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閱讀,但收穫不多。請問孩子該如何閱讀才能有所收穫呢?

夏日孤雪


這個問題中還是有幾個方面需要我們深入分析後,才能確定孩子閱讀後沒有多少收穫

1、孩子喜歡閱讀,閱讀的書籍類型,會影響到孩子的收穫的。如果孩子讀許多的低質量的書籍,即使看的再多也不會有多少收穫的。這類書本來不會有什麼內容承載的。

2、孩子的年齡大小也會影響到閱讀的收穫。孩子年齡小,想收穫一些內容還是有點難的。孩子基本上在二、三年級左右讀書要有收穫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在四年級以上看書,收穫就會多一些。

3、收穫的標準不夠清晰。閱讀應該讀什麼才叫收穫呢?年齡小的孩子要收穫什麼,年齡再大一點的孩子收穫什麼,這些標準又該如何才是合理的呢?發現這個收穫標準的事情真不好說。

通過這三個問題的提出,我們發現自己要好好思考下孩子閱讀的重心所在,以及我們父母應該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閱讀。

針對孩子的閱讀訓練,我提出我的一點看法,以供大家參考:

1、孩子閱讀要大量的讀,不要去管有沒有收穫什麼東西的閱讀。

孩子讀書其實是非常快的,但有時候我們家長經常會說,你有沒有看懂啊,有沒有看明白啊,然後發現孩子沒什麼東西,口裡也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一個名堂。然後就說孩子閱讀沒有收穫,這不僅對孩子來說評判不恰當,而且也會對閱讀產生誤解。


閱讀是一個學習通道,說出東西、寫出東西又是另一個通道。我們也經常聽說茶壺裡倒不出湯圓,其實就是沒有說和寫的訓練。並不是孩子沒有收穫,只是他們的收穫並不能很好的表現出來而已。所以,針對閱讀有了第2個訓練要求。

2、孩子閱讀完後,訓練孩子的說或者寫的能力。

孩子閱讀完後,要求孩子把看的內容說出來或者寫出來,記住無論說多少都要鼓勵和讚揚,無論說對還是說錯都要鼓勵和讚揚。只有這樣做,孩子才會喜歡這樣的訓練,否則的話,孩子有了一次糟糕的體驗感,下次再做的時候就會產生厭倦感。所以,我們一定要訓練孩子大量的說和寫,目的就是訓練他們這個方面的感覺和通道。

3、家長注意放寬心態,不要急於求成。

家長一定要放寬心了,孩子訓練閱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定是看過100本以上的書籍之後才能有一些些感覺,看了300本書後才能真正知道什麼是看書。所以我們家長不必去求什麼收穫,那反而失去了閱讀訓練的意義。

閱讀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收穫

閱讀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收穫了,孩子通過不斷地閱讀,能夠養成一個閱讀的習慣,這就是一個最大的收穫。如果再配合後面的說和寫的訓練,經過三年、五年下來,孩子的成長就完全和以前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只需要給孩子成長的時間,只需要看著他們成長,適時的給他們鼓勵,適時的給他們正確的指引。

我是童教雷老師,很高興為大家分享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歡迎大家關注哦,謝謝!


童教雷鳴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解析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孩子喜歡閱讀,這是一件好事!但收穫不多,值得我們深思!

孩子喜愛閱讀,但收穫不多,為什麼呢?老穆認為,主要跟以下幾個方面因素有關,如下:

🏮【1】是否只關注故事情節,而忽略作品本身的魅力?

作品的構思方式、寫作手法、寫作背景等方面,同樣值得我們去思索與探究。

🏮【2】所讀作品,是否為經典著作?是否適合孩子閱讀?

俄國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曾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

🏮【3】是否想到“學以致用”?

閱讀作品時,能否想過要將其“好詞佳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上?是否想過作品素材可以運用到作文上?……

🏮【4】閱讀時,遇到不會讀的字詞,是否將其弄懂?遇到不理解的詞句,是否有將其弄明白?……

🏮【5】是否有做讀書筆記?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我們的孩子該如何做才能保證在閱讀中有所收穫呢?穆老師給出如下建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


老穆支招

🏮一、選擇古今中外的經典著作或有名報刊雜誌閱讀。

🏮二、選擇適合不同學齡段孩子的讀物。

🏮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具有持續性

閱讀,要定期限時,要有持續性,有毅力,有恆心……

🏮四、閱讀時,不忘做好讀書筆記

🏮五、知曉該從哪些方面思考去讀透一本書

🏮六、閱讀內容,要在作文中有所體現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最大的受益就是提高寫作水平。


🏮七、家長要定期檢查孩子閱讀的情況

孩子往往具有惰性,家長如果不定期檢查,孩子會放鬆自我閱讀要求,達不到理想效果。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這個問題不止一次聽家長質疑過,我一直很納悶: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先培養他的閱讀興趣呢?還是要在閱讀之前先有一個達到什麼目標的要求呢?

不知道題主的孩子多大年齡,根據我最近幾年對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和幼兒閱讀的關注來看,這個問題說家長杞人憂天有點過,但過於功利性還是一點不過分的!

借這個問題,談幾點小學生和幼兒的閱讀看法,對於中學生的閱讀來說,家長能干涉的少之又少:

1,看孩子的閱讀,不能有功利性的要求。

對一個孩子,能喜歡閱讀,這件事本身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不能把孩子的閱讀和功課成績掛上鉤,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就和玩玩具、做遊戲一樣只是一件能讓他感覺到高興和快樂的事情。

2,家長引導孩子的閱讀,要摒棄自己的偏見。

最初的孩子喜歡繪本,因為孩子讀書一般是從讀圖開始的,一般情況下,孩子的識圖能力隨著年齡的增加在逐漸變弱。小孩子喜歡讀繪本,看圖,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有的家長會說:“都是圖,有什麼可看的呀?你會看個傻呀!”我只能說這樣的家長太不瞭解孩子,也不瞭解繪本。這不是孩子的問題,也不是書的問題,就是家長自己意識觀念的問題。

就在前幾天,有一個親戚在我問他孩子的學習時,他告訴我“你別給她買課外書了,都是些沒用的書,瞎花錢!”我無言以對,這樣的父親,我改變不了他,不過我心中真的是五味雜陳,我見過這個孩子的筆下的文章,真的是活靈活現。對於這樣的家長,我該怎麼說呢?至今我還想到很好的辦法,所以只能對他們無語,對他們的孩子,我只能報之以同情!

3,閱讀,不是一件很快就能收穫的播種。

閱讀,是培養孩子的性情和心靈成長的,啟發他的智慧的,這種成長是孩子內在的一種成長,一般是無法看得見的。可能是在很長時間後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有了某個事情的啟發,孩子會心中會想起自己曾經讀過某本書中的某段文字、看過某個圖片,更多的情況是,閱讀對一個精神、心靈的影響,就如我們平時喝水吃飯對身體的營養一樣,一頓飯一杯水不可能讓一個孩子立馬長大。

小女自小喜悅閱讀,我也陪她讀了一些書,但是至今她這些方面的成長我沒有明顯的感覺,因為一個孩子的精神心靈的成長是和他的生理等各方面的成長融合在一起的,無法單列出來的。

4,閱讀,可能會使孩子取得較為優秀的成績,但是也可能不會有多大的作用,那是因為還有其他因素的影響。

說到孩子的功課,閱讀是必定有益於功課的學習的,但是功課學習的成績不依賴於閱讀。我想題主所說的收穫就是在這個方面考慮的。

一般的閱讀會擴展孩子的興趣、增加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還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開闊孩子的視野,這些會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體現出來,但是功課學習成績,尤其是小學生,更多的還是在課本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習慣態度上。

比如閱讀是肥沃了孩子精神的土地,功課成績只是孩子精神土地上的幾個種子,這些種子能否長得更好(成績),有土壤的肥沃、還有種子的質量、還有人員的管理等因素。

5,對於題主的第二個問題,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孩子的閱讀更有利於成績的提高?

方法的確是有,但需要自己去摸索。不過過於追求這種方法我認為是捨本逐末,這裡就不細述了,真正地喜歡上閱讀了,很多方法也就慢慢會掌握了。


快樂庭院


孩子喜歡閱讀,但是收穫不多。家長的這句話裡有三處需要澄清的地方:

1.多大的孩子?

幼、小、初、高、大,各學段的孩子閱讀要求可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說,對於幼兒,ta能捧一本繪本看得津津有味本身就已經是很大的收穫了。倘若ta還能天馬行空,看著繪本自由地編個故事,那家長簡直就該歡呼雀躍了!但若是初中孩子還這麼幹,家長無疑就覺得ta很低幼,是在做無用功了。

2.喜歡閱讀?

這句話有兩個疑點:第一,是真喜歡,一日不讓ta看書就心急火燎,一得空就找本書聚精會神的那種?還是假喜歡,為了完成老師或家長佈置的閱讀任務,或是故意在家長面前做做樣子其實心不在焉的那種?第二,孩子的閱讀興趣集中在哪些領域?ta是喜歡某些作品還是單純喜歡閱讀這種行為?

3.閱讀收穫?

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衡量和判斷,還是從家長的角度來觀察和定性?是從長期效果看還是短期功利來看?比如說,孩子讀書一段時間後,顯得沉穩平靜了,做事不毛糙了,待人處事有禮貌了,樂於與家長溝通交流了,這些都是極大的收穫,這是磨礪了性子。但如果說孩子的語文成績沒有明顯提高,閱讀理解仍然失分較多,作文也寫得不盡如人意,就斷定孩子的閱讀沒什麼收穫,那就是太追求閱讀的功利性了。從長遠考慮,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會打消孩子真正的閱讀興趣。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的閱讀更有收穫?

1.選擇真正適合孩子的書。一是符合開卷有益標準的書,像是市面上、網絡上的一些胡編亂造、充斥不良信息的書籍一定要注意防範。二是符合孩子年齡特徵的書,不能太超前,也不宜低幼。這跟在學習區裡學習一樣,跳一跳夠得著。怎麼跳也差得遠的那是困難區,只能嚐到失敗的苦果,比如小學的孩子讓ta讀哲學,那就是害ta。(天才除外)伸手就能夠著也沒意思,激不起求知慾望。至於書目,結合孩子年齡上網一搜就有各種專業人士的推薦,可以讓孩子先自己從中挑選幾本來讀。

2.不開動腦筋不讀書。讓孩子帶著問題讀書,因為缺少了思考的作用,讀書就成了一個形式,而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影響。讀書是輸入,思考是加工,如果不加工,輸入的內容要麼是囫圇吞棗,要麼是浮光掠影,要麼是機械記憶,只能短暫保留或者無法提取。讀一本書前,先問自己為什麼想讀?讀的時候,問自己書中有沒有答案?讀完之後,問自己從書中得到了什麼?可以用在哪裡?這樣閱讀,有方向有目標有結果,通過聯繫自身,還能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東西,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這些變化短期內、表面上看不出來,但當它開始顯現威力的時候,孩子就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3.不動筆墨不讀書。讀要與思考結合,產生的想法、靈感、念頭則要及時的標記出來。不能懶於動筆,加工的結果還要輸出出來。設計一套自己的符號系統,邊讀邊在紙上圈點勾畫,會讓思考更有深度,一些拓展發散的關鍵詞句,又會讓思考更有廣度。一些疑惑可以是解開整本書的鑰匙,一些總結則是與作者思想碰撞之後的碩果。寫下來,分享出去,會收穫更多。

關於閱讀的收穫,您有何高見?歡迎分享。


劍客談教育


孩子的概念很模糊,0-18歲,甚至更大的人都有被叫做孩子的時候。但不管多大的孩子,閱讀的本身並不是為了收穫什麼而去閱讀,但閱讀一定會給到收貨,只是體現出來的話不是在當下,而是在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