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千年悬空寺缘何不倒

北岳恒山--千年悬空寺缘何不倒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古代诗人形象的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

北岳恒山--千年悬空寺缘何不倒

在我国山西省浑源县的北岳恒山脚下,有一座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悬空寺。与一般坐落在平地上的寺庙不同,悬空寺的"奇",就奇在这个"悬"上。悬空寺悬挂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的翠屏峰的半崖的壁上,远远望去,犹如一尊镶嵌在峭壁之上、玲珑剔透的浮雕,近看之又有凌空欲飞之势。悬空寺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71--523年)在这陡峭的崖壁上"悬挂"了数千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蚀,它始终屹立不倒,被誉为恒山的第一奇观。那么古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如何飞檐走壁建造起这麼一座千年不倒的悬空古寺呢!

北岳恒山--千年悬空寺缘何不倒

恒山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这其中的马尾,指的就是那些上接寺庙、下至岩石的红色立木。细细数来,这些立木共有30根,这些细细的、直径不超过十厘米的立木足以支撑起重达十吨的悬空寺吗?

从悬空寺早期的照片中,人们并没有发现这些立木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这些立本,悬空寺照样能够屹立不动,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看似支撑着悬空寺的立木实际上有的根本不受力,它们甚至可以晃动起来。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悬空寺呢?

北岳恒山--千年悬空寺缘何不倒

一些专家经过观察发现,在悬空寺大大小小40间殿阁和栈道下面,都埋着一些横梁。这些横梁直径达50厘米,共有27根。这些深深地插入岩石中的横梁,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约有1米左右,刚好有木板铺在上面形成走廊,专家估计,这些横梁可能就是支撑整个悬空寺的关键。

北岳恒山--千年悬空寺缘何不倒

那么这些横梁又是如何被插入陡峭的崖壁之中的呢?曾有考古学家在金龙峡南部的石壁中发现两排方形的石孔,这些石孔沿着山崖一字排开,延伸至山谷之中。这些石孔,就是古时候修栈道用的孔洞,将木材插入孔洞,然后再在上面铺上本板之后,一条栈道就修成了。由此不难猜测,悬空寺下所埋的横梁,也是以这种方式插进去的。文物保护部门曾试图替换掉悬空寺的部分横梁,却发现怎么也无法将横梁从石孔中拔出。经过专家仔细观察发现,横梁被打入石孔的一段打上一种特殊的楔子,这种楔子撑开横梁,使横梁牢牢地卡在石孔壁上。最为重要的是,为了防风雨对横象的侵蚀,这些横梁都用桐油浸泡过。这样一来,既可以抵抗岁月的侵蚀,又可以防止虫蚁的腐蚀,建造者在建造时心思的缜密,令人十分敬佩。

北岳恒山--千年悬空寺缘何不倒

悬空寺因其建造的“奇、悬、巧”的特色,加之它是中国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是历代文人骚客心驰神往之处。唐朝诗仙李白游览了悬空寺之后,竟也词穷,提笔在悬壁写下“壮观”二字,明朝的徐霞客游历了之后,也留下了“天下巨观”的赞叹;德国的一位建筑专家在游历了之后,赞叹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许多外国建筑专家在看了制造精巧、奇妙的悬空寺之后,都不由地感叹世界真正的艺术在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