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探索巡察与派驻工作协作机制:优势互补增强监督合力

桂林探索巡察与派驻工作协作机制:优势互补增强监督合力

桂林市灵川县委巡察办工作人员与县纪委驻县法院纪检组、驻县文新广体局纪检组工作人员分析巡察反馈所涉有关问题线索。

桂林探索巡察与派驻工作协作机制:优势互补增强监督合力

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根据巡察反馈意见,深入扶贫项目一线,开展扶贫领域专项督查。(资料图片)

本期看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坚持巡察监督与派驻监督相结合,探索巡察与派驻工作协作机制,巡察组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力量共用、信息共享、整改共抓。将派驻纪检监察组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突破口;对巡察过程中发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线索,边巡察边移交,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整改。“巡驻结合”,形成监督合力。

看点1:力量共用,监督水平提升

从派驻机构选派出优秀干部加入巡察组。来自纪检监察系统的巡察干部发挥熟悉党规党纪等优势,重点负责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巡察内容,与来自其他单位的组员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学习,推动巡察工作顺利开展。

“李姐,你看看这张凭证,我认为背后存在公务接待超标准、超范围的问题。像这样的行为,是否违纪呢?”

“李姐”李石璐,是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信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去年她被抽调参加桂林市委第六轮巡察期间,经常被组员咨询与党规党纪有关的问题。这不,一名来自审计部门的组员向她请教来了。

“公务接待超标准、超范围属于违反廉洁纪律行为,是否给予处分要视情节而定,你看看最新的党纪处分条例。”李石璐翻出随身携带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耐心解释,“你看,第一百零六条明确,‘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如果情节轻微,一般会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进行处理,包括提醒谈话、约谈函询、诫勉谈话、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批评等。”

公务接待超标、超范围;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不全面;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不够深入;对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控不到位;问责追责不严肃;主动靠前监督意识不强,监督“边缘化”……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桂林市委开展第七轮巡察,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干部黄琳、唐世民被抽调参加巡察。结合自己在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日常监督经验,他们通过查阅被巡察单位财务凭证和相关文件材料、谈话了解情况等,发现了不少问题线索。

“巡察组人才库包括市县两级纪委监委与派驻机构,以及审计、财政等部门人员。根据组员特点,又分成几个小分队,来自纪检监察机关的同志对党规党纪相对比较熟悉,重点负责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方面的巡察。巡察期间,各分队互相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学习。”桂林市委巡察办副主任刘占军介绍。

“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为下一步我们对驻在部门和综合监督单位开展日常监督指明了方向,‘巡驻结合’,党内监督效果更明显。”从巡察一线归来,李石璐说。

自2016年11月五届桂林市委启动首轮巡察工作以来,已有67名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市委巡察工作。巡察期间,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共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线索345条。

看点2:信息共享,巡驻有效衔接

建立健全派驻机构和巡察机构信息交流机制,定期、不定期交流监督信息。派驻纪检监察组根据日常监督情况,提出重点巡察对象和巡察建议,提高巡察监督针对性;巡察组对巡察发现的疑点,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依规核实情况、锁定问题线索。对巡察发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线索,巡察组边巡察边移交,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整改。

去年桂林市委第六轮巡察中,市委第一巡察组在进驻桂林市经济建设投资总公司前,第一时间与市纪委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进行了沟通,巡察中又进一步加强了联系。

“市纪委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向我们提供了他们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如公车管理不规范、相关奖励不规范等。巡察过程中,巡察组就这些问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重点巡察。我们向市经济建设投资总公司党委反馈的内容中,就包括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折扣’和‘公司内部奖金发放不规范’两个问题,这与派驻纪检监察组提出的问题一致。”桂林市委第一巡察组组长周芳介绍。

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粟一平则表示:“巡察组巡察中发现疑点问题,我组配合核实,锁定了市经济建设投资总公司有关人员私车公养、公车私用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线索。”

通过加强派驻机构与巡察机构的有效衔接,市委巡察期间,一些“四风”隐形变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线索也被挖出,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也被起底。近3年来,该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根据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共立案92件,处分76人,诫勉谈话42人。

看点3:整改共抓,推动标本兼治

建立市委巡察机构联系指导被巡察单位的整改工作机制,市委巡察机构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剖析原因、总结教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桂林国投集团党委执纪程序不规范……”“市工商局财务账户和罚没物资管理上存在廉政风险……”2018年7月,桂林市委第五轮巡察结束后,市委第四巡察组向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反馈了问题清单。

每轮巡察结束后,桂林市委巡察组同步向派驻纪检监察组反馈巡察发现的问题,联合督促抓好整改,及时沟通疑点难点,集中监督“火力”,确保整改精准高效。

针对巡察组反馈的“执纪程序不规范,2017年桂林国投集团党委给予1名同志党内警告处分,未按《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办理”等问题,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织桂林国投集团党委纪检委员、纪检监察专员学习有关规定,对他们进行业务指导。

针对“市工商局财务账户和罚没物资管理上存在廉政风险”问题,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工商局纪检监察组在与巡察组交流沟通后,立即下发了监察建议书,要求市工商局立即对财务账户进行清理,进一步规范罚没物资管理。

据统计,桂林市本级前六轮巡察共建立整改问题清单1763项,通过巡驻联动督促,已整改或基本完成整改1711项,整改完成率达97.05%。(周俊林 彭树柳)

观点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庄德水

巡视巡察监督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是一个现实问题。桂林市从巡驻力量共用、监督信息共享、整改落实共抓等入手,统筹推进巡察监督与派驻监督的协调衔接。如此,既保证了巡察监督的人才优势,为巡察监督提供了大量有效信息,保障巡察整改到位,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的“前哨”作用,进一步强化派驻监督。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巡视办副主任 曾坚

桂林市探索巡察与派驻工作协作机制,通过力量共用、信息共享、整改共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巡察监督与派驻监督优势互补,对于增强党内监督合力、提高党内监督实效,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 曾昭球

通过综合统筹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力量,分批抽调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巡察工作,既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熟悉党规党纪和驻在部门日常监督情况的优势,又“以巡代培”,提升了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能力。巡察反馈意见为派驻纪检监察组在巡察整改工作中开展精准监督提供了“靶向”。我们将运用好巡察与派驻工作协作机制,继续加强与巡察组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