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家長事事代勞的“愛”,4個危害毀一生

五歲半的豆豆在家十分受寵,早晨睡懶覺起不來媽媽、奶奶一個給穿衣服一個幫洗臉、刷牙,豆豆全程閉著眼睛等衣服穿好、臉洗好就已經穿戴整齊的坐在餐桌前了。接下來爺爺一邊餵飯,爸爸一邊幫兒子收拾書包,給穿鞋戴帽子。等爺爺喂完飯,爸爸拿上書包抱著孩子就出門了……

慢慢的老師開始和家長反映豆豆在幼兒園午睡起來沒辦法自己穿衣服,午飯和晚餐也沒辦法獨立吃完,手工課上也沒辦法獨自完成。而豆豆已經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了,快要入小學的豆豆自理能力十分差,老師很擔心豆豆是否能適應小學生活。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家長事事代勞的“愛”,4個危害毀一生

而現實生活中像豆豆這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家長們都把孩子、孫子看作“掌中寶”,什麼都為孩子代勞,事事都幫孩子打點好,於是就造就了一批“小公主”“小皇帝”的誕生。

一、家長的事事包辦通常體現在哪些方面?

1.不需孩子動手

不論是簡單地吃飯、洗漱還是稍微複雜的穿衣、穿鞋,只要是需要孩子動手的日常生活,家長們都不需要孩子親自動手。有些家長看見孩子自己吃飯撒了滿地或者怕孩子吃不飽,就喂孩子,甚至有家長怕孩子吃飯會噎住,把食物做得很碎才行,最後導致孩子很大了咀嚼能力都有問題。這種事事幫助孩子動手的行為,會讓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也泯滅了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失去探索的興致。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家長事事代勞的“愛”,4個危害毀一生

2.捧在手心,有求必應

對於家中的小寶貝,是全家人重點關心的對象。玩玩具害怕孩子被玩具割傷;走路、跑步怕孩子磕碰;要玩具就買玩具,要吃零食就給買零食……只要是孩子要求的家長都滿足,不論是否合不合理。長期這樣過於關愛孩子,會讓孩子的思維、行為受到一定的限制,也會養成孩子驕縱的性格。

3.心有靈犀一點通

每天圍著孩子轉的家長只需要孩子的一個動作和眼神,就能判斷孩子想要什麼。甚至孩子哼哼兩句,就能知道孩子是不開心了。家長能讀懂孩子的心思代表家長對孩子十分了解,但是過於瞭解就會造成孩子在語言上的懶惰行為,久了之後,孩子就會懶得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受到制約。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家長事事代勞的“愛”,4個危害毀一生

很多家長會認為自己幫助孩子是為了讓孩子少受苦,是愛孩子才會這樣做。但家長們卻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他們是不是希望父母這樣“幫助”他們,是不是對自己真的好。

二、全能型家長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1.形成依賴的性格,缺乏進取心

全能型的家長包辦了孩子一切大小事務,小到穿衣吃飯、大到工作交友,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父母的安排,便不知該如何是好。在父母的庇護下可以順風順水、一帆風順,輕輕鬆鬆就能過上舒適的生活,不需要自己動手和思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依賴的性格,習慣於被安排好的人生,沒有了上進心。但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父母就會處處碰壁,焦慮不安,沒辦法獨自在社會上生存。

2.歸屬感、價值感、責任感的缺失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考上好的學校就好了,於是所有的家務活、日常的生活技能都不需要孩子觸碰。這樣會剝奪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機會,讓孩子缺乏通過負責任的方式為家庭或者集體做出貢獻來獲得價值感和歸屬感的機會。但是分數高並不一定就能讓孩子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也不能帶給孩子一個美滿的家庭。一個沒有擔當、沒有責任感的人,是很難被社會認可的。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家長事事代勞的“愛”,4個危害毀一生

3.沒有主見,優柔寡斷

從小就習慣性接受家長的安排,沒有獨立思考和行動的機會。一旦面對選擇和決定時就會優柔寡斷、畏首畏尾,擔心自己沒辦法做好。當他們在猶猶豫豫之間,就會錯失很多成功的機會。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規劃,只等著他人安排,很難擔當重任,限制了發展。

4.只想被照顧,不懂團隊合作

長期被照顧地很好的孩子長大成人後也沒辦法適應社會生活。這些孩子只希望自己是人群的中心,所有人都要圍著自己轉,覺得他人對自己的好是理所當然,只懂得索取卻不知道回報。沒有想到自己身在一個集體需要配合集體行動,重視團隊合作,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有沒有受到傷害。這種只顧自己感受,不顧他人想法的人很難融入集體,也很難獲得美滿的愛情和真誠的友誼。

“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是全能型家長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雖然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當孩子習慣了被動地接受“安排的人生”後,家長再希望孩子能夠獨立就很難了。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家長事事代勞的“愛”,4個危害毀一生

三、有些事情家長必須教會孩子

1.保留好奇心,勇於挑戰

家長給的愛太滿,只會束縛孩子的成長,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要挑戰自我的勇氣。孩子的好奇心是孩子用於探索的動力,孩子的勇氣和毅力也比家長想象地更加強大,家長需要鼓勵孩子多嘗試、多探索,在不斷地試錯和探索中,孩子的各項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同時也能為日後孩子在社會上生存獲得足夠的自信心。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雖然是你的孩子,但是孩子依然擁有為自己做決定、做選擇的權利,並且也需要為自己做的決定和選擇負責任。家長需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做自己的事情,從穿衣、吃飯這種小事開始,逐漸到社交、學習專業等,這樣的孩子獨立能力強,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能獨當一面,更容易獲得青睞和成功。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家長事事代勞的“愛”,4個危害毀一生

3.讓孩子明白父母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學走路的孩子遲遲不肯邁開步子是因為害怕摔跤所帶來的疼痛,但是如果孩子知道你會在他身後在他跌倒時接住他,讓他免於痛苦,孩子才有勇氣邁開自己的第一步。家長放手讓孩子去“飛”並不是讓孩子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當孩子選擇的道路有偏差,當孩子遇到困難,家長是孩子堅強的後盾,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地給予安慰和必要的幫助,孩子才能無畏地去闖。

很多父母一邊幫孩子安排好一切,卻還怪孩子不夠獨立。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於家長有偏差的教育方式導致的。教育不是埋怨孩子做的不夠好,也不是跟在孩子身後絮絮叨叨就能管用的,有些錯誤的教育方式是家長需要避免的。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家長事事代勞的“愛”,4個危害毀一生

四、生活中家長有些舉動很坑娃,該避免

1.撒手不管,放任自流

很多家長會說“包辦代替”不好,那麼我完全不管不就行了麼?但是讓孩子自由發展並不是“脫軌式”教育,孩子的心智和思想都不夠成熟,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犯錯和遇坑,一味地幫孩子安排不好,過度地放任孩子也不好,如果在脫離原則的基礎上放任自流,孩子只會變成沒有線的風箏,怎麼拉也拉不回來。

2.只滿足物質需求,不在意心理需求

有些家長認為愛孩子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玩具是最新款的;文具是最新潮的;穿戴都是名牌的……只給孩子豐富的物質生活,卻沒有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冷漠、金錢至上的錯誤觀念。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家長事事代勞的“愛”,4個危害毀一生

3.用父母的權威去壓制孩子

“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要多”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話,把自己以前的經驗分享給孩子並沒有錯。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是分享自己的錯誤以及失敗,並將原因總結給孩子,用於參考。但是不能利用自己作為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強迫孩子接受你的想法。

老鷹為了讓幼崽學會飛翔會殘酷地將幼崽推下懸崖。雖然為人父母不忍孩子受苦、受累、受委屈,但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路是需要靠自己去走的。作為父母,只需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港灣和堅強的依靠,讓孩子在努力的道路上能一直獲得暖心的支持和溫暖的慰藉就好了。那麼,各位寶爸寶媽們,你對於父母事事包辦如何看待呢?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大家與果莓媽媽一起探討!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家長事事代勞的“愛”,4個危害毀一生

我是果莓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