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全面屏終於來了!你會為黑科技買單嗎?

真全面屏終於來了!你會為黑科技買單嗎?

真全面屏終於來了!你會為黑科技買單嗎?

今年智能手機市場的最熱關鍵詞,莫過於“全面屏”了,一味跟風的劉海屏讓人審美疲勞,而OPPO Find X的到來,徹底打破了手機同質化的現象,將全面屏手機推向“真全面屏”時代。這波黑科技不禁讓數碼粉激動不已。

有人說,生活消費應該追求性價比,為高昂的品牌溢價和所謂的“黑科技”買單,純粹是交“智商稅”。但也有人說,更好的設計為生活帶來了品質感,有能力就該追求。你願意為昂貴的設計和黑科技買單嗎?看看槓精怎麼說!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正方:會

@ * 你是對的 :

我專業就是產品設計 工業設計的!!

我等這個辯題等了很久了!! 為什麼現在大多數人用的產品都是醜醜的 甚至是反人類的!因為大家對新產品 黑科技不買單啊。情願忍受不好用也要省錢啊!讓我們搞產品設計的動力何在 我們研發出來你們又不買!

好用的東西比不好用的東西貴 不是應該的麼,好看的東西比不好看的東西貴不是應該的麼! 設計師工程師的腦洞不收費的麼。idea和現實之間的摩擦力不收費的麼? 只有抄來抄去的才便宜啊,一直抄來抄去人類怎麼進步啊!大家給人類的共同發展做點貢獻啊!

@ *anloft :

今天這個槓題,我拿AirPods來舉例。在入手 AirPods 之前,在大叔群裡,與同學們多次談及 AirPods。在很多次的交流中,主要在 “聽別人講 AirPods ”,講他們使用 AirPods 的感受、場景,表達外界對 AirPods 的諸多誤解。然而,聽得再多,我所有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對價格的敬畏上,並沒有真正建立起對它的認知。

直到2018年國慶節,由於那段期間在《得到》追《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瞭解金融知識,頻繁地用到耳機。有兩個場景,讓我特別期望擁有一個好用的藍牙耳機。 - 每次拿出繞成一團的耳機線,特別是在路上的時候 - 手機播放著課程內容,自己卻必須在家裡走動的時候 於是,思考再三,入手了 AirPods,剛好使用了半年。 開箱的過程並沒有什麼值得說道的,蘋果的產品開箱過程幾乎一個樣。 儘管此前對於其易用性已經有所瞭解,但掃了一眼說明書後,打開耳機盒蓋子的瞬間, iPhone 上彈出轉動的耳機盒圖標還是吸引了我。而 ”通過iCloud連接“ 這麼直白的提示,以及點擊後瞬間完成配對,著實驚豔了一把。 居然沒用任何的 ”設置“ 操作?怎麼確定這個耳機就是我的?它是怎麼綁定的...在驚訝中,這些問題一閃而過,已經不值得去搞明白了。 緊接著就是使用了,拿出並戴上耳機 ( 此處省略耳機與手機的交互界面 ),開始聽課程;整體感覺很棒,與耳朵的接觸很緊實,但又沒有不適感。以前的耳機,總是會左右耳感覺不一樣,而 AirPods 沒有。至此,在使用上沒有遇到任何阻礙,非常順暢。

在之後的使用過程中,還有很多設計上的亮點不斷湧現。 比如敲兩下完成一個控制,敲左右耳機可以進行不同的設置,以完成切歌、接通電話、拒絕通話、呼叫Siri、播放/暫停等等操作。 再比如拿出耳機即暫停播放、重新戴上後繼續播放的設定,在日常工作交流中非常實用,即不會打斷當前正在學習的課程,又不會影響到臨時的交流。 目前,我認為最大的亮點是:收納即充電。 這個設計,在我實際使用中,解決了我以前使用其他藍牙耳機都有遇到過的窘境:如果忘記及時充電,就會因為電量不足而影響到使用。在使用 AirPods 的這半年,從來沒有遇到過因為要充電,而無法立即使用的情況。 對於這個設計,我的理解是: - 它引入了耳機盒的設計,將 ”電源“ 與耳機有機的組合在一起; - AirPods 本身的節電技術,讓耳機盒的小體積擁有大能耐:充滿一次電,可以為AirPods充5次,幾乎可以不間斷使用24小時; - 盒子的設計方式,還有效地解決了 AirPods 可能會丟、分開不好找等問題。 為此,上個月我還特地在大叔群又發起了 AirPods 的話題,最後 ”收納即充電“ 這一點,得到了所有正在使用 AirPods 的大叔們的一致認同。 也是因為這一點,讓 AirPods 與 iWatch 有了本質的不同,一個幾乎可以忘記充電的穿戴產品,與一個天天需要充電照顧的產品,目前我們大部分人選擇擁有前者,而仍然放棄使用後者,即使它的使用體驗也不差。

在使用了 AirPods 之後,我認為它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蘋果一如既往的超前設計理念造就了它,而作為穿戴產品,如 Lance Ulanoff 文中所說,作為人機交互的載體,未來在蘋果生態中,它能發揮的能量還會更大,值得期待。

@ * : 我不差錢:

只要真的好用就行。 相對買名牌包和奢侈品衣服,為黑科技買單是真正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奢侈品包包衣服的價格中,廣告費佔了很大的比重。而黑科技的價格,研發成本佔了很大的比重。 付費同樣的錢,研發價值大於品牌廣告價值,為黑科技買單才是高性價比。 退一萬步講,買夏娜爾只是炫耀有錢,買戴森吹風機又能炫耀有錢又能炫耀品味。 同樣的錢更多的炫耀點,就問你值不值

@ *calarize :

先說點不相關的 前兩天跟朋友們討論智能音箱。 這個討論其實很口水,很娛樂,娛樂得很純粹。因為很容易走進討論智能的羊腸小道。我們甚至走進了 NLP 到底行不行的死衚衕。 最終我們還是強行把話題拉回來了。智能音箱不需要智能,需要的是功能。智能音箱賣得不好,或者賣(送)多了被人噴,一定是功能太差,而不是過於弱智。 因為 消費者對智能的普遍理解,就是功能強大。

回到話題:消費者會為昂貴的設計和黑科技買單嗎? 消費者對設計和黑科技的理解是什麼呢?可能得分開看。 設計我真的不懂,只能憑感覺瞎聊。 - 普通的感性消費者,對設計的理解,會更多地從感受層面出發,氣質是一個核心詞。 - 普通的理性消費者,對設計的理解,會稍微多考慮一些功能性,設計好不好,實用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 粉絲消費者,那就厲害了,只要是設計能為粉絲對品牌的理解背書,就說得過去,這時候設計是為品牌定位服務的。 黑科技呢?我借用一下上一段的結論,消費者對黑科技的普遍理解,就是功能強大。

然後我們再說說昂貴 昂貴這個詞不能隨便用,你要是跟我說,這東西昂貴,但是性價比高啊,那是逗我呢。我對昂貴的理解等同於不低的溢價。 談到溢價,我們就不分人群,不分階層了,簡單一句話,我認為這東西值 100,你要賣 300,這叫不低的溢價,叫昂貴。 但我們也知道,我認為這東西值多少,這就是個坑,是很容易被影響和套路的,要不怎麼會有價格心理學呢。 價格心理學的切入點,通常不是解決這東西值多少錢的問題,是解決這是個什麼東西的問題。 MacBook 不是筆記本。 Dyson 不是吹風機。 Airpods 不是藍牙耳機。 這套路熟悉嗎? 所以我們其實不用深入討論是不是昂貴,多少錢算昂貴。 也不用細拆設計和黑科技體現在什麼地方。 獨一無二的氣質,恰到好處的實用,強大穩定的功能,深入人心的定位,都是為了一件事:告訴你這是什麼。 當消費者認可,A 和 B 完全不一樣的時候,A 相對於 B 的「溢價」就被忽略了。消費者才會認真地從 A 本身的設計和黑科技角度去考慮,值不值這個錢。 值得,就買了。 與此同時,觀眾會認為 A 和 B 是一樣的啊,為什麼貴這麼多? 這樣就形成了為什麼會有人為昂貴的設計和黑科技買單的問題。 這不是一個問題。消費者只為自己認為值得東西買單。

最後非常不情願地說一下智商稅的問題 作為一個常年為國站崗的韭菜,週一我又關燈吃麵了。 吃麵的時候,我想起了一個老段子。 空曠的原野上,空軍和多軍擦肩而過,彼此互罵一聲 **,都沒有回頭。 別這樣,大家都是共和國的好韭菜。 作為消費者,我們彼此都不要拿對方的智商開玩笑。你我他買的都是自己認為值得的東西。 是不是值得,都是要靠判斷的 判斷都是要用到智商的 智商天生就是有高有低的 非要聊智商差異,有意思嗎? 有本事,擺事實講道理,說服你身邊的人不要買昂貴的設計,你渾身都散發著理性的光輝。 沒本事說服,還要嘲笑 TA 的智商,怎麼說呢,每一個毛孔都隱隱透出一個 LOW 字。 最後的最後:消費者買東西是求個好用,圖個開心。傾聽對你的選擇有幫助的人,遠離不讓你開心的人。

@ *kySOON :

我是個產品狗,無論是專業要求還是個人追求,我始終覺得,世界上除了有用,還要有美好。 不管這是不是消費陷阱,是不是噱頭,好的設計,黑科技,能讓我覺得心情愉悅,讓我想把這份美好保留並分享給別人。 看過很多的設計作品,有些確實是非常形式主義,為設計而設計,這些不在考慮範圍。但有不少優秀的設計,是自然的,順暢的,不喧譁的。我認為戴森屬於此類。

我曾經買過的『昂貴的好設計』: - 配置值六七千但實際一萬的xps 15,因為屏幕超窄邊框 - 發佈後一個月之內天天搶,搶到了小米Mix一代尊享版 - 大疆的Mavic Pro,驚人的圖傳距離和穩定性,驚人的飛行控制,專業的操控和監視體驗,每一代產品的自我革命,上萬的售價,充值信仰,毫不猶豫和後悔,因為這黑科技實在是太爽了 當然,我更希望好的設計能大眾化,如宜家。 我,是我自己生活的設計師,我對生活的追求,不只實用


反方: 不會

@ *夕飛 :

生活中用的東西,買能承受範圍內最貴的,幸福感會蹭蹭上去,小到紙巾大到車房都是如此! 但是如果是昂貴,說明已經超出自己的消費能力!做超出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帶來的其他副作用肯定會掩蓋買到新東西的幸福感!所以,不買單!

@ *偉 :

科技產品(不論黑白),除了研發成本高昂之外,往往都是可以批量生產的,針對市場規模進行銷量的預估,不論是哪個商家都心理有數,而價格是達到其利潤最高的平衡點,但是,

過於昂貴的商品(不限行業),都是沒有吸引力的,商品本質上是解決一個問題或需求,比如吸塵器,戴森的確實不錯,但是價格貴了很多,而成效也就提升一點點,你會為了20%的效果提升而多花80%的付出?當然,有錢任性的理由,在任何時候都是主觀的,你開心就好。另外,刀塔的本子,我只能說,真香。

@ wlaba*ุ๊บ :

等科技不黑的時候再買

@ *城無影 :

大概是因為窮吧 誰都知道充值信仰很爽啊!!! 誰都知道戴森的吹風機真的很好用啊!!(雖然我沒用過emmm) 但是學生黨真的沒啥錢 我也很絕望啊 真實的絕望

@ *叉叉 :

昂貴就不是普通的貴了,可能是因為家裡沒石油吧,還是偏向實在的經過市場檢驗的設計去買單

@ :100

黑科技的耐用性沒有經過市場驗證,所以要等市場多種驗證後才值得親身體驗,畢竟中國很多打著黑科技幌子招搖撞騙,導致真真的黑科技產品必須經過驗證才有把握給你更好的體驗 。

@重來:

什麼叫黑科技?這是網友自己的定義。黑科技要是顛覆性的創新;或現有的重大改進,那才可以。既然是這樣,新出的產品一定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花高價買入但小白鼠,那是土豪的事情。只是滿足虛榮心,如果是這樣,我建議買黃金,保值,不敗家,不過這麼一說,我就肯定不是土豪了。拿武器為例,YF-23遠遠先進與YF-22,結果競爭失敗;德國Me262vsP51,沒有佔到便宜,所以,黑科技,剪富人羊毛


最後,你願意為昂貴的設計和黑科技買單嗎?一起來小程序裡聊聊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