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财务转型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必须以国家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提高经营和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提升自身活力,增强企业的创新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枢环节,也必须实现转型升级,要从传统的财务会计转型为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

财务系统要服务于企业战略

战略是企业综合分析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的优劣势,从全局考虑作出的长远性谋划,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指导大纲,是企业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目标。企业在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控制、战略调整等战略管理的全过程必然要依赖于相关相关管理会计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输入,否则就可能导致战略偏离企业价值创造的初衷。财务系统要在战略实施和战略转化的过程中,将长期战略转化为年度的业绩指标,将年度的业绩指标转化为每个层级的各个单位以及每个单位各个成员的业绩指标,同时还要制定业绩标准、监督业绩标准的执行和反馈机制,最后要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业绩进行评价和奖惩。

同时,财务系统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企业发展新常态。当前我国企业在大的宏观背景下,也面临着增长速度、结构调整、消化矛盾的“三期叠加”情况,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在微观层面上推进企业自身的供给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财务系统作为企业运营管理和信息的汇聚中心,在掌握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的基础上,要找准突破点,动态监控实施情况,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财务资源配置和决策支持的作用,争做企业价值创造的引领者、推动者和运营者,全流程、全方位推动企业做好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

财务系统要融入全业务流程

财务系统必须深入了解所涉及的业务的相关知识,因为财务终归是为业务服务的。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财务系统不能仅仅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账务处理,优秀的财务系统必须更“接地气”,除了谙熟财务知识外,更需要摒弃传统的落后的财务观念与管理理念,全流程参与企业从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直到售后服务等全流程管理,更加贴近企业的客户,更加贴近企业的流程和作业系统,成为业务最愿意信赖也最愿意依赖的合作伙伴。

在具体方式上,财务系统要主动做好经营分析与全面预算,财务分析一定要结合实际,服务企业战略和业务,否则分析报告的作用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财务系统要通过财务数据挖掘背后的业务动因,查找问题、找出对策、落实责任、到期考核。这样,经营分析就突破了财务的范畴,有机融入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动员各个业务线条共同参与价值创造。

在全面预算管理上,财务系统必须持续不断地与业务系统沟通,确保预算更加务实。预算是落实战略和计划的量化工作,要与业务融为一体。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系统要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偏离程度,帮助管理层作出正确决策,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财务系统要适应全面创新

纵观企业发展史,创新始终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企业基业长青的首要因素。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企业形态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发展对财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系统未来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不仅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进步,更取决于创新观念的进步。财务系统必须更加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拥抱变革和技术进步,主动把财务工作融入科技进步发展的潮流,拓展财务边界,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厄运,才能在价值创造、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总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倒逼企业采取更为有效的财务模式,企业财务系统需要成为衔接公司战略、运营与绩效的桥梁纽带,开展公司整体资源配置,并进行精准衡量、全过程控制和监督,以确保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观察】财务转型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自中国会计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