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親友病重或面臨意外時,如何交流才能帶來真正的撫慰?

“你知道哪個醫院看腦出血更好麼……”打電話的是位帶著顫抖的中年女人的聲音,深夜的急診大廳中略顯空曠,順著聲音望過去,我心底也跟著沉悶地轟隆一聲,女主的茫然四顧的在為自己的丈夫尋求生的希望,與此同時,她慌亂的神情又好像在說“天,要塌了……”

醫院內的生老病死每天都在上演,看見過很多人默默的抹眼淚,也逐漸體會到人在面對即將到來的失去時,語言的安慰是多麼蒼白和無力。

當親友病重或面臨意外時,如何交流才能帶來真正的撫慰?


回來的路上,我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當親友病重或有重大失去時,如何交流才能帶來撫慰?如何帶著悲憫的心去聆聽和回應、如何抵達他人的內心、如何說出舒緩和安撫的話語,如何讓遭遇痛苦的親友不放棄希望?


01 傾聽,而不是勸解

很多來訪者會帶著不同的困惑走進心理諮詢室,祈求諮詢師給她們一個答案:分手了還能不能複合,伴侶出軌了要不要原諒,孩子厭學了應不應該退學。遺憾的是,很多問題根本就沒有一個簡單的滿意的答案。比如說:當你的好朋友哭訴跟你說她又一次流產了,可能永遠都不會有孩子了,面對這種沉重的缺憾,你會說什麼呢?

當親友病重或面臨意外時,如何交流才能帶來真正的撫慰?

你可能會慣性的說:會好起來的,別太擔心了;現在醫學進步這麼快,說不定就會有新上市的藥會有效果;你現在難過也不是辦法,得先把身體養好;你肯定還有機會懷上孩子的……很多人在面對親近的人沉重的悲傷時,第一瞬間都會想要逃離,好像總需要做點什麼或者說點什麼,轉移打破這種悲傷、才能讓彼此好過一點,火速給出解決辦法的建議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實際上,當你最親近的人跟你哭訴一份沉重的缺憾時,她最需要的往往不是想讓你告訴她,應該怎麼做,更多的是希望你能理解她的絕望,在她努力面對這個痛苦時、陪伴在她身邊、支持她。能夠聽她說,跟她一起感受這個事情本身,能讓她說出她的痛苦,無聲的情感共鳴,才是一個人面對痛苦之初最需要的東西。全神貫注的傾聽,能讓他人發現自己被恐懼、憤怒、悲痛或絕望所遮擋的東西,在此基礎上,她才能對自己產生新的認識。

情感上的被理解更能給人安慰,比任何語言都有用,

這也是為什麼往往有效果的心理諮詢,諮詢師也許什麼都沒說,來訪者自己就能夠找到答案的原因。


02 陪伴,而不是比慘

當馬薇薇在奇葩說辯論賽場上,崩潰的講述自己一直以來所受的語言攻擊時,高曉松說:“你那都不叫什麼,我們被罵得比你慘多了。”蔡康永說:“你不能跟在痛苦的人說,你那個不痛,我的比你痛多了。”哪怕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不隨意評價別人的痛苦也是一種慈悲。

當親友病重或面臨意外時,如何交流才能帶來真正的撫慰?

比慘式的安慰是很多人慣用的手法,好像有一份更大的痛苦兜底,目前的痛苦就看起來沒那麼難以承受。就像人們常說的:“當我為了遺失一隻鞋而難過的時候,我發現世界上還有的人,沒有腳。”這個方法看起來很好用,可事實上,這個方法也很殘忍。這樣做本質上是對一個人情緒的否認,堵上了一個可以充分悲傷的角落,順帶著灑上了一瓢知足常樂的雞湯,息事寧人。

“可是我明明就很痛,為什麼連喊痛的空間都沒有。”

“道理我都懂,只需要你片刻的理解和包容”。靜默的陪伴也會帶來一種接納,真實的看見,因為陪伴會讓孤獨的個體,不再那麼孤立無援。


03 共情,而不是同情

共情:為什麼看你這麼疼,我也覺得疼——目的是理解;

同情:你看起來那麼疼,我覺得你好慘——目的是安慰。

一個身患乳腺癌的女生說,面對他人同情目光或者語調時,心裡會有一種想衝過去把對方打翻在地的衝動。 因為那種目光,會讓她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個需要可憐的新奇的東西,一個可供對方茶餘飯後用來慶幸自己不那麼慘的談資。

當親友病重或面臨意外時,如何交流才能帶來真正的撫慰?

當你跟一個身患重病的親友說:你怎麼這麼倒黴;生這樣的病,出這樣的意外可太遭罪了;這些話並不能給對方帶來安慰,相反會讓對方有種你在為自己的健康和運氣感到慶幸的意味,哪怕實際上並沒有。同情是站在自身角度去看待事物,缺乏換位思考和理解他人感覺的對話,起到的作用一定是消極的,它會促使對方去防禦自己,加重對方的痛苦,會瞬間擊碎對方的心。

共情的人,會帶著對每個人和每個情境獨特性的尊重,做出耐心的回應,把傾向性的預設、評判和譴責度放一邊,去理解對方。在面對親友病重時,會相信不管多麼痛苦、多麼絕望,每個人身上都具有成長和改變的可能。

同情會剝奪並忽略對方的感受,而基於自己過去常規的經驗,給出評論;

共情是以對方為中心,關注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體驗對方的情緒和感受。


世界上動聽的語言有很多,而真正能讓人覺得親近的瞬間,往往是你發自內心的關心著對方,在此基礎上,準確的理解對方和謙卑的回應。“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當準確的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並能敏感的做出回應,這種被理解、別接納的感受,會幫助對方獲得更多自己被愛、被重視、被溫柔對待的信心。

當親友病重或面臨意外時,如何交流才能帶來真正的撫慰?

萬物皆有裂痕,凡真實的人生皆是相遇,

願我們誠懇、慈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