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看了劉慈欣《三體》第一部,這些情節便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如雷貫耳!很多年前自己就很想好好讀一下,因為《三體》是部“三部曲”的小說,體量有點大,導致很長時間都有抗拒心理。只是沒想到的是,2019中國電影的春節檔,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大火,這也讓我下定決心,好好拜讀一下這部獲得“雨果獎”的科幻作品。

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三體》第一部剛剛讀完,所以以下的內容只是針對已經看完的第一部而言,至於《三體II:黑暗森林》和第三部《三體III:死神永生》,我希望到時依然可以繼續和大家分享讀書的收穫!

僅僅看了劉慈欣《三體》第一部,這些情節便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三體叢書

總的來說,劉慈欣《三體》第一部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或者說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乃是拓寬了我對整個世界,或者換用科幻的名詞,宇宙世界的認知界限。這種認知的獲得,主要是通過書中列舉的某些,或多或少和物理學相關的理論帶來的。因為我不是理科生,同時中學物理學的也很差,所以當我明白宇宙萬物還可以這樣理解的時候,帶給心裡的震撼要比懂得些許物理知識的人來說,更為明顯一些。

接下來的內容,就是《三體》第一部中,引發我無盡思索的一些理論,或者說是概念。貼出來,共同分享一下。

一 農場主假說理論:

“一個農場裡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他們投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沒有例外,於是它也發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規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它在感恩節早晨向火雞們公佈了這個規律,但是這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捉去。”

以前這個故事我是聽過的,但是多半被演化成“溫水煮青蛙”這類的心靈雞湯,而在科幻作品裡看到的,彷彿換了一個版本,也許這個才是最真實的故事吧!只是我也不確定而已。科幻作品和情感小說畢竟不同,這裡更多的在強調一種思維認知。

簡單說來,就是我們現在認為的真理,不一定在多年之後還是正確無誤的,就像當年伽利略否定亞里士多德一樣,我們的真理,其實也是對於過去事物的長期觀察總結出來的,比如萬有引力等,但是這並不代表這些真理永遠都是對的,因為基於過去總結的經驗,不一定對變化的未來依舊有效。

這就好比,我們總是習慣上認為太陽是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的,而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個理論只對當時當地有效,別忘了還有北歐的極晝,在浩瀚的宇宙裡,這個理論更是站不住腳。

僅僅看了劉慈欣《三體》第一部,這些情節便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三體圖書

二 射手理論:

“有一名射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釐米打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的平面上生活著一種二維智能生物,它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後,發現了一個偉大的規律:“宇宙每隔十釐米,必然會有一個洞。”它們把這個神槍手一時興起的隨意行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鐵律。”

射手理論,很有意思的名字,這個理論其實是說明,很多事情有時是有人故意而為之的,我們津津樂道的某些原理,也許就是更高層級的人的隨意之作而已,而我們卻奉為經典,就像那句名言所說: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三 十一維宇宙空間理論

僅僅看了劉慈欣《三體》第一部,這些情節便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宇宙空間

“因為上帝很吝嗇,在創世大爆炸中,只給了宏觀宇宙三個維度。但這不等於更高的維度不存在,有多達八個維度被禁錮在微觀中,加上宏觀的三個維度,在基本粒子中,存在著十一維的空間。”

這是小說《三體》中,關於微觀世界的的一個重要理論,我物理不好,這是第一次聽到11維空間的概念,於是不得不特意查查資料。以下特意簡單區別以下:

0維:沒有長度、沒有寬度、沒有高度,是個點。

一維:一條線,沒有寬和高。

二維:一個面,沒有高度。

三維:具備長、寬、高的空間。

四維及以上:三維基礎上加上時間。

目前十一維的理論,在數學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實際當中,還無法驗證高維空間的存在。

在經典力學、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力學體系中,都沒有對空間的維度做限制;也就是說,把這些理論應用在更高的維度中時,理論上是成立的。

僅僅看了劉慈欣《三體》第一部,這些情節便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多維空間圖

​四 三體人和三體世界

這裡特意列出三體人和三體世界,主要是佩服劉慈欣的巧妙構思:三個恆星,亂紀元、恆紀元,以及“三體人”為了躲過“亂紀元”而練就的“自我抽乾”的生存技能等。

“三體人”生活的“半人馬座a星”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紀元,一種是三顆恆星引力相對於行星不平衡形成的亂紀元,另一種是相對平衡的恆紀元。生存在行星上的三體人發展自己的文明來預測恆紀元的到來,躲避災難性的亂紀元。亂紀元意味著危險,文明毀滅。恆紀元意味著和平,文明繁榮。 讓人不得不佩服劉慈欣的腦洞,著實讓人讚歎!

五 用納米絲切割巨輪

在《三體I》裡,為了奪取‘審判日’號上被截留的三體信息,人類發動了“古箏行動”,使用極細的,肉眼無法看到的納米絲,將六萬噸級的巨輪‘審判日’號切割成四十多片薄片,就像被推開的撲克牌,令人震驚!

納米技術有多神奇?我是不懂的,但是,不得不說,通過劉慈欣的《三體》,我們見識到了材料科學的偉大之處,而這些情節,沒有一定的科學知識,顯然是無法構想出來的。

僅僅看了劉慈欣《三體》第一部,這些情節便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納米分子

最後,儘管《三體》的第一部已經看完,但是三體最精彩部分的還沒開始,主角羅輯也將在第二部登場亮相,第二部《三體II:黑暗森林》,看書繼續!

僅僅看了劉慈欣《三體》第一部,這些情節便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浩瀚的宇宙,探索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