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三个社区“试水”交通微循环,“治堵”效果明显

“汕头的小区交通流组织,是长期困扰交警部门的一个大问题。我们通过深入调研,确立了‘一区一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以及‘畅通为主、停放为辅、通行有序、停车入位’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原则,力图通过改善小区道路环境,疏通周边道路微循环交通。目前已完成了中心城区3个街区的交通优化试点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汕头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志伟对记者表示。

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小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市汽车保有量已接近73万辆,其中约60%在中心城区,并以每年6至7万辆的速度递增,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汕头又是一个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稀缺、路网结构及道路条件存在先天不足的老城市,车、路、人的矛盾日益突出,停车难、行车难的问题十分现实地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尽快打通中心城区交通微循环,分担、减轻主干路网的交通压力势在必行。

2017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与龙湖区政府和市住建、城管部门密切配合,以当时刚完成道路路面改造的金晖庄(38街区)为试点,启动了打通街区交通微循环的尝试。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金涛庄(27街区)和金泰庄(37街区)也先后开展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3个街区周边几条主干道路的交通状况已明显改善。

汕头三个社区“试水”交通微循环,“治堵”效果明显

金晖庄单行道

金晖庄

首创“单循环”通行

4月30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龙湖区东南部的金晖庄,一路上看到很多小汽车有序停放在路旁施划的停车泊位内,在车位外和步道上乱停的车辆寥寥无几;道路上的交通标线和指引标志牌醒目规整,机动车辆基本都能按照指示方向行驶。交警龙湖大队四中队的民警和辅警两人一组,驾驶警用摩托车在街区内巡查,发现乱停车辆立即向附近的群众询问车辆是谁的,如能找到车主则要求其马上将车辆开走,对找不到车主的车辆使用“警务通”拍照取证、上传数据并打印罚单,对违停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以前我们学校门前的交通秩序是比较混乱的,特别是到放学高峰期,可以说接近瘫痪,需要交警和学校老师、家长交通志愿者合力疏导至少十几分钟才能恢复通行。自从金晖庄实行单向通行后,车辆行驶有序了,交通状况大大改观,现在学校门前的交通已畅通无阻。”龙湖区金晖小学政教处副主任方湘容告诉记者,学校加大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力度,邀请辖区交警对家长交通志愿者进行培训,在上下学高峰期引导接送学生的车辆有序停靠,志愿者帮助打开车门让学生安全上下车并要求车主即停即走,避免造成道路交通拥堵。

位于韩江路、黄山路、长平路和星湖健身广场围合区域的金晖庄,功能定位以居住为主,共有14个居民住宅小区,建筑物以高层为主,现有常住人口近1万人。金晖庄路网密度较高,网络基础条件较好,但街区道路的行车道宽度仅7至9米,不利于交通组织优化。长期以来,小区停车泊位不足,日夜都有数百辆小汽车占道乱停,两车道的道路因车辆乱停而变成一车道,造成行驶的车辆无法会车,经常发生交通拥堵和车辆刮擦等事故,居民出行颇为不便。

金晖庄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试点工作启动后,市公安交警部门聘请国内专业机构进行实地勘验和设计论证,从2017年10月起实行逆时针方向的单向行驶模式,同时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拓通了金晖西街北段“断头路”,使金晖庄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均有两条出入街区的道路,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为实行单循环交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由于单行释放了部分道路空间,交警部门在9米宽的道路设置了斜列式停车泊位,在7米宽的道路设置了平行式停车泊位,在原有基础上新增路内停车泊位150个,有效地缓解了群众停车难问题。

在金晖庄全部6条道路实行机动车单向行驶后,交警部门设置了105块交通标志牌,在路面施划了交通标线,并在区间道路的路口和部分路段增设了“电子警察”,落实警力加强日常巡查管理,依法查处车辆逆向行驶、乱停乱放等影响交通安全和畅通的违法行为。同时积极发动沿街单位、商户、住户自管自治,形成停车资源共享共用的局面。在优化了交通流和停车组织后,目前金晖庄道路畅通、停车有序,街区物业大幅升值。

汕头三个社区“试水”交通微循环,“治堵”效果明显

金晖小学利用操场跑道模拟交通路面,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汕头三个社区“试水”交通微循环,“治堵”效果明显

交警在巡逻抓拍违停车辆

金涛庒

重新激活“停车楼”

虽然不是居住在这里而且当时还没到这里工作,但龙湖区珠池街道金涛小贩疏导区管理员纪少忠对金涛庄并不陌生,经常路过这里的他知道:以前大白天衡山市场前面的金涛西一街和附近的金涛西街是基本没法通行汽车的,因为小贩占路为市现象十分严重,不少小贩把肉菜摊档都摆在道路中间。“后来政府在金涛西一街和金涛西街的步道上设立小贩疏导区,在创文强管工作中又取缔了‘马路市场’,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路面车辆乱停乱放还是很影响正常通行,区内道路高峰期经常塞车。去年开始整治管理后,现在秩序很好,道路非常畅通,不少居民都跟我说现在开车出行舒心多了。”纪少忠对记者说。

位于韩江路、嵩山路、长平路和衡山路围合区域的金涛庄,建成至今已经20多年,范围内有市场、学校和多家市级机关单位,沿街商铺密集,属于混合型交通模式,停车位不足问题突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和学校上学放学期间极易发生交通拥堵。

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开展金涛庄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试点工作时,首先抓住停车难的“牛鼻子”,通过多方协调努力,成功激活了已改变功能多年的衡山市场停车楼,向社会提供了150个小汽车停车位,满足上市群众和附近部分居民的停车需求。交警龙湖大队二中队派民警到沿街商铺开展宣传发动,要求商铺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顾客将小汽车停到车位内或停车楼,摩托车整齐停在步道上并一律车头向外,同时协调金涛小学实行错峰放学并做好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改“车等人”为“人等车”。该中队每天安排10名民警和辅警,从上午7时半至晚上10时持续在金涛庄开展整治管理,对乱停车辆依法进行处罚,对贴单处罚后仍拒不开走的车辆和假牌、套牌摩托车及时使用拖车拖离现场,恢复道路正常通行秩序。通过严管善治,金涛庄道路车辆违停现象基本绝迹,通行效率明显提升,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汕头三个社区“试水”交通微循环,“治堵”效果明显

衡山市场综合停车场

金泰庄

“会车必堵”不复返

通过前期调研论证及广泛征求各界意见,从今年4月3日起,位于金晖庄与金涛庄之间的金泰庄也实行新的道路交通组织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该街区道路偏窄、车辆违停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居民出行的矛盾。根据街区道路的实际情况,交警部门对金泰东街北段和金泰北街实行单向行驶并增设停车泊位,共增设路内停车泊位167个。金泰东街南段、金泰北直街、金泰中街、金泰南直街、金泰南街仍实行双向行驶,不设立停车泊位。

在金泰东街与金泰北街交界处附近一个住宅小区居住了近10年的市民王先生,近日在小区门口偶遇记者。除了吐槽自己的小汽车很难找到地方可停外,王先生也承认目前金泰庄的道路交通状况是历年来最好的,道路非常通畅有秩序,“会车必堵”的场面已不复返。在场的交警龙湖大队四中队领导劝说他:“尽量到附近找个合适的停车场寄放,走上一段路就当锻炼身体,要不就改变出行方式。市民多坐公交车,公交才会发达,乘坐也就越来越方便,形成良性循环。”

市公安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执勤交警在街区查处车辆乱停乱放行为时,有些群众对此不理解,认为大路乱停理应禁止,小区路还是要让人停车。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规范小区道路停车秩序,是打通交通微循环、缓解周边主次干道交通压力的重要一环,如果小区道路车辆随意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势必加剧主次干道的交通拥堵。这就是交通微循环系统与主循环系统的关系。下阶段,将深入总结去年创建一批文明交通示范点特别是改善城区交通微循环组织的经验,加强分类指导,加快复制推广,逐步向其他片区拓展,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为市民出行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汕头三个社区“试水”交通微循环,“治堵”效果明显

交警正在整理市民乱停的共享单车

记者手记

文明交通靠大家

在街区道路实行单向行驶,科学划设停车泊位,都是打通交通微循环、促进城市交通提质升级的切实举措。国内先进城市和我市几个先行点的成功实践,已充分显示了其实际效用。当然,道路单行模式刚开始肯定会让部分车主不习惯也感觉不方便,但是“账”要精打细算,自己开车多绕点路,换来的是街区道路不堵不塞,还降低了事故概率,是合算还是不合算,不是一目了然的么?文明交通,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建共治,最终实现共享。


记者:王开颖


汕头三个社区“试水”交通微循环,“治堵”效果明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