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擠碎機場玻璃:無視公共規則,就是“黑粉”

瘋狂粉絲可能以為自己是“死忠粉”,實則以實際行動扮演著“黑粉”角色,不僅損害公共利益,亦有損明星形象。

作者 |舒聖祥

4月20日晚,“虹橋機場玻璃被粉絲擠碎了”的話題上了熱搜。據悉,當天共有十多個明星出入虹橋機場,最早的粉絲早上10點多就來等候,整個航站樓裡都是年輕男女,現場堪比春運,通道被擠得水洩不通。自動步道的玻璃碎了一地。

追星擠碎機場玻璃:無視公共規則,就是“黑粉”

@中國警方在線 圖

機場是現代社會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但在某些年輕人的定義裡,機場不是坐飛機的地方,而是用來追星的。因為明星出行多是坐飛機,要近距離接觸明星的瘋狂粉絲,為了遠遠看上一眼,而守候、奔跑、尖叫。

這次虹橋機場玻璃被擠碎,造成公共財物損失,所幸無人受傷;幾年前在杭州蕭山機場,也是玻璃防護欄被擠碎,還導致多人受傷流血。這些年,粉絲接機送機現象屢見不鮮。以首都機場T3航站樓為例,有人統計過,2017年有關粉絲接機警情達20起。除了聚眾接機,還有登機前退機票、飛行中湧到頭等艙、在飛機上奔跑追星等,時常導致飛機延誤、擾亂航空秩序,甚至危及飛行安全。

追星擠碎機場玻璃:無視公共規則,就是“黑粉”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因為機場追星愈發嚴重,不僅擾亂公共秩序,也給航空安全帶來隱患,民航局曾專門發佈《關於加強粉絲接送機、跟機現象管理的通知》。要求防止洩露知名旅客信息;強化機場秩序,避免粉絲大量聚集;杜絕粉絲機上擾亂秩序行為。可從現實情況來看,大概因為缺少罰則,鮮有約束力,機場追星亂象並未真正改觀,熱情有餘、理性不足的粉絲群體,仍然不把公共秩序和他人權益放在眼裡。

這些追星粉絲,大多是高度組織化的,加入粉絲團體,全程追蹤動態,只要群內一聲令下,即刻一呼百應,開展各種應援活動,組織能力可謂驚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粉絲經濟操作,已成娛樂行業慣常模式,也讓很多明星在短時間內迅速爆紅。

追星擠碎機場玻璃:無視公共規則,就是“黑粉”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類似機場追星的混亂場面,不排除正是某些明星經紀團隊,為給明星造勢增加曝光率的人為運作。這當然是該被譴責的,明星經紀團隊有義務通過提前報備等方式,儘量避免粉絲追星擾亂公共秩序。若是主動從中運作,追求機場追星的所謂轟動效果,則當被嚴肅追究責任。

此外,販賣明星出行信息牟利,亦成黑色產業鏈。粉絲得知明星航班信息後,購買相近時間段的機票,可陪明星一起候機,把明星送上飛機後,再出來退票。有黃牛專門提供此類“刷關”服務,販賣假登機牌送機等一系列“神操作”,令人目瞪口呆。此類牟利行為,妨害公共秩序,危害飛行安全,嚴重的甚至已涉嫌犯罪。

作為個體,追星當然是其自由,但也應該理性。至少不能擾亂公共秩序,更沒道理讓航空公司、機場和其他旅客,來承擔你的追星成本。機場追星的瘋狂粉絲,可能以為自己是“死忠粉”,實則以實際行動扮演著“黑粉”角色,不僅損害公共利益,亦有損明星形象。

機場不是追星的地方,文明理性追星,是一個合格粉絲的應有操守。要知道,追星也是在追自己,追自己理想中的某種人設,追現實世界裡無法完美實現的某種願望。如果因為追星而失去理性,無視公共規則,無視他人利益,則既追不到想要追的閃光點,也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