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已成秋後螞蚱?中國最牛逼的合資車跳樓價向員工甩國五車

燃油车已成秋后蚂蚱?中国最牛逼的合资车跳楼价向员工甩国五车

上汽集團旗下兩個合資車企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是2018年中國車企銷量的冠軍和季軍,然而他們卻在5月份開始以5-7折跳樓價向員工甩賣自家車輛。

如果甩貨車輛不是清一色的國五,筆者就懷疑這是一份炫富的招工帖,誰不想找個買車便宜的大腿呢。下半年,國內大部分省市將陸續實行國六排放標準,意味著7月1日以後,很多地區國五車輛就無法上牌了。

上海市人民政府亦發佈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本市輕型汽車實施第六階段國家機動車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的通告》,通告指出,自2019年7月1日起,對在本市辦理註冊登記(含外省市轉入)的輕型汽車實施國6b排放標準。廣州亦是從7月1日開始執行國六標準。而北京市自2019年7月1日起,重型燃氣車以及公交和環衛行業重型柴油車執行國六b排放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起,輕型汽油車和其餘行業重型柴油車執行國六b排放標準。

目前傳統燃油車幾乎已經走到生命盡頭,豐田的混合動力可以說已經是燃油車節能環保的最大極限。比亞迪的插電式雙模混動在過渡期成為國內最強勢的新能源力量,畢竟沒有里程焦慮,電池成本(不算國家補貼)上亦合適。

純電動在一線城市開始變得流行,原因在於充電基礎設施開始完備,售後體系紛紛建立,號牌誘惑和資金補貼力度又大。

未來對於傳統燃油車的環保要求只會越來越嚴格,自重大、排量大的燃油SUV會變成雞肋。捷豹路虎在中國遭遇的斷崖式下挫只是開始。另外一個事實是,一季度各大上市車企均開始出現一定程度銷量和利潤下滑,國六的因素就不可忽視。

當大眾和通用這樣在中國無比強勢的品牌都開始做出白菜價賣車,一定程度顯示了他們對市場的嚴峻形勢的預判。更不用說PSA這樣在中國已經半死不活的品牌。國六,以及未來國七國八都將是將寶壓在SUV身上的自主品牌災難性難題。

而電動車是大眾、通用和自主品牌幾乎唯一的機會,長城的轉型或許是最為痛苦的,長安轉型的陣痛尚未結束,未來局面尚未可知。最先完成陣痛轉型的比亞迪開始收穫果實。4月底,比亞迪發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303.04億元,同比增長22.50%;歸母淨利潤為7.5億元,同比增長631.98%。

在大眾通用等完成電動車轉型前,自重輕,又有混合動力傍身,以豐田為首的日系品牌將成為市場有利的競爭者,排除其他因素,可以說未來三五年日系將在燃油車方面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不過這是改良版的傳統燃油車,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燃油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