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哪个阶段的同学情谊最深?

周一燕


高中吧。我现在是大二,我无比怀念我的高中,因为我想念高三那个刻苦奋斗的自己,而不是像现在大学无所事事的自己,我想念高中一起奋斗的那群人,我们在一个班做同样的题目,看同样的风景,而现在我在大学已经没有班级的概念,再也感受不到那种团结,高中对我就想一个遥远的梦,曾经刻苦铭心却再也不可及,是的,我无比怀念高中。高中的时候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奋斗,在你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在你为追不到女生而郁闷的时候,总会有那么几个人给你安慰。那时候的友情是感觉真的很美好。


一对王要不起


我自己而言。我一直读书读大的硕士研究生,但是相交的朋友直到中年甚少甚少。与我保持联系的有一个初中同学,他初中毕业后就参军,也算是我的发小,交往了有20几年。另外就是大学有三个同学一直在交往,研究生同学有两到三个一直在交往,其他的基本上没有,现在才感觉到高山流水,知音难寻,而且这些朋友不跟我在同一个城市,可能是在个人利益上没有过多的交集。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我们伤害的往往是最亲近的人,可能是相交的程度越深,想知道的对方情况越多,反而对对付。放对我们是一种伤害,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状况。


老刘的3次方


在我看来,友谊是不分学段的。时至今日,读师范期间的两个同学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情谊也较持久。



同学甲是我读师范时期的好朋友。那是一九九四年六月的一天,也是我们毕业离校的一天。已记不清我是如何收拾行囊,只记得同学甲和同学乙主动帮我抬着沉重的木箱,一直送我到车站,将木箱抬上公共汽车。从学校到车站大约有三里地的路程吧,其间应该说了许多话,但如今连只言片语都想不起来,大概是当时太过忧伤的缘故吧!想想此次一别,大概以后再难相见,心里便十分的痛楚。坐在车上,可能只有简单的几句告别,他们便转身离去,再没有回头。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内心一股惆怅,当时还想:你们怎能走得如此的轻松,这样的决绝。现在想想,他们也许和我一样的感伤,只是不大愿意表现出来吧。



同学乙个子较高,也较壮实,特别是天生一对滚圆的大眼睛,让人望而生畏。当时食堂条件恶劣,偌大一个学校只有两三个窗口开放,因此每次买餐时都是人挤人、人挨人,饭盒在我们的头顶上来回穿梭。有一次,不知谁的饭盒倾斜,汤面瞬间洒在了我的脖子后背上。刚入师范的新生总是被高年级的同学欺负,因此,临近我们打饭时,往往只是一些残羹剩菜。后来同学乙主动冲锋陷阵,事先准备好饭票,收集好饭盒,孤军深入,我们只是跟在他的后面,负责将打好的饭向外传递。就这样同学乙一直坚持了三年。

同学甲同学乙是我读师范时期最好的两个朋友,虽然没有发生过太多动人的情感故事,但三年来的同寝共食,相知相伴,早已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后来,同学甲只在十六年后的同学聚会上见过一面,同学乙来过我家一趟,其余时间再没有相会。



羊头丹水


同学友谊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到高中升至大学。同学是一拔接一拔,每个阶层都不同,就我而言,小学我也读过两间,随父就读,我父亲是一谷名教师,调动了,我也跟着转学,小学的同学影子也亦稀稀,记起甚少。中学阶级是最难忘的,初中懵懂宛如初恋的感觉,高中之恋简直是热恋。初中也是寄宿的,比小学的范围扩大,全镇廿多个村委的学生,大多都是陌生的,从相识到交好,产生友谊,缘于校园生活,缘起单纯,思想上认同好感,良性竞争。高中也是最难忘的三年,面临选择,面临分别,面临危机,种种层层,来自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也没有初中那种吱喳嘘哈的天真,有了责任,有了对社会些儿阅历……而大学就勿勿,阅人也多了,许多关系,许多岗位竞争较为惨烈,彼此之间沟通也设障,心灵设防,亦学会独处,群分,派分了!我就觉得中学最难忘的,友谊是深的。


阅微文潭


事实求实的讲,高中最深。


小学年代久远,难以辨识,很多就算见面也不认识了,更不用谈什么情谊了。

初中还是刚刚懂事,同学之间的交往并不太深刻,最深刻的是高中,因为大家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转变,面临高考的压力,同学之间的话题逐渐增多,不仅限于学习和生活,还会考虑未来,大学,方向等等。


加上高中大多住校,一个宿舍的,总会有几个关系铁的。


我现在同学聚会,初中的两三个,高中的有两拨,差不多有七八个,数量算是较多的阶段。


毕竟天南海北的,尽管一起度过了大学几年的宿舍情谊,但是,毕竟关系没有高中之前那么单纯,进入社会后很快就消解了。


想要大学聚会,真难,一次也没有。


八月哥老师


就拿我来讲:

小学在村子里上,同学都是一个村子里的,好多都是发小,现在也经常见,情谊最深。所以小学同学感情最深的是发小!

初中去了市里上,接触也就是三年时间,那个时候思想感情都不成熟,就是天天玩,玩过了也毕业了,毕业了也就很少联系了,感情就差着了。能和你保持感情的就是那些天天一起玩的,也没有几个人。

高中也是市里,但是高中学业紧张,思想也开始成熟,情谊最深的是那些同桌们,天天陪你写作业、讨论题、挤出时间一起消遣。高中情谊最深的是那些同桌们。

大学情谊最深的是舍友,一起上课、旷课、开黑、吹牛打屁、一起满大街找工作……


景小楼XI


看到这个问题,脑海立马回想了一下,目前身边常联系的朋友,根据自己的情况,我认为小学和高中

先说小学,第一,大家都离得近,从现在相同的大环境里长大,彼此了解,不论长大之后去哪里工作,发展,每年基本都能碰面,关系好的基本上每年都会聚餐,目前我身边的朋友大都是小学比较多,虽然大家天各一方,但是,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更加坚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更加懂得珍惜同学情谊,当然这个说的是从小到大都认同彼此三观,也有不联系的,及时在一块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高中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开始走向成年,慢慢接触社会,尤其一起经历三年苦读,期间的点点滴滴会让青春期的我们更加珍惜,印象更加深刻,毕业之后,天南海北求学,迈入社会更加怀念青春的美好时光。

现在身边常联系的朋友不多,相互之间都是真诚相待,有难相互帮助,感谢身边的朋友,感恩生活!


西漂小伟


小学阶段普遍懵懂,谈不上啥深情厚谊。我觉得要属初中吧。原因如下:

1、初中阶段不分科,老师跟班上,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能够形成非常稳定深厚的同学情谊。可以说,初中是真正开民智的阶段,初中时候养成的学习习惯足以影响高中甚至大学。

2、初中同学情谊深厚,很少有利益纠纷。初中是我们真正走向成熟,懂得人情世故的启蒙阶段,初中的同学一般都非常单纯而美好,很少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污染,我们所说的花季少年就是这个时候。比如大家一起举办运动会、一起办黑板报、一起去春游都是非常珍贵而难忘的记忆。

3、初中属于情窦初开的年华。这时候的喜欢是基于学习和性格等方面的喜欢,很少有超越喜欢之外的其他不良动机,好像栀子花开散发淡淡花香。

初中,就是最美好的花季雨季,因为有的同学读完初中后就可能直接步入社会了,以后都估计难以见面。有的考上高中继续读书。但是,你会慢慢发现,高中及以后的同学情谊都缺少初中时候那种很纯真的味道。上高中后分科,分班,老师也没有初中时候那么稳定了,同学之间更多是竞争关系,情谊自然淡了很多。大学及大学后,大家都是成年人,会产生一些利益冲突,单纯的情谊就更加淡了。

所以,请珍惜你的初中阶段吧。


印记时代


没有特殊情况,仅仅就同学来说,肯定是高中,为什么呢?

小学没有什么友谊的概念,还是懵懂的谁和谁在一起时好朋友的阶段;

初中,由于现在学业的繁重,同学之间也是仅仅学习上的崇拜和简单朋友的阶段

高中,才是同学情谊的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了爱恨,有了离别,有了情感,有了叛逆,有了担当,有了小大人的责任感,有了模仿社会的勇气,这个时候的友谊没有任何的杂质,就是兄弟之情,朋友之谊!

大学,虽然五湖四海的高材生汇聚到一起,又要经过几年的磨合,之间也有些意气相投的感情,但更多地是独立人格的塑造,和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所以情谊不再像高中那么单纯和牢靠!


山火燎原


我现在 再上大学,我认为是高中时同学感情最深,小学的现在都不联系了,初中的知识几个人 关系不错,一年吃一次饭,只有高中的在常联系。

高中三年,一起闹,暑假有一起打暑假工,感情要深一点,经常一起吃饭,而且大学基本又在同一城市,所以感情非常深。

大学的话 ,因为以前都有自己的圈子,所以知识普通同学,再加上大学是走班制,也就只认识自己宿舍的,大学又都谈恋爱了,基本上都在和女朋友在一起。所以还是高中同学感情深。

【求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