



身体硬朗,不会就此退休

实际面对于这个问题的情况是我们都知道,身体硬朗的农村里面的老人基本上如果不种地,那么种点菜,还是会中的。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而言,在我们农村里面确确实实的看来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会说因为上了一定的年纪,就不用干活

农村里面也没有退休这个说法,毕竟农村里面退休的钱也不多,现在一样这些退休的老人上了60岁的老人拿到的,养老金,才108块钱

所以这是养老金对于生活的费用支出来说,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有孝心就多回去看看父母,努力赚钱

从这个问题上面看来,如果你是有一个很好的孝心,或者说希望能够让自己的父母,过得更好一点,安心一点,那么就努力的工作吧,有时间回去看一看父母,多给她买点吃的穿的,多给点钱他们,这个才是最实际的。

因为父母看到孩子有出息了,那么这种情况才会更加的放心,农村里面的父母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孩子的一切。

只有孩子成家立业,发展稳固和这个生活逐渐的平静,那么这种情况之下,才能够使得父母能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江南农歌


农村人是没有办法呀,为了子女和下一代,我今年以6O了,上面有老妈妈,下头为了儿子,嘿我还在白湖农场小包三百多亩呀,我们重田人没办法根城里人比了,嘿我从小就是个伤心人,没想到老了更伤心,儿子身体又不好,本身我们就是个穷家,我又没有本事,把儿子买了房和结了婚,万万没想到的是儿子身体不好,房子卖了媳妇根儿子分手了,这就是我们农村人苦呀,放牛娃,


我只有壹元


穷,没有养老保险,以前交的公粮都喂狗了


逆风仰望


养老金少。为了生存呀!


用户2042523314374


用你们的话说农村儿女不孝。他们的父母六十岁了还下地干活。社会主义优越性对于农民来说太遥远了。国家富强。职工十五连涨。而农民只给可怜的百十元。还不夠物价上涨的差价。天地不公。


用户8203470852153


因为活着就要吃饭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