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全省“三農”工作的實施意見

中共甘肅省委 甘肅省人民政府

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做好全省“三農”工作的實施意見

(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全省“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充分認識當前“三農”工作特殊重要性,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做好全省“三農”工作,必須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按照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適應國內外複雜形勢變化對農村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切實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走高質量發展路子,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做大做強鄉村特色產業,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全面推進農業農村改革發展。

一、聚力精準施策,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面對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都處在全國高位的艱鉅任務,要把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以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和國家考核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著力提高脫貧質量,堅決打贏打好這場輸不起、等不得、沒退路、沒彈性的硬仗。

(一)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貫徹精準方略,深入實施“一戶一策”,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在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上狠下功夫,敢死拼命真扶貧,砸鍋賣鐵扶真貧,著力增強扶貧實效,著力鞏固減貧成果,全面夯實精準幫扶、產業扶貧、各方責任、基層隊伍和工作作風基礎。2019年全省實現減少貧困人口85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3%以下,29個片區縣、1個插花縣摘帽;到2020年,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二)集中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堅持扶持政策優先供給、項目資金優先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優先安排、扶貧舉措優先傾斜。繼續把“兩州一縣”和18個省定深度貧困縣及深度貧困鄉鎮、深度貧困村作為攻堅重點,瞄準重點難點問題,逐項明確責任抓落實。新增財力、整合涉農資金優先用於脫貧攻堅,對“兩州一縣”和18個省定深度貧困縣的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係數高於全省市縣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

(三)更好發揮產業扶貧支撐帶動作用。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堅持以牛、羊、菜、果、薯、藥等特色產業為主攻方向,完善生產組織、投入保障、產銷對接、風險防範四大體系。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組織開展壯大萬家合作社行動計劃、合作社帶頭人萬人培訓計劃、合作社輔導員培訓計劃,力爭今年在辦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升帶動能力上有突破性進展。堅持“外引”和“自建”相結合,推廣“莊浪模式”、“宕昌模式”以及其他多種龍頭帶動模式,積極引進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健全保險保本墊底、入股分紅保底、公益崗位託底和低保政策兜底的“3+1”保險保障體系,完善自然災害保險和目標價格保險,建立種養產業綜合保險,充分發揮村金融綜合服務室作用,形成地方政府與保險公司共同推進農業保險落實的合作機制,爭取將建檔立卡貧困戶所有種養產業納入保險範圍。鞏固貧困村集體經濟“空殼村”消除成果。推廣扶貧車間、電商扶貧、光伏扶貧、鄉村旅遊等扶貧新業態。積極擴大消費扶貧。扶持小家禽、小庭院、小作坊、小手工、小買賣等“小產業”發展。堅持與“一戶一策”、農戶意願、見錢見物、真種真養、獎勤罰懶“五掛鉤”原則,加強到戶資金使用管理,切實提高貧困人口參與度和直接受益水平。

(四)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補齊短板弱項。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切實加強水窖水淨化處理,提高供水保障程度。加快貧困地區寄宿制學校建設,紮實做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避免因貧失學輟學。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健康扶貧政策,築牢鄉村衛生服務網底,保障貧困人口基本醫療需求。完成農村四類重點對象存量危房改造。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進度,強化產業配套,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紮實推進生態扶貧,促進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相協調。

(五)著力解決扶貧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大力推廣“三說三抓”、“兩戶見面會”等有效做法,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主體意識。加強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加強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統籌銜接,著力解決“一兜了之”和部分貧困人口等靠要問題,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切實加強一線精準幫扶力量,選優配強駐村工作隊伍。關心關愛扶貧幹部,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解除後顧之憂。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厲查處虛報冒領、貪佔挪用和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問題,堅決反對和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切實加強貧困地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六)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認真落實“脫貧不脫政策、減貧不減力度”要求,攻堅期內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退出後,保持扶貧政策的連續性,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研究解決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眾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對摘帽後的貧困縣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發展成果,持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

二、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按期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

(一)科學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案。研究制定實施意見和農村“廁所革命”、“垃圾革命”、“風貌革命”、生活汙水治理、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畜禽糞汙、尾菜及秸稈資源化利用等專項行動方案及鄉村規劃編制、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四好農村路”建管等實施方案,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壓實縣級主體責任,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建立長效機制。

(二)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示範引領、統籌推進,以獎代補、獎勤罰懶的原則,分梯次分年度推進,實行差異化考核。不搞一刀切和齊步走,決不允許搞形式主義、颳風搞運動,決不允許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決不允許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決不允許勞民傷財、弄虛作假。“廁所革命”通過抓點示範,由點到面推進,2019年爭取改建戶用衛生廁所50萬戶以上,爭取到2020年全省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50%。“垃圾革命”在深入推廣甘南經驗基礎上,爭取到2020年全省鄉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90%以上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風貌革命”從村莊乾淨、整潔、有序入手,以治理髒亂差和拆除危房違建為重點,紮實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到2020年實現村莊內垃圾不亂堆亂放、汙水不亂潑亂倒、糞汙收集處理、雜物堆放整齊、亂搭亂建和危房拆除、房前屋後乾淨整潔。

(三)建立資金投入機制。建立以縣級為主、農民自籌和省市縣三級獎補的投入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拿出“真金白銀”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允許縣級按規定統籌整合相關資金,通過財政預算安排、社會捐助等方式籌措資金,集中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按照“城鄉共治、肥瘦搭配、打捆打包”等形式,引進市場主體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建立先建後補、早幹早補、多幹多補、不幹不補等以獎代補、獎勤罰懶的激勵機制,調動基層和農民積極性。

(四)加強農村汙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大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力度,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堅持試點先行,積極探索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模式。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有效推進畜禽糞汙、秸稈、廢舊農膜、尾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現畜牧養殖大縣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治理全覆蓋。擴大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實施鄉村綠化美化行動,推進森林鄉村建設,保護古樹名木,開展溼地生態效益試點和溼地生態保護修復。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防沙治沙、草原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建立成果鞏固長效機制。加大重點流域生態治理和重點區域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力度,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繼續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推進農村水環境治理,嚴格鄉村河湖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管理。

(五)全面推行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全面落實開展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的部署要求,健全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管長效機制,全省所有行政村要組建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理事會、設立管護基金、開發公益性崗位。建立健全分級負責、高效運行、督導有力的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考核機制,做到管護有制度、維護有資金、看護有人員,讓農民群眾重管護、用得上、長受益。

(六)切實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查考核。建立省負總責、市州統籌、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靠實縣鄉主體責任和職能部門專責責任。按照各地基礎條件、發展水平分類設置考核指標,實施差異化考核。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省委、省政府督查的重點內容,納入市(州)、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年度考核。

三、大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培育壯大鄉村主導產業

發展鄉村重點產業是促進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要充分發揮資源和區域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具有甘肅特色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

(一)做大做強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緊緊圍繞我省多樣的地理條件、獨特的農情民情、豐富的資源稟賦以及擁有“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峰頭”農產品優勢,著力發展壯大高原夏菜、優質林果、馬鈴薯、中藥材、草食畜、現代制種等特色產業,走具有“現代”方向引領、“絲路”時空定位、“寒旱”內在特質的甘肅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道路。科學謀劃沿黃現代農業產業帶和河西節水高效戈壁生態農業區、隴東循環農業區、中部現代旱作農業區、隴南天水山地特色農業區、高原草地農牧交錯區等“一帶五區”特色農業產業佈局。按照綠色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推進區域化、標準化、規模化連片種養基地建設,力爭到2020年建成一批馬鈴薯、蔬菜、肉牛、肉羊、中藥材、蘋果、花椒等產業大縣,帶動周邊地區共同走上品種、品質、品牌三品齊抓,標準化、規模化、科技化三化共創的路子。用2—3年時間力爭每個市州打造1個特色強、規模大、品牌優,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和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農業重點產業。實施品牌提升戰略,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著力打造“甘味”知名農產品品牌,爭創一批“甘”字號區域公用品牌和中國馳名商標,力爭全省“三品一標”產品數量年增幅保持在8%以上。

(二)大力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業。按照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瞄準種養業基地大縣,依託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統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形成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儘可能把產業鏈留在縣域,創建一批特色農產品加工強縣,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企業技術裝備改造升級,鼓勵研發市場需求量大、品牌知名度高的農字牌加工產品。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產業鏈條長、產品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下聯合作社帶農戶、上聯市場開發深加工。

(三)切實抓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加快構建從產地到終端的市場網絡體系,著力提升蘭州定遠高原夏菜產地批發市場、定西馬鈴薯綜合交易中心、張掖高原夏菜冷鏈物流中心、隴西中藥材交易中心、靜寧蘋果產地批發市場等大型農產品產地市場的集散功能,儘快形成產地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信息發佈中心、倉儲物流中心。大力支持特色產業大縣新建一批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擴大大宗特色農產品銷售。發揮省扶貧產業產銷協會的帶動作用,組建六大特色產業產銷分會,支持成立地方產銷協會,有效聯合各級經銷隊伍抱團出省。發揮我省特色農產品品牌優勢,加強與珠三角、長三角、京津、成渝、東西協作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等大型終端市場的有效對接。大力實施品牌營銷戰略,繼續辦好西北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暨甘肅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等各類特色農產品產銷推介會,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

(四)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鼓勵特色產業大縣積極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參照國家標準,結合我省實際,通過財政獎補、產業工程貸款、生態產業基金等資金支持方式,開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產業園平臺載體作用,推動產業大縣儘快形成佈局區域化、科技集成化、種養規模化、生產標準化、加工集群化、營銷品牌化的全產業鏈開發新格局,使縣域農業主導產業儘快走上園區引領、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

(五)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支持供銷、郵政、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等開展農技推廣、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烘乾收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充分發揮鄉村資源、生態、文化等優勢,發展適應城鄉居民現代需求的休閒旅遊、餐飲民宿、文化體驗、健康養生、養老服務等產業。加強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衛生、信息、物流等公共服務設施。實施數字鄉村戰略,依託“互聯網+”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大就業技能培訓力度,促進農村勞動力多渠道轉移就業和增收。積極發展縣域經濟。扶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鄉村企業,支持企業在鄉村興辦生產車間、就業基地,增加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崗位。穩定農民工就業,保障工資及時足額髮放。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鼓勵外出農民工、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城市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支持建立多種形式的創業支撐服務平臺,完善鄉村創新創業支持服務體系。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鼓勵地方設立鄉村就業創業引導基金,加快解決用地、信貸等困難。大力開展鄉土人才示範培訓,培養一批“土專家”、“田秀才”、“農創客”、產業發展帶頭人和農村電商人才,扶持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

四、夯實農業生產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一)毫不放鬆糧食生產。深入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大力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嚴守耕地紅線,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挖掘品種、技術、減災等穩產增產潛力,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000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1100萬噸以上,確保糧食安全。中東部旱作區持續推進以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為主的1500萬畝旱作農業示範區建設,河西及沿黃灌區積極發展高產高效節水糧食作物。通過優化品種、集成技術、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切實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深入實施馬鈴薯主食化戰略,加大脫毒專用優質馬鈴薯標準化產業基地建設。

(二)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抓緊修編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加強資金整合,統一建設標準,創新投融資模式,建立多元籌資機制,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優先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安排。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全面完成205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任務,加強建後管護和政策配套。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推進山水林田路電綜合配套,加強農田渠系配套和“五小水利”等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與現代化建設,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三)著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大力推進種養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以牛羊為主的草食畜牧業和蛋雞產業,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調整優化種植業內部結構,全力推進青貯玉米、苜蓿、燕麥等優質飼草料生產。積極爭取擴大國家糧改飼、高產優質苜蓿示範建設等項目實施面積,主推耐旱、高產的糧飼兼用優質青貯玉米品種和苜蓿優良品種。大力發展綠色養殖,繼續實施全省自然水域禁漁制度,保護漁業資源。

(四)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和創新體系建設。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平臺,加強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科技創新聯盟、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科技園區、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等建設。加大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加快推進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積極開展純種擴繁和雜交改良,培育一批肉羊、肉牛、生豬、蛋雞等良種畜禽繁育基地大縣。全面加強基層獸醫防疫服務體系建設,加大非洲豬瘟等動物疫情監測防控力度,嚴格落實防控舉措,確保產業安全。推進農村農業機械服務體系建設,培育發展農機合作社等新型服務組織,鼓勵研發和推廣應用適用農業機械。加快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推廣應用,到2020年全省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7%以上。建立健全農業科研成果產權制度,完善人才評價和流動保障機制,落實兼職兼薪、成果權益分配政策。

(五)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實施質量興農戰略,著力推進農產品品種、品質、品牌和標準化生產的管理評價體系建設,加快主要農產品種質資源庫建設,支持培育一批抗旱耐寒、優質特色新品種,做大做強玉米制種、馬鈴薯脫毒快繁、蔬菜瓜果花卉良種繁育等現代種業。推廣普及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實用技術,嚴格管控殘留農藥、飼料添加劑的濫用,加大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力度。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加快健全監管體系、監測體系、追溯體系。加大抽檢監測力度,針對禽蛋、肉製品、生鮮乳、果蔬、水產品等重點品種開展專項整治,嚴查嚴懲私屠濫宰、非法添加、注水注藥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農產品綜合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五、紮實推進鄉村基礎建設,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一)強化鄉村規劃引領。把加強規劃管理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以縣為主體抓緊編制或修編村莊佈局規劃,實現規劃管理全覆蓋。按照先規劃後實施的原則,突出鄉村特點、地域特徵、民族特色,體現村莊民居風貌、農業景觀、鄉土文化,兼顧生產生活生態多種功能,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彰顯鄉村不同於城市的自然性、原生態、錯落美。加強農村建房許可管理,提高規劃約束力和操作性。加快建設鄉村規劃師隊伍,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出臺鼓勵和選拔鄉村規劃建設工作人才隊伍的政策,培養熟知鄉村情況、有志鄉村振興、精通鄉村規劃建設的專業人才,切實解決鄉村規劃建設管理缺機構、缺編制、缺人員、缺經費的問題。

(二)持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暢返不暢”整治工程。量力而行,有序推進自然村村組道路建設。加大“路長制”推行力度,推進農村公路專業養護、承包養護、群眾養護等多元化養護進程。完善客運服務設施,在具備條件的地方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加快引洮供水二期骨幹及配套城鄉供水工程建設,開工建設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全面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加快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沼氣、秸稈氣化等新能源,在有條件的地方推進供氣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產業路、資源路、旅遊路、國有林場林區道路建設。推進寬帶網絡向村莊延伸和提速降費,統籌完善公共場所寬帶網絡的覆蓋。

(三)努力提升農村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鞏固提升農村中小學入學率,堅決控輟保學。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加強農村兒童健康改善和早期教育、學前教育。加快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全科醫生特崗計劃項目,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落實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和代繳保費工作。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全面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優撫安置制度。加快推進農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活動陣地建設。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支持農村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推動建立城鄉統籌的基本公共服務經費投入機制,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標準。

六、紮實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有效激發鄉村發展動力活力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動力,要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以土地制度改革為牽引,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鄉村振興不斷增添活力。

(一)加快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完善“三權分置”辦法,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繼續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收尾工作,確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發放到戶。健全土地流轉規範管理制度,引導農村土地規範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擔保融資。堅持農地農用、嚴防非農化,堅持保障農民土地權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條件。允許在縣域內開展全域鄉村閒置校舍、廠房、廢棄地等整治,盤活建設用地重點用於支持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和返鄉下鄉創業。嚴格農業設施用地管理,滿足合理需求,堅決徹底整治“大棚房”問題。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重點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推進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調劑收益全部用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支持鄉村振興。

(二)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隴西縣改革試點,適時推開農村土地徵收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鞏固完善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成果,加快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建設,建立健全集體資產各項管理制度。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繼續擴大試點範圍,在民主協商的基礎上,做好成員身份確認,注重保護外嫁女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權利。全面推進農村“三變”改革,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形成財政、金融、社會、農民多方投資的融資機制。建立股權(股金)監管機制,防範權益缺失風險,加強法律文書的審核把關,維護農民、村集體和企業的合法權益。注重完善改革收益分配機制。健全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各類產權流轉交易公開規範運行。

(三)加快推進農村其他各項改革。建立健全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落實扶持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政策,完善“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的利益聯結機制。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加快基層供銷合作社、村級綜合服務社恢復改造。加快建設鄉村加油站,配建農資專業合作社,完善為農服務體系。大力推進農墾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健全節水激勵機制。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四)全面落實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堅持高質量綠色發展導向,按照增加總量、優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則,落實好耕地地力保護、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發揮省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循環農業基金作用。健全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為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供信貸擔保服務。切實做好信貸資金的回收工作,創造良好信用環境。打通金融服務“三農”的各個環節,探索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和“保險+期貨”試點。建立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激勵約束機制,實現普惠性涉農貸款穩步增長。推動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等機構逐步迴歸本源,為本地“三農”服務。甘肅金控、甘肅銀行、蘭州銀行、黃河財險等省屬金融機構,要把“三農”作為優先服務領域,扛指標、擔任務、作貢獻。用好差別化準備金率和差異化監管等政策,完善擔保機制,創新擔保方式,切實降低“三農”信貸擔保服務門檻,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中長期信貸支持力度。鼓勵期貨機構充分利用期貨工具,多形式開展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業務。

七、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健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要圍繞建設善治鄉村,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過程,推進村民共建共治,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

(一)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持續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靠實縣(市、區)黨委抓農村黨組織建設的主體責任,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鞏固提升整頓成效。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由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制度,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建立第一書記派駐長效工作機制,加強考核管理和關懷激勵。對村“兩委”換屆進行“回頭看”,堅決把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惡等問題的村“兩委”班子成員清理出去。加大從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機關事業單位優秀黨員中培養選拔村黨組織書記力度。健全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幹部、考錄鄉鎮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的常態化機制。落實村黨組織5年任期規定,推動全省村“兩委”換屆與縣鄉換屆同步進行。優化農村黨員隊伍結構,加大從青年農民、致富帶頭人、合作社領辦人、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發展黨員力度。健全縣級黨委抓鄉促村責任制,定期排查並及時解決基層組織建設突出問題。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委會主任,推行村“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提高村委會成員和村民代表中黨員的比例。加強村黨組織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領導。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健全村級重要事項、重大問題由村黨組織研究討論機制。

(二)強化各類村級組織作用和服務功能。加強和改善村黨組織對村級各類組織的領導,健全以黨組織為領導的村級組織體系。理清村級各類組織功能定位,實現各類基層組織按需設置、按職履責、有人辦事、有章理事。村民委員會要履行好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功能。村務監督委員會要發揮在村務事項上的監督作用。強化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功能,加強基層群眾組織建設,發揮農村社會組織在服務農民、樹立新風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按照有利於村級組織建設、有利於服務群眾的原則,將適合村級組織代辦或承接的工作事項交由村級組織,並保障必要工作條件。規範村級組織協助政府工作事項,防止隨意增加村級組織工作負擔。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制度,全面落實村組幹部報酬待遇和村級組織辦公經費,建立正常增長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和統籌推進力度,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組織自我保障和服務農民能力。加強村務檔案歸檔、保管和使用管理。

(三)著力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發揮群眾參與治理主體作用。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和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創建。加強村級自治組織規範化制度化建設,開展村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指導農村普遍制定或修訂村規民約。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杜絕“村霸”等黑惡勢力對基層政權的侵蝕。嚴厲打擊敵對勢力、邪教組織、非法宗教活動向農村地區滲透。推進紀檢監察工作向基層延伸,堅決查處發生在農民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深化拓展網格化服務管理,整合配優基層一線平安力量建設,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農村社區。加強鄉村交通、消防、公共衛生、食品藥品安全、地質災害等公共安全事件易發領域隱患排查和專項治理。加快建設信息化、智能化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繼續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農村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機制,提高服務群眾、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水平。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引導農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黨在農村的思想陣地。加強宣傳教育,做好農民群眾思想工作,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引導農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深化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持續推進“八個一”示範工程、“德潤隴原”等活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鼓勵支持建設鄉村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設施,加快推動鄉土文化、特色文化與特色農業有機結合,培育特色文化村鎮、村寨。保護和傳承具有民族特色的農耕文明,加強農村地區文化遺產保護。

(四)持續開展治理高價彩禮推進移風易俗行動。繼續實行城鄉同治、區域共治,實施“限高”並逐步加嚴的約束性措施,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住“關鍵少數”,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作用,加強婚介機構和人員管理,發揮新鄉賢的宣傳勸導和教育監督作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廣泛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先進典型,提倡厚養薄葬。治理婚喪陋習、孝道式微、老無所養等不良社會風氣。開展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良好風尚成為人人追求的自覺。

八、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堅決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落到實處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真正擺在優先位置,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

(一)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健全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農村工作機制,全面靠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責任,嚴格督查考核。加強鄉村振興統計監測工作。各級黨組織書記要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加強學習和調查研究,重要政策和工作舉措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推動。省委出臺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意見,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和選拔使用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縣委書記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必須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三農”工作上,牢牢扛起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任。

(二)切實做到鄉村振興“四個優先”。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落實“四個優先”要求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時時放在心上,牢牢扛在肩上,緊緊抓在手上,同政績考核聯繫在一起,層層落實責任。優先考慮“三農”幹部配備,把優秀幹部充實到“三農”戰線,把精銳力量充實到基層一線,注重選拔熟悉“三農”工作的幹部充實地方各級黨政班子,優先提拔使用實績突出的優秀“三農”幹部。優先滿足“三農”發展要素配置,堅決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改變農村要素單向流出格局,推動資源要素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向農村流動。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縣域新增貸款主要用於支持鄉村振興。地方政府債券資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於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並軌,實現從形式上的普惠向實質上的公平轉變。

(三)著力培養“三農”工作隊伍。建立“三農”工作幹部隊伍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機制,把到農村一線鍛鍊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落實關愛激勵政策,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引導教育“三農”幹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倡導求真務實精神,密切與群眾聯繫,加深同農民感情。堅決糾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清理規範各類檢查評比、考核督導事項,切實解決基層疲於迎評迎檢問題,讓基層幹部把精力集中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上來。著力打造高素質農村人才隊伍,把鄉村人才納入各級人才培養計劃予以重點支持。建立縣域人才統籌使用制度和鄉村人才定向委託培養制度,探索通過崗編適度分離、在崗學歷教育、創新職稱評定等多種方式,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各類人才特別是農業實用技術推廣應用中實績突出的科技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大力發展面向鄉村需求的職業教育,加強高等院校涉農專業建設。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的優勢和作用,實施鄉村振興“青年建功”行動、“巾幗行動”。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獨特優勢作用,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四)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加強制度建設、政策激勵、宣傳引導,把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貫穿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全過程,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激發和調動農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健全農民參與的引導機制,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通過民辦公助、籌資籌勞、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形式,引導、支持村集體和農民自主組織實施或參與直接受益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籌資籌勞使用監管,切實防止增加農民負擔。制定村莊建設項目簡易審批辦法,創新農村建設管理方式,規範和縮小招投標適用範圍,簡化審批程序,讓農民更多參與並從中獲益。

做好“三農”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鉅、使命光榮。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咬定目標、苦幹實幹,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作出新的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