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脫貧記

“黨的政策好,才有如今的好日子啊!”今年78歲的老漢張雙成,滄桑的臉上總帶著微笑,樸實憨厚,眼神和眉宇間則流露出一股堅毅和果敢。

20年前兒子在欒川務工發生礦難不幸死亡,原本平靜的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夫妻倆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痛。為了能夠從痛失愛子的哀痛中走出來,他們抱養了孫女張雯。

隨著年齡的增大,張雙成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特別是長期慢性病纏身讓他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一度靠著低保政策救濟生活。2014年張雙成的老伴兒又因高血壓癱瘓在床,這讓整個家庭瀕臨絕境。

“日子再難也得往前過。”在艱難的生活面前,張雙成曾感嘆命運作弄,曾無聲哽咽,但他卻從未向命運服軟,也從未對癱瘓在床的老伴兒發過一次脾氣。每天都一定將熱乎飯送到老伴嘴裡,悉心照料。儘管如此,老伴還是沒能抵抗過病痛的折磨,一年以後,撒手人寰。自此之後,他和孫女張雯相依為命。

2016年,精準扶貧的春風及時吹到。按照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評選條件,經過農戶申請、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公示公告等程序,張雙成家被確定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人得到國家精準扶貧產業扶持、教育助學、醫療救助、低保等一系列政策幫扶,孫女張雯也在國家助學金、“雨露計劃”等教育扶貧政策的資助下,順利就讀於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雖然有了幫扶,但張雙成一家也不等不靠,與鎮村幫扶幹部一起確定了自己的發展思路--種植袋料香菇。僅此一項,年收入突破兩萬元。山上的山茱萸也能及時施肥管理,每年收入兩千元。乘著精準扶貧的東風,張雙成於2017年底順利脫貧。

“國家幫了咱這麼多,咱達到政策標準就應該主動退出,不給國家拖後腿……”張雙成笑著說,他的話鏗鏘有力、句句暖心。(薛紅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