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增收凸顯「三農」改革更進一步

隨著師市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工作的推進落實,團場職工取得土地經營權,棉農棉花生產積極性高漲,棉花市場放開,棉農銷售自主權、選擇餘地更多,促使棉花收購企業特別是國營棉企按市場機制開展收購工作,形成有效市場競爭,對保障棉農利益有積極影響。

本報記者 張麗敏

解決“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佈局。這從日前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相關活動開展中可見一二。對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表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辦好豐收節為契機,大力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彰顯鄉村價值,營造全社會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充分調動億萬農民重農務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面匯聚推進鄉村振興、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

而說到豐收,就不得不提一樣在我國甚至全球經濟作物中都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農作物——棉花。今年的棉花收成如何,棉農們收益多少?隨著改革深入在這一年依舊牽動人心,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就此近期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棉花種植地,實地探訪了有關情況發現,儘管今年自然災害頻發,但由於改革助力,預計兵團棉花產量將超過去年,未來隨著土地流轉等政策紅利的持續散發,新疆的棉花產量將出現不斷增長。

改革助增收

“中國的棉花看新疆,新疆的棉花看兵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2945.1萬畝,佔全國總播面積4844.5萬畝的61%,總產量408.2萬噸,佔全國總產量548.6萬噸的74.4%;兵團棉花種植面積1030.4萬畝,總產量167.9萬噸,分別佔全國種植面積的21.3%、總產量的30.6%;佔全疆種植面積的35.0%、總產量的41.1%。因此,想要了解我國的棉花是否豐收,掌握兵團的棉花種植情況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供銷合作社主任尤小春表示,兵團近年來棉花播種面積均穩定在900萬畝以上,棉花年產量、棉花單產遠遠高於全國和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一級、二級品率連續保持在80%以上,優質棉品級、商品率居全國第一。

據記者瞭解,2018年新疆開春期北疆大部偏早;南疆西部偏晚,其餘大部偏早。3月份氣溫異常偏高,高溫導致積雪融化早。進入4月份後,全疆氣溫波動大,北疆大部降水偏多。部分地區出現大風沙塵、冰雹及低溫霜凍等災害性天氣,對設施農業生產及林果開花授粉有不利影響。據兵團農業局統計,今年全兵團棉花受諸如上述所說的災害天氣影響的面積佔全兵團棉花播種面積的近17%。

“我們採取了很多補救的措施,保證了今年的棉花產量。例如,充分發揮好各方面作用,引導職工抓好各階段田管工作;適時提早灌頭水。南疆5月底至6月中旬灌頭水,北疆6月中旬灌頭水。”尤小春說,今年的預計產量可達180萬噸左右,比去年有所增加。

與此同時,據記者的實地採訪瞭解到,改革深入亦是保證今年兵團棉花產量的重要原因。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供銷合作社主任趙鐵江表示,隨著師市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工作的推進落實,團場職工取得土地經營權,棉農生產積極性高漲,棉花市場放開,棉農銷售自主權、選擇餘地更多,促使棉花收購企業特別是國營棉企按市場機制開展收購工作,形成有效市場競爭,對保障棉農利益有積極影響。

“今年以來,我師棉花生產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構建提質量的市場機制,加大引導服務力度,激發了職工生產活力,推進了棉花的提質增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農業局農業科科長陳偉亦表明。

另外,兵團棉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擎明提出了增收後“甜蜜的煩惱”,他說:“如果政府在運輸上能夠有更多的支持,那對於棉花的銷售將有很大好處。”

土地流轉是希望

事實上,保持棉花產量穩定的原因還在於農業現代化的應用提高了效率。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處長趙志鴻指出,目前,兵團棉花滴灌、水肥一體化、加厚地膜(0.01mm)使用達到100%。5000多臺農機上裝備了北斗導航系統,廣泛應用於棉花犁地、播種、植保等環節,應用面積達到800餘萬畝。預計今年棉花機採比例達到80%,機採面積接近1000萬畝。

不過王擎明表示,目前機採棉所使用的大型機械都來自於國外進口,成本較高,如果可以降低這部分成本,對於未來新疆棉花走出國門競爭國際市場將有不小的作用。

此外,未來新疆棉花、兵團棉花保持增收還在於土地流轉政策紅利的進一步發酵。

趙志鴻說,兵團團場綜合配套改革正在全面推進過程中,在土地流轉中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公開原則,穩定推進職工承包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在職工種植和生產方面,嚴格落實“職工想種什麼就種什麼,想怎麼種就怎麼種,想賣給誰就賣給誰”的要求,職工生產經營自主權得到充分尊重。“今年兵團棉花種植面積的大幅增加,就是改革中職工經營自主權得到充分尊重的顯著體現。”

中棉集團新疆棉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明認為,未來棉花種植的戰略將走向產業化、國際化、全產業鏈的模式,而在這其中土地流轉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畢竟產業化、全產業鏈的形成都需要集約種植棉花,土地流轉讓集約化成為可能。“去年開始,中棉集團緊跟政策不同程度地發展了土地流轉式的集約化發展,目前通過土地流轉種植的棉花有10萬畝,效果比較成功。”

趙鐵江亦認為,通過土地流轉可以實現規模化的種植,規模化種植以後無論是管理,還是全過程的機械化都會大幅度地提高效率,這一切的實現土地流轉是基礎。通過土地流轉,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改變了過去行政命令式種植方法,提高了棉農積極性對於未來棉花的種植應該更好。

“比如,我們如果通過土地流轉拿到80萬畝地或者50萬畝地種植棉花,然後統一種植,從開始種子的選擇到最後收穫形成一條龍服務體系,這樣就會更容易達到我們期許的棉花品質和產量,進而更具國際競爭力。”趙鐵江補充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