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修约运动成功的原因及带来的思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被迫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从本质上讲和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与西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没有区别,但在签约过程和条约内容方面却又不同之处。日本在面对列强欺负时,知道打不过,就直接先谈吧,这总比打败仗在签强吧。这在谈判时有回旋的余地和一定的自主权。

在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不遗余力地展开与西方列强的修约谈判。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日本终于完成来了修约任务,彻底实现了关税和法权的自主独立,从此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

近代日本修约运动成功的原因及带来的思考

日本的修约历史从明治维新后就已经进入了酝酿期。为着手修改不平等条约,明治政府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首先,天皇主动接见各国公使,以换取列强对政府的支持。其次,设立外务省,专司对外交涉。再者,建立外交体制,确立驻外使节制度,向各国派驻公使。随后向列强表示修改条约中的不实之处,但列强以没有具体内容而加以拒绝。外务省将新的修约草案中的治外法权列为重点,派使团考察欧美。

在明治政府初期,列强对日交涉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英国,欧美各国均与其共进退。从19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分化,美俄试图单独对日交涉。日本展开了和列强的修改关税谈判,在对列强进行补偿的措施下收回了一些权益。从19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与墨西哥签订了第一个平等条约,随后美国也几乎没做任何变动就在修改条约上签字了。国际形势对日本极为有利,只要英国有所松动,就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英俄在远东对立加剧,英国想拉拢日本对抗俄国,对日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通过了条约的修订,日本废除了英国在日的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近代日本修约运动成功的原因及带来的思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更加迫切的要求废除协定关税权。1910年日本向与其有现行条约关系的11个国家发出了修改条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了新条约,随后有光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了新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日本通过这次修约,彻底实现了关税和法权的自主独立。自此日本修改条约的运动宣告完成。

日本的修约运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除了日本政府坚定的态度和灵活地外交以及国内民众的支持外。日本也深知国力的强盛才是外交谈判的最好保证,大力发展。此外,日本能够抓住机会,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达到修约的目的。日本面积狭小,资源贫乏,市场容量小,欧美列强更看重地大物博的中国,这里能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列强也降低了对日本的兴趣,减少了修约运动的阻力。

当然,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应才是根本原因。日本能摆脱列强的欺压,迅速崛起,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发展,实力的提升。自古以来都是弱国无外交。要想取得对外的主动权,必须依托自身强大的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