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民互市贸易谱写“东兴模式”

东兴市充分用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大力推进“先行先试”改革,闯出了一条具有东兴特点的开放发展新路径。

位于中越界河北仑河畔的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每天都人潮涌动,河面上排满了货船,岸上不少装卸工人正在加紧装卸货物。不过,在这里只见交货,不见结算,是因为交易早就通过线上付款的方式完成了。东兴市边民互市服务中心主任莫华豪:“边民插卡到自己的铺面就可以转账到越南那边了,边民已经从排队的方式转化到铺面进行人民币结算了。”

中越边民互市贸易谱写“东兴模式”

资料图

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集聚了300多户越南商家,东兴边民与商户谈妥交易后,可以在店铺刷卡或通过网络支付完成商品进口报关,这套被边民称为“一指通”的系统,让从事互市贸易的边民,告别了排长队、跑断腿的繁琐程序。

中越边民互市贸易谱写“东兴模式”

资料图


结算越来越方便,边贸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在互市贸易区已经做了4年螃蟹生意的边民黄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的收入就可过万元。他说:“跟几个朋友来东兴,从越南进口青蟹发往福建、上海。现在一天都能卖一千多件,可赚一万多元。生活好起来了,房子盖了,车也买了。”

改变了老旧的人工通关模式后,地方政府也因势利导,对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组织形式不断改革,引导边民成立互助组,抱团参与边境贸易。东兴市河洲村边民互市组组长谭祥武:“我们成立了边民互市组,里面的成员有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每个组都带一个贫困户,通过贸易、运输、劳务来帮扶他们,争取更多的收入。”

近年来,东兴市加快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建立了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东盟货币服务平台、全国第一个开展人民币与越南盾特许兑换业务试点等,通过“先行先试”改革,闯出一条边境地区发展新路。防城港市财政局(金融办)金融科科长祝德:“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凭个人身份证就可以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办理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单笔跨境贸易结算金额八十万以下的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凭个人身份证几分钟就可以办妥。”

记者:郭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