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秒破百標配四驅LED燈,19寸大輪轂僅18萬,讓特斯拉甘拜下風!

在當下的國內汽車市場,消費者接觸最多的兩大類汽車,無非是大眾朗逸、豐田卡羅拉、別克英朗等這一類轎車,而另一類就是哈弗H6、大眾途觀、豐田RAV4等城市SUV。當然也有市場佔有率不是很高的MPV車,如比亞迪宋Max、別克GL8和本田奧德賽,前兩類幾乎是每一年以1000多萬的產量輸出,而後一類的銷量則相對要少許多,只有一兩百多萬的銷量。其中,國產車發展最為壯大的一個市場版塊,就是近些年逐漸銷量攀升的城市SUV,不過也僅限於低中端市場,中高端SUV領域仍然是合資SUV的主場。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大背景下,才有了無數像蔚來、雲度、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冀希望重現劃分車市格局,而初具雛形的新能源車市場則是改變局面的一個支點。

4.9秒破百標配四驅LED燈,19寸大輪轂僅18萬,讓特斯拉甘拜下風!

4.9秒破百標配四驅LED燈,19寸大輪轂僅18萬,讓特斯拉甘拜下風!

想必只要是留心過2018年汽車市場動態的車友,一定會知道在2018年一整年間,城市SUV與轎車的市場銷量均是呈現下滑的市態,反觀新能源車市場卻是大幅度上漲,尤其是被消費者逐漸接受的混動車,較之純電動車的增長更是猛烈,均是成倍的上升。自主品牌中,目前市場表現較好的,除了幾家少有的造車新勢力,更多還是傳統造車勢力,如上汽榮威、北汽新能源、比亞迪是其中的主要輸出骨幹,整體銷量勢頭均是比大眾、豐田等合資車還要出色許多。不過,面對政策補貼的下滑和愈加嚴苛的發放標準,不管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已經觸及到新能源領域的傳統造車勢力,最終是否還能保持持久壓制合資車的效能,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家車企,雖說一定會在新能源領域趕超大眾、豐田等世界一流造車企業,卻是最有希望成為國產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界的“頂樑柱”,它就是號稱“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比亞迪汽車,是自主品牌中少有擁有著較為成熟的“三電”技術(電控、電機、電池),而今天這一款讓特斯拉都甘拜下風的宋DM就是出自比亞迪旗下。

4.9秒破百標配四驅LED燈,19寸大輪轂僅18萬,讓特斯拉甘拜下風!

宋DM的定位為一款插電式混動SUV,同樣和比亞迪唐DM,包括傳祺GS4新能源、榮威eRX5均是基於城市SUV打造而來,因為國產車目前最為暢銷,也是較為成熟穩定的車型就是日益壯大的城市SUV。前臉:依然採用了家族化那一套十分眼熟的“Dragon face”龍臉設計,標配的LED頭燈,如同四顆鑽石一般,從旁襯托,加之幾乎佔據了整張前臉的“大嘴式”進氣中網,與兩邊導流槽設計,差不多與比亞迪現有的SUV一般模樣,談不上顏值頂尖,卻較之以往的比亞迪車更為年輕,也頗具幾分大氣之感,包括側面規整的車身線條、19寸大輪轂,與橫貫尾部的一體式大燈、獨特的4.9秒標識,雖然並沒有過多的出彩之處,卻也進一步彰顯了整車的美感藝術,符合當下的主流審美。

4.9秒破百標配四驅LED燈,19寸大輪轂僅18萬,讓特斯拉甘拜下風!

4.9秒破百標配四驅LED燈,19寸大輪轂僅18萬,讓特斯拉甘拜下風!

作為一款混動SUV,無需燃油車一般添加複雜的傳動機構,留給了後排乘坐、尾箱儲物很大的優化空間。全車三圍尺寸達4600x1870x1700mm、2660mm的車身長寬高、軸距,在同級燃油車的哈弗H6、傳祺GS5面前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尤其是軸距表現還有幾十釐米差距,但進入車內,配合大尺寸全景天窗卻不會讓後排感受到壓抑,就算是1米8的乘客,在後排也擁有著寬裕的腿部空間與後排空間。同時,與偏向舒適的底盤調校充滿了德系味道,給人一種厚重感,與途觀L十分相似,顯得很紮實,而且與號稱圖書館級別的隔音降噪處理措施,還進一步豐富了整車的駕駛質感,混動情況下的發動機介入幾乎感受不到,很平緩!

4.9秒破百標配四驅LED燈,19寸大輪轂僅18萬,讓特斯拉甘拜下風!

4.9秒破百標配四驅LED燈,19寸大輪轂僅18萬,讓特斯拉甘拜下風!

其實,談及新能源車就不得不提一個具有“風向標”的汽車品牌--特斯拉汽車,很多國內造車新勢力都是模仿它的崛起之路。而比亞迪汽車因為本身就是依靠電池生產研發起家,在電動車領域較之其它國產品牌更具有話語權,也是目前唯一能夠在銷量上與特斯拉相互抗衡的新能源車企,而這一款混動SUV宋DM在動力層面還比特斯拉還厲害。全車除了擁有一臺1.5T的四缸發動機,同時還配有一套電控系統+前後2兩個電機+三元鋰電池,不僅帶來高達333kW最大功率、740牛米峰值扭矩,而且標配一套電動四驅系統+六速自動變速器,擁有著比Model 3標準續航版還更為出色的4.9秒破百加速成績。

4.9秒破百標配四驅LED燈,19寸大輪轂僅18萬,讓特斯拉甘拜下風!

4.9秒破百標配四驅LED燈,19寸大輪轂僅18萬,讓特斯拉甘拜下風!

最為關鍵的是,最便宜的特斯拉都要高達37萬的裸車價,而在硬核實力並不差於它的宋DM卻不足18萬,相比之下足以窺見後者十分親民的定價誠意了。而且這一出自比亞迪汽車的混動SUV,在發動機、底盤與車身機構做工與三電技術可靠性上,較之造車新勢力甚至一些傳統造車合資實力還更為專業與成熟,畢竟它的品牌發展大方向,就是當下還未成型的新能源領域,在這方面比亞迪已經走在很多自主品牌的前列。因此要論最有希望成為撬動這一初具雛形市場的支點,那麼在我個人看來,必然比亞迪!對此,你們又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