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6岁前有这三个“优点”,家长别高兴太早,长大后可能会吃大亏

文|西红柿妈妈

​我们经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实孩子也一样。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所以都尽量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加以鼓励,希望孩子把优点发扬光大。

其实,鼓励与表扬孩子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像孩子身上的一些看似的“优点”,如果家长一味地鼓励,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孩子长大了容易吃亏。

娃6岁前有这三个“优点”,家长别高兴太早,长大后可能会吃大亏

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以下“优点”,有的话,不要再鼓励孩子了,应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

1、有的孩子很安静,不爱说话,家长不要以为是优点。

丽丽今年3多岁了,在幼儿园上小班了。这个孩子不喜欢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刚刚进入幼儿园她不哭不闹,幼儿园的老师都很喜欢她。老师说,丽丽是上课纪律最好的小朋友了。妈妈也总是逢人就夸奖自己的女儿,“我们是个小淑女呢。”

但是,爸爸妈妈在老师发的集体活动照片中,慢慢发现孩子总是游离在集体的边缘,不能很好的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小朋友们做游戏,她一个人静静地看着。老师上课,她很认真地听着,却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孩子就连想上厕所都不敢和老师说,经常在幼儿园里尿裤子。

娃6岁前有这三个“优点”,家长别高兴太早,长大后可能会吃大亏

老师也开始和妈妈交流说,孩子有点太内向了。她完全活动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来不参与集体活动。哪怕是中午吃饭,想让老师帮忙盛汤,也只是会端碗等待,不和老师讲话。妈妈开始为孩子“很安静”的优点犯愁了,害怕她是不是得了“自闭症”。

有些孩子特别安静,很好带,家长或者老师不要为孩子的省心而盲目鼓励他。越是这样的孩子,家长更应该与孩子多交流。家长要引导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公园或是游乐场,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多接触也是有好处的。

2、孩子爱耍“小聪明”,不要忙着夸奖,小心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

有些孩子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聪明”,比如,他们凡事都不能吃亏,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总能想到办法占便宜。自己的玩具自己玩,别人的玩具也要想办法拿到手里。做了错事,总是可以想办法把责任推脱到别人身上。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心眼可真多。

娃6岁前有这三个“优点”,家长别高兴太早,长大后可能会吃大亏

如果孩子出现总爱耍“小聪明”的现象,家长千万不要总是对孩子进行表扬。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把孩子耍“小聪明”,或者爱占“小便宜”的毛病扼杀在摇篮里。否则,孩子从小爱耍小聪明,影响孩子的良好品质的形成。一个人如果道德品质有问题,在哪里都是走不长远的。

3、孩子很“懂事”,喜欢迎合别人,这个“优点”可别忙着鼓励。

有一次小编带孩子去看病,看到一个5、6岁的孩子烫伤了,他的妈妈守着孩子不断地哭泣。孩子竟然擦擦眼泪,安慰妈妈说,妈妈不要哭,我不疼了,真的不疼了。妈妈的眼泪流的更甚了,周围的人都觉得这孩子年纪虽小,却很懂事。

有些孩子从小表现得特别懂事,他们总是听从大人的安排。并且小小年纪就会揣测爸爸妈妈的心思,想办法迎合大人的想法。这样的孩子确实比较让家长省心,但是却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娃6岁前有这三个“优点”,家长别高兴太早,长大后可能会吃大亏

有些孩子为了赢得他人的肯定,降低自己的自尊,舍弃自己的想法。他们看似“懂事”的做法,其实就是“讨好型”人格的萌芽。他会渐渐形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考虑别人感受的习惯。孩子长大以后做事往往会缺乏自己的主见,更多的听从别人的安排。

所以,当孩子总是表现得十分听话懂事的时候,不要忙着夸奖。家长应该注意引导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不要总是以命令式口吻和孩子讲话,要注意创造轻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家是温暖的避风港,爸爸妈妈却不能成为孩子一辈子的保护伞。所以,如何锻炼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是很重要的。希望爸爸妈妈们,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孩子都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我是西红柿妈妈,两个孩子的妈妈,多平台原创育儿作者,生活中育儿经验或有任何困惑,都可在下方跟我们一起讨论交流。欢迎分享给需要的人,↓↓↓下方点★★收藏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