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卡”分时段收费不要搞一刀切

“爱心卡”分时段收费不要搞一刀切

昆明12345市长热线官方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慎毅

一边是上班族翘首等待公交车,一边是晨练、买菜、走亲访友的老人争坐公交车,这种矛盾如何化解?近年来,昆明公交“爱心卡”在早晚高峰出行的问题备受关注和热议,不仅政协委员提出实施“爱心卡”高峰时段收费的办法,还有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发帖。对此,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再一次回应称,他们从2010年就已开始研究,但目前在相关法规未作调整之前,昆明将继续按相关规定执行。(5月7日 云南网)

来自媒体调查的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5月31日,昆明爱心卡累计办卡人数已达90万张,日均刷卡次数占IC卡总刷卡量近一半,昆明5年花10亿补贴老年爱心卡。也就是说,大家关注的这一问题确实存在。但《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规定了老人持有爱心卡的权益,这不是说改就能立刻改的。据了解,云南已经开始对爱心卡实行分时段收费,那么更需要讨论的是,如何让老人少跑路,如何让车上更和谐,如何把分时段收费做得让大家更满意。在笔者看来,还是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入手,通过打组合拳来减轻公交车高峰时段的压力,齐心协力把这件事办好。

一是保障老年人的主要需求少跑路就能完成。比如,加快社区一刻钟生活便利圈建设,让老人们在社区一刻钟的路程内基本满足锻炼、购物、就诊等各种需求。同时,通过政府倡议书,倡导或约定大小商家不要在上午9点左右或下午3点左右搞排队赠送鸡蛋之类的活动来吸引老年人。

二是要尊重老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参与权。发放老年爱心卡,免费乘坐公交,是老年人的一种福利,体现着政府、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尊重,这是必须要坚持的。在此基础上的改革,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沟通工作,获得老年人的支持。老年人都是从年轻时走过来的,自己也有子孙上班、上学,将心比心,相信绝大多数老人应该有这种自觉。社会崇尚尊老,为老也当自尊。在享受公共服务上谦让一些,会更赢得社会特别是年轻人的尊重。

三是昆明公交可在营运生产组织及车辆配备上优化调整,在客流较大的线路上加大发车频率、密度,对车辆扩容,优化线路运力结构,满足昆明市民出行的需求。同时有关部门促进共享单车、网约车行稳致远,减轻公交车压力。

四是根据大数据计算,确定哪些路段可分时段收费,而不要搞一刀切。即使是分时段收费,也可以做得更人性化一些。比如早晚高峰期七折八折收费,把早晚高峰的公交资源让给上班族。在非高峰期,优惠力度大一些或者完全免费,鼓励老年人出行,降低公交车的空置率,提高公共交通资源的利用率。而对于完全避开早晚高峰、错峰出行的老年人,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可以赢得一些“点数”,通过爱心卡这些点数也可以转化为虚拟货币,用于购物。

总之,对爱心卡的管理,即要保障上班族的权益,同时也不要变相剥夺了老年人的权益。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爱心卡”分时段收费不要搞一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