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需要手術,家長不要拖延,遇到這3種情況,需及時就醫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免費獲得不同的育兒知識乾貨。

孩子生病需要手術,家長不要拖延,遇到這3種情況,需及時就醫

文 | 張星

去年九月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場迷你馬拉松,剛跑到一半,眼前驟然一黑。本來以為是有點進了沙子,揉了揉眼睛,才發現右下角有一個小黑點。

再跑了幾步,黑點怎麼也去不掉。因為自己學的是臨床醫學,我一下子覺得不好,決定放棄跑步。

離開賽場後打車前往醫院,熟識的眼科學長翻開我的眼皮,才發現眼睛已經開始充血。我躺在檢查椅上,對著頭頂慘白的燈光,聽見他說:“你這是視網膜脫落啊。嗯,還有很嚴重的倒睫毛。”

我開始回憶起所剩無幾的眼科知識,所謂倒睫,指睫毛向後方生長,以致觸及眼球和結膜的不正常狀況。好發於3歲以下的小朋友,一般來說可以早早檢查,通過小手術矯正。

醫生痛心疾首的看著我:“你這個已經很久了,再加上劇烈運動,視網膜部分脫落。明天收拾收拾,過來做手術吧。”

孩子生病需要手術,家長不要拖延,遇到這3種情況,需及時就醫

而倒睫毛如果長期不做治療,會引發眼部疾病,較輕的是揉眼睛,流淚,怕光,最嚴重的就是我這樣的狀況——視網膜脫落。我都19歲了,還要因為3歲開始發展的倒睫毛去做手術!

第二天上午手術結束,母親大人就已經出現在了醫院,把暫時瞎了眼睛的我照顧的無微不至。我在床上聽音樂,她一邊翻著我的病例,一邊和我閒聊。

“其實,你小時候就查出過這個問題,只是我們心疼你,不讓你去手術罷了。”

母親的不重視,造成了如今更嚴重的局面,從一個小手術,變成了住院一週的大手術。

孩子生病需要手術,家長不要拖延,遇到這3種情況,需及時就醫

01 盲目心疼,會讓孩子錯過最佳治療期

一個一歲的男孩兒發現腸疝,家長擔心全身麻醉會導致孩子智力不良,堅持要等到3歲以後再做手術。孩子兩歲的時候,因為持續肚子疼前來就診,才發現沒有及時做手術,已經發展成了腸粘連,連微創手術都做不了,必須破開腹腔才能分離。

一個早產女嬰長到一歲,溼疹不斷,發現過敏體質。醫生建議3歲以後使用脫敏療法,被家長認為“我們孩子長大了,就不會過敏了。”半年後再一次出現在醫院,原來從斷了母乳開始,就被餵了正常奶粉,整個身體的免疫系統全部都被破壞。

孩子生病需要手術,家長不要拖延,遇到這3種情況,需及時就醫

一個媽媽帶著孩子來就診,眼睛下方的麥粒腫已經被孩子抓出了幾道印子。之前的病歷上寫著“建議瞼腺炎手術”,後來才知道,家長害怕手術留疤,帶著孩子去做按摩,最後炎症更加嚴重了。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太小,經不住各種手術,一直拖延下去,直到出現了更嚴重的症狀才去醫院看診,這個時候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很多時候,家長的心疼固然出於好心,可是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很容易害了孩子。

孩子生病需要手術,家長不要拖延,遇到這3種情況,需及時就醫

02 這三種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01---眼部

對於還不能自由表達難受的孩子,需要家長的細心觀察,尤其是眼部疾病,包括倒睫毛,沙眼,眼部發炎等。

如果發現孩子時常揉眼睛,流眼淚,或者眼部一碰就疼,最好還是及時觀察,及時就診。

02---疝氣

作為兒科非常常見的病,疝氣指的是一部分組織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一旦發作,首先非常痛苦,其次還會造成消化不良,發育不良等症狀。

部分疝氣會自行消失,但是大部分小兒疝氣,依舊需要手術。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會移動的腫塊,或者在運動,哭鬧後出現噁心嘔吐,哭鬧不安,就需要注意了。

新手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免疫力低下,不僅容易造成感冒,還容易產生過敏反應。

當父母觀察到孩子長期不吃一種食物,或者吃完之後發生腹瀉,嘔吐等,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挑食,搶行餵食。

正確的做法是停止這種食物,選擇其他類型的輔食,如果實在不放心,也可以去皮膚科做個過敏原測試。

孩子生病需要手術,家長不要拖延,遇到這3種情況,需及時就醫

03 這幾條小兒手術知識,一定要牢記

當3歲以下的寶寶面臨手術或者長期治療,新手父母們一定會覺得心如刀絞,更不用說其他長輩了,這麼小的孩子,就要受這樣的罪。

當醫生真的指出手術時,家長又該怎麼做呢?

01--保持冷靜,認真傾聽

雖然現在我們總是抱怨醫院和醫生的不作為,但是到了最需要做決定的時候,一定要冷靜下來,瞭解醫生對於手術的解釋。切記,醫生的任何決定都要有專業知識的支持,不是家長的心疼可以比得上的。

很多時候,我們的所在的地方醫院不一定能準確查出孩子的病因,或者沒有條件實行手術。

這個時候,就需要帶著孩子,去大醫院就診,儘量選擇知名醫生。當遇到檢查時,也不要過於煩躁。大醫院的每一個醫生都經驗豐富,見多識廣,能

03--遵從醫囑,不要過於擔心

很多父母擔心的麻醉和大腦發暈的問題,而醫學界最為權威的學術雜誌《柳葉刀》給出了答案。通過對於200名接受過麻醉的兒童研究,智商測試,和一系列神經認知功能,都沒有任何問題。

按照醫療規範,小兒手術有著嚴格特殊的要求,大多采用氣體吸入麻醉,非常安全。成熟的醫院也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此外,當代的醫學技術已經較為成熟,手術醫生們也接受過多年的專業訓練。我們並不需要過於擔心,該做的手術必須要做,不然會釀成大禍。

如果一些疾病涉及到長期治療,比如過敏治療,脾氣大的寶寶總會覺得枯燥,麻煩,甚至因為疼痛大哭大鬧。

作為父母,這個時候不能向他們“妥協”。執行醫囑和定期複查,有利於醫生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緩解孩子的痛苦。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長久的愛,從不拖延治療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