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对俄罗斯到底有多重要?

布莱克怀特


没有西伯利亚,就没有沙皇俄国;没有西伯利亚,苏联恐怕熬不过卫国战争。西伯利亚曾经给俄罗斯广阔的地理要塞和战略纵深,今后还会给俄罗斯更多的农林业、矿藏和水力资源资源以及领海。

有彼得大帝时期,沙皇俄国曾经制定了“通向四大洋”的战略计划:向西占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向西南占领土耳其海峡,以打通地中海出海口;向南占领波斯,以打通阿拉伯海出海口;向燕占领北中国,以打通日本海、黄海出海口。如果这个计划完成实现,俄国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本土直通四大洋的帝国。

这个计划最后只实现了四分之一。在西面、西南、南面,俄国人的计划要么实现得非常勉强,要么干脆没实现,但在东面,俄国一路侵占中国的外东北,将领土扩张到了海参崴。俄国腹地与远东距离遥远,如果没有庞大的西伯利亚做支撑,远东一带的领土是不可能巩固的,太平洋不冻港,更容易得而复失;纵然不是被中国夺回,也可能被日本侵占。

西伯利亚除了让俄国的远东变得安全外,也让其腹地有了更多回旋的余地。二战时期,德国突袭苏联西部领土,如果苏联没有广袤的腹地,恐怕很难有底气与德国周旋并取得战争的胜利。除此之外,西伯利亚还给了俄国占领阿拉斯加的机会,虽然这一片土地最终卖给了美国。在全球变暖、北极航道日渐重要的今天,西伯利亚面向北冰洋的漫长海岸线又让俄罗斯得以主张北极主权。俄罗斯曾在北极点海底插国旗以宣誓主权,如果没有西伯利亚,这样的举动是很难理解的。所以,不要再轻视西伯利亚了。西伯利亚是一个聚宝盆,足够俄罗斯人吃上几十代、上百代。


切割地球


西伯利亚,那是俄罗斯的钱袋子!

不仅不会是俄的负担,还会是俄日后发展的关键所在!

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西伯利亚将使俄罗斯走向强大”!


“西伯利亚”是一个很大的地理概念,其包涵了乌拉尔山脉以东;蒙古,外兴安岭以北;北邻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的广大区域!

其面积近1300平方千米,且绝大部分都位于俄罗斯境内!

“西伯利亚”其实与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女真等民族,都是从西伯利亚地区发源,兴盛,崛起!

后来苏武牧羊的北海,霍去病封狼居胥的瀚海,其实都是现如今西伯利亚高原上最为有名的贝加尔湖!


后来,沙俄崛起后,一步步蚕食并吞并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

如今的西伯利亚,虽然人口稀少,但确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

这里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气、石油、黄金、金刚石、木材、皮毛、野生动物、鱼类和清洁的淡水资源!

仅秋明一个州的油气资源就已超过美国的全部储量,以秋明为中心的西伯利亚油气田,是世界上仅次于波斯湾的世界第二大油气田所在!

而在原苏联以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中,有近百分之七十在西伯利亚地区!


淡水资源方面,贝加尔湖的淡水储备量达到了2.36万立方公里,占全世界淡水储量的约20%。

同时,西伯利亚还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木材资源十分丰富!

如今的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开发还是十分有限的,西伯利亚就如一个巨大的金库,却还没有被完全的打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伯利亚大面积的土地,将越来越适宜耕种!

未来的西伯利亚,将会是推动俄罗斯发展的巨大引擎,今天的俄罗斯在面对国际上各种制裁的情况下仍旧能够顶住压力,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西伯利亚所生产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给俄罗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

未来的俄罗斯,将会更加倚重并依赖西伯利亚来提供整个国家所需的各种资源,土地!
西伯利亚只会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热闹!


Mr与川


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题中的西伯利亚指的应该是俄罗斯乌拉尔山以东的亚洲区域,包括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

关于西伯利亚对俄罗斯的意义问题,我们可以类比为我国中西部广大区域对我国的意义问题。虽然西伯利亚地区高纬低温,地广人稀,但对于俄罗斯而言,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西伯利亚就没有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那么西伯利亚对于俄罗斯而言到底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广阔的面积

忆往昔俄罗斯被其他民族无情蹂躏的峥嵘岁月,俄罗斯人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这条命,都是西伯利亚给的!”

的确,从俄罗斯在历史上遭遇的诸多侵略战争来看,但凡西伯利亚出事,尤其是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沦陷时,俄罗斯往往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比如1236年开始的蒙古第二次西征,就是在占据了西伯利亚南部,攻占伏尔加河下游,进而横扫东欧平原,将俄罗斯民族奴役了250年。

而从另一个方向情况就完全不同了,1812年的拿破仑和1941年的希特勒都遭遇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干净彻底的消灭整个俄国,吞下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

虽然拿破仑占领了俄国的莫斯科,但对包括西伯利亚在内的广阔纵深束手无策。而希特勒似乎更惨,因为他连莫斯科的毛都没有摸到。

虽然从沙俄时代开始,几百年的时间里,西伯利亚一直没有进行有效而全面的开发,但对于敌人而言,即使再荒凉也是可怕的噩梦。尤其是对于欧洲方向的敌人而言,西伯利亚会让他们因后勤补给线的延长而被彻底拖垮。

所以西伯利亚对俄罗斯而言,首先是提供了异常广阔的面积,其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是俄罗斯跻身世界第一领土大国的根本基础,而广阔的领土是增加俄罗斯生存几率的重要保证。

2、海量的资源

在这个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国家像俄罗斯这样对土地如此疯狂。某种程度上说,其噬土成性的特点是俄罗斯能够成长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的重要保证。

但俄罗斯在历史上的领土扩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苏联解体,将俄罗斯一夜打回解放前。

而在世界格局日新月异的今天,苏联解体绝不仅仅使俄罗斯丧失了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拥有着世界上最强悍的军事力量,最庞大的核武库以及最完善的工业体系,而这一切随着苏联解体而彻底烟消云散了,特别是工业体系。

从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经过了10年的休克疗法,快速私有化带来的社会制度转型,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重生的希望,相反却使俄罗斯在失去完整工业体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等到普京上台,濒临二次解体的俄罗斯,只能依靠出卖资源维持生存,手握巨额资源的寡头几乎将俄罗斯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这些海量的资源,特别是天然气,几乎都来自西伯利亚。西伯利亚丰富的天然气不仅源源不断地出口到西欧国家,也是东方大国的重要能源供应地。

因为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的疯狂围堵,以及俄罗斯寡头政治积重难返的体制,使得俄罗斯在短期内根本无力重建完善的工业体系,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范围内,俄罗斯只能依靠资源续命。

而拥有西伯利亚意味着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俄罗斯的丰富资源不仅能够维持自身生存,抵抗西方国家围堵,更能够出口到西方国家,成为反制西方国家的重要武器。

当然西伯利亚的资源,不仅仅只有天然气。

3、绝佳的位置

作为中高纬度国家,古往今来的俄罗斯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到温暖的南方去,夺取温暖出海口的同时,也占有南方民族的土地,所以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似乎从来就是块无用之地。

但俄罗斯人并不这么想,作为噬土成性的国家,俄罗斯似乎比其他民族更有先见之明,虽然一块土地不能为俄罗斯人带来短期收益,但牢牢占据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子孙后代迟早会用得上,历史发展也证实了他们的想法。

而今天,这些土地似乎发挥了比资源和战略纵深更大的价值,那就是地缘位置。

在北半球,无论南北人口悬殊再大,基本都是南弱北强的局面,东方大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上,饱受北方游牧民族之苦。<strong>虽然清朝彻底解决了蒙古问题,但俄罗斯很快成为压在清朝头顶新的大山,这种局面直到今天都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而且西伯利亚的存在,使得北亚范围内无法出现威胁俄罗斯存在的重要力量,使俄罗斯能够专心应对来自欧洲方面的威胁。这种情况就和我国古代专制王朝执意占据游牧民族区域的行为相似,例如唐朝、清朝。虽然劳心费力,但中原王朝周边长时间内不会受到威胁。

而且西伯利亚的存在,使得俄罗斯在北极事务上不仅仅是拥有话语权,而是真正的主导权,如果北极航线贯通,俄罗斯的地缘优势将会更加凸显。

所以至今都未得到有效开发的西伯利亚,绝对不是毫无用处的西伯利亚。它不仅是俄罗斯的大国基础,更是俄罗斯的续命良方。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诚邀,如题。西伯利亚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小编以为可以通过这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西伯利亚为俄罗斯带来了极大的战略纵深和后方基地。

抗战时期日本没能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主要原因除了中国军人的浴血奋战之外,大概就是中国幅员辽阔,特别是中西部山区,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战略纵深。西伯利亚对于俄罗斯也是一样。西伯利亚是俄罗斯联邦境内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与中国、蒙古和朝鲜等国为邻,面积1276万平方千米。如此之大的土地又是冰雪连天,在战时俄罗斯就有着极大的回旋余地,打不过大不了往后撤,而敌人只会疲于奔命,最后后勤供给困难。


其次,西伯利亚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资源财富

别看俄罗斯军工发达,整天支持这个打那个。但是人是要吃饭的,很显然没人愿意吃枪子,俄罗斯的轻工很不发达,粮食产量不够,实际上,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命脉除了武器,就是给东欧和中国卖石油,石油在哪里?在西伯利亚,所以西伯利亚实际上已经成为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是俄罗斯人的饭碗,饭碗对人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吧。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寒冷,面积占俄罗斯领土总面积的75%,人口却只占到了俄罗斯总人口的20%。客观地讲,西伯利亚的存在对于俄罗斯十分重要:从经济的角度,西伯利亚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是俄罗斯的经济支柱;从军事的角度,西伯利亚的存在对俄罗斯的地源环境有正面作用;从政治的角度,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世界大国的基础。

1.西伯利亚的经济价值。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领土的主要构成部分,西其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北邻北冰洋,南到哈萨克斯坦中部,总面积1276万平方公里。西伯利亚地处高纬度地区,大部分属于寒带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不过,西伯利亚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俄罗斯是世界石油储量排行世界第六位,而76%的石油储量分布在西伯利亚;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排名世界第二,80%以上的天然气资源分布在西伯利亚;俄罗斯煤炭、铁矿、森林、铜等自然资源,也巨大部分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能源与矿产出口,自然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堪称俄罗斯的经济支柱。

2.西伯利亚的军事价值。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拥有超过7000枚核武器、110万正规军、20000多辆坦克、4000多架作战飞机。不过。庞大的领土面积对于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也起到了正面作用,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首先,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处于东欧平原,无险可守,西伯利亚地区为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战略空间;其次,俄罗斯在远东地区部署核武器,能够直接威胁到美国阿拉斯加州,甚至是美国本土;最后,西伯利亚地区紧邻北冰洋,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之下,北冰洋冰川不断解冻,西伯利亚的军事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3.西伯利亚的政治价值。西伯利亚的存在提升了俄罗斯的政治影响力。有了西伯利亚地区的存在,俄罗斯才能发挥如今的影响力。试想一下,俄罗斯只拥有欧洲部分的领土,如何能够对亚洲中部地区、北冰洋、亚太地区发挥如此大的影响力。再者,除去西伯利亚地区,俄罗斯只拥有4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自然资源有限,战略空间有限,又无法对美国形成军事威胁,还能称之为世界大国吗?

从1572年开始,沙皇俄国开始对西伯利亚地区进行扩张,经过300多年,最终占据了全部西伯利亚地区。可见,俄罗斯人对于西伯利亚的重视!如果西伯利亚地区不是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所在,俄罗斯人又何必用300年的时间及无数鲜血征服这块土地!


美国观察室


俄罗斯是当今的世界级大国。但作为国家,俄罗斯的历史并不悠久。直到中世纪晚期,俄罗斯才异军突起,之后三四百年里纵横亚欧大陆,拓地2000万平方千米,一跃成为全球第一领土大国。

俄罗斯为什么会在近代突然崛起?其实原因不难解释:

俄罗斯的本部核心区东欧平原纬度偏高,环境恶劣,早年由于人类生产力落后,还无法对这种苦寒之地进行有效开发,自然也就无法在当地培育出强大的国家和文明。

但随着岁月的流失,这种情况逐渐改变。到中世纪中后期,随着欧洲农耕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具备了在较苦寒地带从事大规模农耕的技术和水平。

当然,光有农业生产也不行,东欧地势平缓,自古就是游牧势力驰骋的草场。游牧骑兵是农耕文明的天敌。这种情况下,即便东欧平原孕育了若干农耕小国,但在游牧文明的压制下依然难成气候。

不能压制游牧文明,东欧农耕小国就不具备壮大的空间。

俄罗斯早期就面临这种困境。当时的东欧平原乃是蒙古金帐汗国的天下。在蒙古铁骑的压制下,莫斯科公国等罗斯系农耕小邦毫无抵抗之力,只能老老实实做附庸国,日子并不好过。

但热兵器时代来临后,形势顿时反转。热兵器的出现和普及,颠覆了游牧骑兵的传统武力优势。并且热兵器的研发与制造,又依赖于强大的物资资源支撑。这种情况下,拥有更强财富创造能力的农耕文明,凭着热兵器的加持,终于逆转了游牧文明对东欧的主导。这种变化折射到现实层面,就是莫斯科公国取代金帐汗国,成为东欧的主宰,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俄罗斯帝国。

不过,虽然称霸东欧草原,但这个阶段的俄罗斯,即便是在欧洲也只是个二流而已。毕竟,东欧的环境还是太差了点。虽然现在的人类已经可以对它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但程度上依然无法与西欧南欧那些气候温和的传统文明区相提并论。再加上东欧平原也远离地中海与大西洋贸易圈,所以也无法通过大规模的商业聚敛财富,充实国力。基于这种逻辑,如果仅仅只有东欧平原,近代的俄罗斯别说追不上英、法、奥匈等传统欧洲强国了,就连衰落的奥斯曼,也未必能压的过。

但对亚洲板块领土的疯狂拓展,扭转了这种局面。通过对北亚、中亚大片疆土的拓展,俄罗斯地缘实力猛增,由此拥有了跟欧洲传统强国并驾齐驱的本钱。

而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中、北亚土地的价值愈发凸显:

第一是开发潜力逐渐提升:

随着工业,特别是机器化大工业的兴起,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随之大增,这意味着中北亚这些在传统农耕时代受文明发展水平所限,无法大规模开发的区域,由于人类技术水平的升级,如今也能够被开发,或者开发的程度有所提升。

此外,工业文明条件下,对财富和资源的定义标准,与传统农耕文明条件下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农耕文明条件下,由于人类的基本生存资料——食物普遍匮乏,所以当时对财富、价值的定义,很大程度上与粮食是挂钩的——拥有的粮食越多,就证明越富裕。但在工业文明条件下,温饱已不再构成大的困扰,食物仅仅是一种容易获得的维生资源,其蕴含的财富价值大不如前。满足人类更多、更高级需求的工业品,以及工业制造能力,慢慢变为定义实力、财富的新标准。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化石能源的支撑。俄罗斯的中北亚版图虽然农业潜力不行,但地域辽阔,,化石能源储备丰富——这搁在农耕时代就是垃圾,但在工业时代那可是实打实的宝贝!而且在工业文明条件下,交通工具、设施不断发展,所以中北亚资源在开发出来后可以比较方便的通过铁路、公路运到生产基地,融入到俄罗斯的整套工业体系中。

此外,中北亚在地缘上的战略价值,也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而不断凸显。

农耕时代,鉴于人类整体文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当时的人类文明,事实上是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孤岛格局。高山、大河、海洋、沙漠、这些地缘阻断不仅断绝了各地缘板块文明体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有效削弱了它们彼此间发生冲突的风险。

但在工业文明条件下,人类交通信息水平大跃进,天然地缘屏障在阻断人类交流方面的能力大不如前,这样一来,文明在相互融合的同时,利益冲突也随之加剧。

这下中北亚的地缘价值出来了。以此为基地,俄罗斯得以吧自身之利益触角延伸至东亚、中东等亚洲传统富裕地区,然后凭着欧洲文明在工业时代的先发优势,打败伊斯兰、华夏等传统亚洲强势文明,进而将原属于它们的利益空间夺为己有。

总而言之,俄罗斯通过对中北亚广袤领土的战友,奠定了自己的大国基础,并逐步发展,在苏联时代最终成为与美国并立的超级大国。

回过头来看,俄罗斯还真不简单。毕竟当年它开始向中北亚进军的时间,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前了一两百年。这等于说,俄罗斯对中北亚的征服,大多完成于农耕时代,而在当时的视角下,这些地方真的是没有价值。

为什么俄罗斯可以看破时代变革的先机?

其实这还真不是俄罗斯慧眼独具,目光深远。在某种程度上,这倒是一种秦穆公称霸西戎式的无奈。

毕竟以当时俄罗斯的国力,以及东欧平原的地缘潜力,并不足以与欧洲抗衡,甚至与近东的土耳其博弈都略显吃力。正是由于向西、向南拓展的艰难,使得俄罗斯不得不将战略视角调整向东——虽然相较于成熟发达的近东和欧洲,北亚当时还是一片荒蛮之地,没太多的油水(早期俄罗斯经营北亚的主要获利方式,是把当地动物皮毛卖到欧洲),可是征服难度方面,北亚的蒙古部落也比近东、欧洲的成熟文明国家好对付的多,征服难度却也相应的低很多。

可万万没想到,时移世易。俄罗斯的这种向东拓荒,正好踏上了人类由农耕向工业转型的节奏。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荒土一般的中北亚摇身一变成为藏宝库,让俄罗斯意外的享受到了板块价值提升带来丰厚红利。

这就是撞大运,中彩票!俄罗斯的拓荒,好巧不巧让自己成为站在风口的猪,稀里糊涂的,成奠定了自己大国伟业的战略基石。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幸运背后,其实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中北亚地缘价值被集火,从昔日的荒土,摇身一变成为大国基石。

只是,因为自身的结构性缺陷(当地不具备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工农业条件),这块“大国基石”本身不具备自成一体的条件,命中注定只能沦为周边地缘板块的附庸。以东欧为核心的俄罗斯对中北亚的征服和笑话,就是这种地缘逻辑的体现。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人惋惜的当属中国。当时农耕时代的中国,非但综合国力远胜俄罗斯;地缘关系上,至少北亚三大次级板块中的两个——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跟东亚大陆的地缘关系,要远超俄罗斯的本部东欧平原。在人类文明征服全球的过程中,至少这两个板块,中国比俄罗斯更有近水楼台的优势。

当然,鉴于欧洲率先实现了工业化转型,中国却长期限于农耕巢窟,北亚最后落入俄罗斯之手,也是符合逻辑的。

可关键在于,北亚的俄罗斯化,并不是这种弱肉强食的结果。倘若说19世纪俄罗斯抢夺外兴安岭、库页岛还有巴拉喀什湖以东等地,尚能够解释为当时中国衰落,可北亚的大部分地区,却早在19世纪,在中国整体国力依然远胜于俄罗斯的时候,就已经经由尼布楚、恰克图等一系列条约,被拱手让给了俄罗斯——虽然这种“让”,算不上是弃土(当时的北亚都是荒蛮无主之地,虽然有些部落通过朝贡体系跟中国有交流,但实际上中国并没有对当地进行过什么实质性的管理),但起码,这也相当于中国主动退出了对北亚的竞争。

在17世界代表中国的大清王朝,为什么会主动放弃北亚,将其拱手让给俄罗斯?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将此归咎于清廷的短视与愚昧无知。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说到底,清廷这么抉择,还是是跟农耕文明环境下的中国国家结构,以及地缘政治环境,存在直接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在接下来的《地缘政治:中国为什么会主动“放弃”北亚》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101章——俄罗斯之第3节,对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感兴趣的朋友,请用手机搜索订阅微信公众号:云石,收看云石全部地缘政治文章。


云石君


不明白中国有这么多的人热衷谈论西伯利亚对俄罗斯的重要性!

想首先问一句,你们是俄罗斯后裔?留着俄罗斯的血液?

如果没有,就是傻瓜。

西伯利亚(锡伯利亚)自古是东方黄种人繁衍生息的地方。尽管不是自古以来属于中华,但是属于黄皮肤的亚洲人。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那里起码有4000年属于黄人。

在这个范围的黄人,可以理解成东方文明的主人。如果没有外来的西方文明的强行介入,这些黄种人或许会被处于温带的中国人的先进文明所融入。

俄罗斯对中国来说是强盗,他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远远大于侵华的日本。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各个汗囯就是灭顶之灾,灭国之灾,灭族之灾了。很多世代生活在锡伯利亚的黄种人已经被俄罗斯人从地球上消灭了。

锡伯利亚是东方黄种人的领地,应该合力把俄罗斯驱逐,并将现在还生活居住在锡伯利亚的俄罗斯人就地解决,让他们偿还他们祖辈犯的滔天大罪。

当然,以上是“黄种人”的情结。不一定适合现在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中国不但有俄罗斯这个对手,还有美国这个更加强大的对手。在这一场世界命运“豪赌”中,我们要有大国的气度,胸怀,思维。要善于借力打力,我们自己成长了多少,就替代俄罗斯多少,以确保能够战胜美国,最终赢得终极胜利。

今后应该讨论锡伯利亚对中国的重要性。


藏像


是西伯利亚撑起了俄罗斯的大国的地位

(西伯利亚地形图)

西伯利亚,古称“鲜卑利亚”或“锡伯利亚”,是中国东北和蒙古国以北的一片非常大的地域,占有整个北亚,面积约1,276万平方公里。

西伯利亚西起乌拉山脉、东至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接哈萨克、蒙古和中国。整个地域除了西南部分属于哈萨克以外,其余的都在俄罗斯境内,并且占据了其75%的领土。

西伯利亚地处高纬度地带,气候严寒,不适宜人类居住,自古被中国视为蛮荒之地,即便是今天很少有人涉西伯利亚的边远地区。

长期以来,这里一直都是北方通古斯民族的底盘。

直到16世纪,俄罗斯沙皇伊凡雷帝授权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率哥萨克在乌拉山脉以东开发商栈,以攫取当地丰富的毛皮资源。

俄罗斯自此开始进军西伯利亚。

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俄国人凭借着较为先进的武器,相继消灭了西伯利亚上的几个蒙古人汗国。到了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彻底征服了整个西伯利亚。

此后,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在很长时间内,都仅仅是俄罗斯各种皮毛的供应地。除此以外,来这个地方地也只有犯人了。

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犯人是不用担心逃跑的,在这里你就算打死犯人,犯人也不往外面跑。

(120年前,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犯人)

不过,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西伯利亚蕴藏的巨大潜能渐渐被人们所发现,其地下丰富的矿场、石油等自然资源,为前苏联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俄罗斯也正是依靠着西伯利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所有资源都可以自给自足的国家。

并且处于北极顶端的西伯利亚,拥有者极佳的区位优势,特别是在军事上,俄罗斯在西伯利亚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可以打击美国全境。(西伯利亚靠近北极,在地理上可以居高临下,在这里部署的白杨洲际导弹可以有效到达地球上大部分的陆地)

而且,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西伯利亚所在北极冰封渐消,链接欧亚最短的北极航线开始破冰。环北冰洋各国纷纷加紧了对北极的主权宣誓。

而西伯利亚几乎占据了北极一般的海岸线,为俄罗斯对北极地区的争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如今的西伯利亚早已从曾经的苦寒之地,变成了价值连城的聚宝盆,其对于俄罗斯的意义不可估量。


千佛山车神


欧洲自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国家纷纷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诸多欧洲国家中,有一个国家是最为与众不同的,那就是位于东欧,被欧洲视为二流国家的俄罗斯。

欧洲诸多列强在大航海时代,无论是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还是后起之秀的英国,法国,德国等,虽然在全世界范围内侵略扩张,划分势力范围,但他们通常以殖民地的方式攫取利益。


而沙俄则截然不同,侵略扩张之后,虽然剥削方式与其他列强殖民地别无二致,但是沙俄对于原住民往往更为残忍,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同化、迫害乃至肉体消灭原住民,最终达到将所占领地区彻底并入俄罗斯领土的目的。

事实上,沙俄的目的也最终实现了,当欧洲诸多列强纷纷失去殖民地后,俄罗斯依然牢牢的掌握着侵略的领土,并仗之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被沙俄前辈们“高瞻远瞩”纳入版图,被中国的皇帝们视为不毛之地的西伯利亚,对于俄罗斯到底有多重要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欧洲地区几乎全部沦陷,纳粹德国的兵锋更一度抵达苏联首都莫斯科,可以说,如果没有背后广袤的西伯利亚,苏联已然濒临亡国的境地。正是靠着西伯利亚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苏联才在最最艰难的境遇中熬了出来,并最终反败为胜。

苏联解体之后,丧失了大量欧洲领土的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重要性则更加的凸显。尤其是对于当今的俄罗斯,由于工业和经济的不景气,俄罗斯在国际上依然能够成为大家所公认的大国,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西伯利亚居功至伟。


那么,西伯利亚到底有多么丰富的资源呢?仅目前已经探明的储量,西伯利亚储存着俄罗斯80%以上的矿产资源。这里的能源储量占世界能源总储存量的25%以上,其中石油占据到1/6,天然气1/3,煤1/4,仅仅一个秋明油田,就超过了美国全部的油气储量。

已探明的各种矿物有70多种,这里几乎存在世界上已发现的一切矿物资源。可以说,单凭西伯利亚,就可以为俄罗斯提供几乎所有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和矿物资源。因此,俄罗斯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真正做到自给自足的国家。

而其他方面,如面积广袤的西伯利亚森林,为俄罗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遍布全境的大小湖泊和河流,更使得西伯利亚拥有极为丰富的淡水资源。仅贝加尔湖,也就是中国曾经的领土北海,就拥有全世界1/5的液态淡水储量。

而且西伯利亚地区还存在着大片的,从未开发的黑土地,这些都是最好的储备耕地。可以说,依靠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只有1亿多人口的俄罗斯,哪怕如败家子一般只卖资源,也可以是全国生活的很好,这大概也是俄罗斯当今最大的底气吧。


鸢飞九天2018


第一,乌拉尔山以东都是西伯利亚,也就是说去掉了西伯利亚,俄罗斯就只剩欧洲部分,也就是427万平方公里,比印度的328万平方公里大,比澳大利亚的769万平方公里小,也不如中国的一半大。

也就是说俄罗斯将丢失掉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只剩下莫斯科工业区,一旦发生法国、德国占领莫斯科,俄罗斯也就灭亡了,因为没有后路可退。

第二,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大大降低,美国就可以核敲诈俄罗斯。因为有了核武器,还得有运载核武器的飞机、导弹等。西伯利亚土地广阔,俄罗斯可以随意把导弹发射井隐藏在西伯利亚的深山老林里。

要知道北约已经在俄罗斯的家门口国家波兰、波罗的海三国部署了导弹和防御武器,所以如果没有了西伯利亚,俄罗斯的核武器只能放在欧洲领土,那美国对俄罗斯欧洲领土饱和式轰炸,俄罗斯连反应时间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