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嶽恆山--千年懸空寺緣何不倒

北嶽恆山--千年懸空寺緣何不倒

懸空寺是歷代文人墨客嚮往之處,古代詩人形象的讚歎:"飛閣丹崖上,白雲幾度封,蜃樓疑海上,鳥到沒雲中"。

北嶽恆山--千年懸空寺緣何不倒

在我國山西省渾源縣的北嶽恆山腳下,有一座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蹟——懸空寺。與一般坐落在平地上的寺廟不同,懸空寺的"奇",就奇在這個"懸"上。懸空寺懸掛在恆山金龍峽西側的翠屏峰的半崖的壁上,遠遠望去,猶如一尊鑲嵌在峭壁之上、玲瓏剔透的浮雕,近看之又有凌空欲飛之勢。懸空寺建於北魏後期(公元471--523年)在這陡峭的崖壁上"懸掛"了數千年,經歷了無數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蝕,它始終屹立不倒,被譽為恆山的第一奇觀。那麼古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是如何飛簷走壁建造起這麼一座千年不倒的懸空古寺呢!

北嶽恆山--千年懸空寺緣何不倒

恆山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這其中的馬尾,指的就是那些上接寺廟、下至岩石的紅色立木。細細數來,這些立木共有30根,這些細細的、直徑不超過十釐米的立木足以支撐起重達十噸的懸空寺嗎?

從懸空寺早期的照片中,人們並沒有發現這些立木的存在,也就是說,沒有這些立本,懸空寺照樣能夠屹立不動,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看似支撐著懸空寺的立木實際上有的根本不受力,它們甚至可以晃動起來。究竟是什麼在支撐著懸空寺呢?

北嶽恆山--千年懸空寺緣何不倒

一些專家經過觀察發現,在懸空寺大大小小40間殿閣和棧道下面,都埋著一些橫樑。這些橫樑直徑達50釐米,共有27根。這些深深地插入岩石中的橫樑,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約有1米左右,剛好有木板鋪在上面形成走廊,專家估計,這些橫樑可能就是支撐整個懸空寺的關鍵。

北嶽恆山--千年懸空寺緣何不倒

那麼這些橫樑又是如何被插入陡峭的崖壁之中的呢?曾有考古學家在金龍峽南部的石壁中發現兩排方形的石孔,這些石孔沿著山崖一字排開,延伸至山谷之中。這些石孔,就是古時候修棧道用的孔洞,將木材插入孔洞,然後再在上面鋪上本板之後,一條棧道就修成了。由此不難猜測,懸空寺下所埋的橫樑,也是以這種方式插進去的。文物保護部門曾試圖替換掉懸空寺的部分橫樑,卻發現怎麼也無法將橫樑從石孔中拔出。經過專家仔細觀察發現,橫樑被打入石孔的一段打上一種特殊的楔子,這種楔子撐開橫樑,使橫樑牢牢地卡在石孔壁上。最為重要的是,為了防風雨對橫象的侵蝕,這些橫樑都用桐油浸泡過。這樣一來,既可以抵抗歲月的侵蝕,又可以防止蟲蟻的腐蝕,建造者在建造時心思的縝密,令人十分敬佩。

北嶽恆山--千年懸空寺緣何不倒

懸空寺因其建造的“奇、懸、巧”的特色,加之它是中國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是歷代文人騷客心馳神往之處。唐朝詩仙李白遊覽了懸空寺之後,竟也詞窮,提筆在懸壁寫下“壯觀”二字,明朝的徐霞客遊歷了之後,也留下了“天下巨觀”的讚歎;德國的一位建築專家在遊歷了之後,讚歎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許多外國建築專家在看了製造精巧、奇妙的懸空寺之後,都不由地感嘆世界真正的藝術在東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