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习水县“五抓五促”发展生态畜牧业

聚焦产业|习水县“五抓五促”发展生态畜牧业

聚焦产业|习水县“五抓五促”发展生态畜牧业

近年来,习水县以“八要素”为保障,“五步工作法”为遵循,坚持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组织化运行、品牌化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路径,“五抓五促”促使以麻羊、生猪、肉牛、家禽为重点的生态畜牧产业成效显著。

一、抓机制建设,促工作长效。一是编制《习水县“一长两短”产业发展规划》《习水县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实施方案》《关于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等文件,为畜牧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一个产业一份规划、一套政策、一支团队、一批项目、一笔基金、一个园区)。三是全面推进“项目化”管理机制。四是建立“日调度、周汇总、月考核、季总结”调度机制。五是实行“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的督查制度。

二、抓园区建设,促龙头培育。加大园区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的两大引擎,提升畜牧业组织化、规模化、效益化。一是围绕习水县生猪产业化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习水县万头优质肉牛生态养殖园区、习水县黔北麻羊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引进龙头企业德康公司、万牛牧业、贵牛香、建远牧业等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场”的形式,实施六统一的经营机制,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防疫治疗、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回收销售。龙头企业采取“1+N”的抱团发展,形成产业联盟,分工合作,企业做保种提纯、做加工、做品牌、做市场,农户和家庭农场做养殖,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养殖、短期育肥、商品收购”等模式,拓宽农户就业和增收渠道。

三、抓技术培训,促标准创建。一是加大技术培训。结合经营主体和农民需求,结合养殖户劳动力情况,分产业、分层次、分岗位进行畜牧养殖技术培训,以现场参观、教学、操作、实践的形式培训,提高畜牧养殖技能,推广饲料饲草配套技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二是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加大黔北麻羊、黔北黑猪、桑木土鸡等本地品种保护和培育,全面推广大白、长白、杜洛克猪、西门塔尔杂交牛、跑山鸡、乌骨鸡、江苏麻鸭等优良品种。三是加大动物疫病防治。切实抓好非洲猪瘟及畜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免疫、设岗检查、消毒预防、排查等防控措施。四是推动标准化建设。健全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从良种供给、饲草(料)保障、健康养殖、疫病防治、屠宰加工、产品质量认证等方面建立起完整技术服务体系,促进产业标准化生产,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制定并执行《习水麻羊行业标准》等技术标准,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农商互联示范县创建。

四、抓品牌建设,促市场推广。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开发麻羊、黑猪、蛋鸡、腊肉、香肠等系列产品,以市场终端倒逼生产前端。积极做好上海对口帮扶、中石油定点帮扶对接,畜产品规模走进上海超市,并开设门面店和连锁店。积极发展旅游消费,鼓励消费优质畜产品,刺激产业发展。2018年,我县肉类农副产品通过全国农产品推介会等形式,实现销售1.2亿元;依托电商网络平台,电商网络上行零售额0.7亿元。习水羊肉专题片《馋嘴牙医发羊财》中央七台播出后,中央厨房“习滋味”品牌一天超过300万订单,在第一百届中国春季糖酒会上签订3000万元订单。群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习羊鲜”品牌,在重庆、上海等城市销售增长速度较快。

五、抓利益链接,促群众增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等模式,建立完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贫困户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以劳动务工、订单养殖、以养代训、资金资产量化入股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928户;上海普陀区对我县涉及深度贫困村的5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牛、羊”保费进行全额补贴,并通过保费折扣方式,降低养殖风险,持续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来 源: 习水县农业农村局

编 辑: 杨 浩

审 核: 娄 方 德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