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放學回到家,一般問孩子些什麼較合適?

三味聊教育


我覺得只要不問學習,問啥都可以。

我曾經和一個厭學的小學生聊天,他是個叛逆的孩子,除了學習不好,啥都挺好的,而且挺聰明,如果他要是能好好學習,覺得是個標準的“鄰居家的孩子”,和他聊天說到為什麼這麼厭煩學習,他說:從剛上學就開始,家長一見面就問我學習的事,特別是放學的時候,今天認真聽講了沒?老師表揚你了沒?考試咋樣了?作業多不多?覺得在媽媽眼裡只有學習、只有作業,從來不問我今天過得開心不?有沒有和同學鬧矛盾?餓不餓?晚飯想吃啥?從來沒有關心過我。所以說我越來越狠學習,越來越不想學習。

這只是一個孩子這樣想的,就像我們每天下班回到家,家人不是關心你累不累,而是一味地問你工作做好了沒?今天沒有犯錯吧?啥時候升職加薪啊?應該和這種感受是一樣的。如果是你下班回到家被家人這樣問,你會怎麼想呢?

很多孩子厭煩學習,不想和父母溝通,就是因為學習被父母問的太多了,特別是放學的時候,在學校待了一天了,剛到家,又被父母提學習,不煩才怪呢。

所以說,當孩子放學回家,你可以問問餓不餓啊?想吃東西還是先寫作業?晚飯想吃啥?今天有什麼高興事和媽媽分享一下啊,等等,一些關心孩子的話,而不是吵著去寫作業的話。

孩子放學回答家,你都是怎麼說的?可以留言討論哦!


快樂兒童ing


當孩子放學回到家,問孩子什麼比較合適呢?

我家也有小孩,我也經常和孩子溝通,可以相互討論下。

之前我的溝通非常簡單,就是問今天上課講的什麼?老師有沒有批評或表揚你?或者和同學鬧矛盾了沒?這些問題,孩子也能回答,但是我感覺還不是很滿意,總覺得孩子和我之間有隔閡的樣子,溝通不是很理想。經過一段時間,我逐漸改變方法,我覺得這樣會好點。

因為,孩子上一天的課其實也很累了,總想著放鬆下,好好玩下,你這時在追問學校的事,孩子可能會敷衍你,或者並沒有引起孩子的思考,這就失去了我們和孩子溝通的目的。

我們和孩子溝通的目的,一是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包括學習和同學關係。二是讓孩子進行思考,在思考中成長,培養孩子動腦筋的習慣。

太直接的問題有時並不好,當孩子放學,我是這樣問孩子的:

一、當孩子高高興興的迎著你跑來,我也高興的給孩子一個擁抱。這表示對孩子的鼓勵,建立更加友好的父子關係。這時會問,今天有什麼高興的事啊,給爸爸說說。這麼說的目的是讓孩子分享他心中的喜悅,專遞樂觀向上的心態。也讓他學著總結,學著用語言表達。

二、當孩子耷拉著腦袋,或者一臉不高興的時候,我也會先給孩子個擁抱。然後,用三句話來溝通。1,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孩子去想,並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2.你認為該怎麼做?這樣做會發生什麼?(讓孩子思考對與錯,考慮這麼做的後果)。3.你想讓爸爸怎麼幫助你?(表達你的立場,你是孩子堅實的後盾)。

舉個例子。有次我接孩子回家,孩子一臉不高興,我問他:今天發生什麼事了,這麼不開心?孩子想了一下說,我今天無緣無故被別人冤枉,太氣人了。我看著他讓他繼續說,他又說,放學站隊走的時候,我後面的同學突然蹲下繫鞋帶,在隊裡繫鞋帶是不對的,我前面的同學突然推了我下,我碰到了他,他非常生氣,推了我幾下,還說了我好久,我太冤枉了,太生氣了。我這是拍拍他,安慰他下,有問道:你認為應該怎麼做?這樣做有啥後果呢?這是他低頭想了想說,我想給老師說,但是老師可能不會管。我就給同學解釋了不是我,是前面的同學推的我。你應該找那個人,再說了你在隊裡這樣做也不對的,老師不讓這樣做的。然後他不在說我了。我又問道:你想讓爸爸做什麼?這是孩子已經想開了,不再生氣了。說:不用了,我已經給他說明白了,他也知道不是我的錯。

這個小小的例子,可能不完美,但是經過溝通,讓孩子學會表達事情,學著思考問題,學著獨立處理同學的關係。我覺得也就是進步。

當然,這麼做也可能短時間沒效果,但長期堅持下去,會給孩子很大的改變。

所以,當孩子放學的時候,問的內容並不關鍵,你的態度和溝通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行進的小學生


孩子放學回家,適合問些什麼?

孩子學習一天了,應該是很緊張的一天,甚至還有沒有做完的作業需要孩子費心費力。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父母,應該問些什麼?

第一,關心很重要。應該先不問什麼!拉拉孩子的手,拍拍孩子的肩膀,蹲下來抱一抱,以示慰問,以示歡迎,以示爸爸媽媽是你的依靠。讓孩子感到輕鬆,讓孩子釋放一下緊張的情緒,緩解一下心中的壓力。這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理性的教育與交流方式。

就如我們大人,工作忙碌了一天,如果回到家,還要面臨拷問,今天領導表揚了嗎?今天多掙了幾元錢?那不要令人崩潰?大人們尚且承受不來,讓年幼的孩子們,一進門就要被拷問,是不是太殘酷了?

第二,學會傾聽。在表示關心和歡迎後,當然應該有些交流。我認為,交流應該先讓孩子說,說發生在班級、校園裡的各種事,只要孩子說,就很好。說就是一種釋放,說就是一種被尊重。以孩子的話題為由頭,父母可以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包括是不是跟同學有矛盾,是不是存在校園欺凌等等,事不論大小,孩子覺得大才大,孩子關注的,才是父母應該關心的。

第三,啟迪引領。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父母可以把自己關心的問題穿插其中,形成對話,並啟迪引領孩子說出你要了解的情況或問題。當然,有些問題還應該與輔導員和班主任溝通,或者與孩子同班同學及其家長交流。因為孩子的認知和表達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準確。

第四,平等對待。父母對孩子不能一味居高臨下,不能動不動就訓斥,好像大人自己多能似的,那對孩子成長是不利的。即使孩子在學校裡真出現問題,如學習成績持續下滑,同學之間打架欺凌,違反學校紀律,甚至師生髮生衝突等等。作為父母,也一定不要衝動,不問青紅皂白訓斥孩子,或者氣勢洶洶到學校吵鬧。問題靠理性才能解決好,拳頭吵罵不利於問題解決。

第五,以身示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無論父母在社會做什麼工作,父母的心態、狀態,父母的品質、言行,都是孩子面前最直接的‘戲劇’,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極為關鍵。也許,我們沒有很多知識,沒有很多錢財,但是我們有良好的品德、和諧的家風、樂觀向上的態度、腳踏實地的行為等,這都會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正能量。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也許我們不是成功人士,幹不了大事業,但是我們做好人,做好事,也教育孩子學做好人,學做好事,這就足夠了。

所以,教育孩子,主動權在父母手裡。學會做父母也是一門學問,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與孩子一起成長!


東海一浪21734220604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是一個善於思考、懂得與孩子溝通、關心孩子內心的人,你的家庭氛圍也應該比較和諧。

現實中,孩子一回到家,很多家長就只知道詢問成績,如若孩子考得好,他還會開心的告訴你,如果孩子考得差,就有可能撒謊,或者為自己找其他理由,長此以往,孩子就會不願把內心的話給你講,進而產生牴觸情緒。

還有很多家長,就是專挑孩子今天在班上差的表現說事,或者今天班主任又給家長告狀了。本來孩子才回家,剛要開口和家人交流,家長卻一句話把孩子拒之門外,他們感受到的,不是家長的關愛,而是一次次的埋怨和責備。

明智的家長,會天天想孩子喜歡的話題,孩子一回家,他們會從關心的角度出發,比如他們會問:“今天有開心的事跟媽媽說嗎?”“快來,媽媽給你準備了一樣禮物,”“回來啦,爸爸先給你講一個故事,”“孩子,我覺得你的數學老師講課的方法很好,”“孩子,作業做好後,爸爸和你一起騎自行車,好嗎?”“孩子,我覺得爸爸如果考這張試卷,也許還沒有你分數高,”“孩子,爸爸給你出了一道題,給我講講,好不好?”

總之,家長儘可能的讓孩子覺得,你是和他站在一起的,你沒有以大人的身份打壓他,而是平等的溝通交流,他就至少不會反感你,這就是走進孩子的基礎。


荷水清圓


孩子放學回到家,家長半天或一天沒有見到孩子了,第一眼見到孩子,要很親切的招呼孩子“回來啦!”,小一點的孩子可以說“寶貝,回來啦!”也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以示歡迎孩子的到來。

要給孩子感覺你今天心情是好的,狀態是好的,家裡的氣氛是溫暖的,孩子立馬就找到家的感覺。孩子一定很高興的回應家長。

然後問孩子“今天在學校表現怎麼樣?”、“有什麼開心的事要和我分享?”、“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要和我分享?”等等,讓孩子感受到,你對她人的關愛。

當孩子和你分享她的心情及狀態時,做家長的一定要認真傾聽。然後再問問孩子接下來有什麼需求及學習上、作業上的安排,對孩子合理的需求家長要及時滿足,然後再對孩子的計劃安排,給一點建議及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一般都會認同家長建議及要求。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下安排,但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和孩子商量後確定,孩子和家長的互動才會更有效,更順暢!




Xnledu


這個問題很好,也是很多有學生家長的常常遇到的問題,但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也沒有統一的回答方式,只是因家長而論,因孩子而論。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的,或者比較活潑開朗的學生,放學後可以問一些學習上的事情,或者在學校有什麼新鮮事應該沒問題。如果是學習成績差,不善於表達,沉默寡言的孩子們來說,談論學習或者學校的事情恐怕孩子不願意聽你的,對於這種孩子首先不要討論學習這方面的事情,先問一下,孩子,你餓了嗎,回家我給你做好吃的;或者說你冷嗎?你熱嗎?,總而言之,是首先不要刺激孩子,把一天緊張的學習神經放鬆一下,之後再找機會談論學習上的問題。

還有就是平時家長們跟孩子溝通也特別重要,充分了解孩子們的心裡,性格等,在各個方面都應該和孩子們公開,平等,溫柔,交心的對話,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個人觀點,謝謝。


在我身上也看到


孩子放學回家和孩子聊的問題,這個要看你的孩子處於哪個階段

幼兒園階段: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在見到父母來接自己的那一刻是非常的開心的,而且很多幼兒在放學的時候都會跟爸爸媽媽說肚子餓要吃東西,所以先滿足孩子的肚子吃飽,看孩子的狀態問問今天在幼兒園玩什麼了,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可以和爸爸媽媽分享分享的。

小學階段:成為小學生後,每天孩子放學回來都有作業要寫,大人別以為孩子上學不累,孩子上學也是很辛苦的,所以放學的時候讓孩子放鬆以下,歇一歇比較好,不管今天要討論考試問題還是寫作業問題都不要接到孩子立馬說,給孩子一會休息時間後,問孩子先些作業還是先幹嘛,把選擇權交給你的孩子。

所有放學後的討論都要基於你的孩子願意講,並且你能有一個很好的狀態來傾聽你的孩子說,有這樣的前提條件後大人和孩子才能愉快的溝通,放學後多去留意孩子的情緒狀態,問他一些問題,如果孩子願意說,大人就做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說,那也不要逼著孩子講,他願意說了自然會講了,也許才放學這會不願意 講,過一會就願意和你說了呢。


做一個溫暖的媽媽


寶寶放學回家的路上家長就開始和孩子聊天,讓孩子說說今天在幼兒園裡都發生了那些有趣的事,以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到家後幫孩子簡單做下衛生(如洗手),之後可以陪孩子玩兒會兒遊戲,然後吃飯,飯後講故事給孩子聽,鍛鍊孩子認真專注的聽別人講話,這時候也就差不多該讓孩子休息了,玩了一天孩子也很辛苦了,別忘了和孩子道晚安,並抱抱她親親她,告訴孩子你是愛她的,這對孩子是很重要的


深圳精英數學團隊


一般的父母,大部分都會問,小孩在幼兒園有沒有吃好啊,有沒有小朋友打你呀,今天學了些什麼知識呢?我很少問,問的最多的,你在幼兒園開心不?有什麼開心和不開心的跟爸爸一起分享唄!



音狐高考音樂課堂


首先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兒,其次問孩子今天學習了哪些新的知識,其次問孩子有哪些困惑的事兒,幫孩子疏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