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逃離”中國,All in印度


亞馬遜“逃離”中國,All in印度

丟掉中國市場的亞馬遜,無法再承受失去印度的代價。

昨日,全球最大的在線零售企業亞馬遜正式通知中國賣家,從7月18日起將不再運營中國電商業務,並停止在亞馬遜中國網站Amazon.cn向商戶提供服務。

雖然亞馬遜未完全從中國謝幕,但是,一條清晰的“逃生”線路已經一目瞭然:從水土不服的中國,轉戰下一個十億級市場的印度。

在2018年,亞馬遜已對其印度主要的子公司亞馬遜賣家服務公司投資了13.6億美元。截至2018年12月,亞馬遜向印度市場業務注入的資金總量已經超過39億美元。

去年亞馬遜還以超過3.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印度最大的線下零售連鎖集團未來零售(Future Retail)9.5%的股份。本月初,亞馬遜還承諾在印度投資50億美元,擴大物流基礎設施及其技術平臺。

據稱亞馬遜此次的業務調整,也表明其戰略的轉移。彭博的評論稱,亞馬遜正準備轉向印度。因為亞馬遜在印度市場更有機會取得市場優勢。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2026年印度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0%。

巴克萊銀行的報告指出, 2018財年度,印度約佔亞馬遜全球零售運營支出的7%。

根據巴克萊的報告,在2018年財年,亞馬遜的GMV已經超過了沃爾瑪去年160億美金收購的印度本土電商Flipkart。

亞馬遜高舉高打的金元戰略,成果頗豐,目前,亞馬遜印度和Flipkart已經控制印度90%的電商份額。

​2018年向印度注資13.6億美元,GMV超過Flipkart

去年,沃爾瑪以160億美元收購了印度本土電商Flipkart 77%的股份。這讓亞馬遜在零售業最大的對手沃爾瑪一時出盡風頭,同時,也讓印度電商的競爭白熱化,火越燒越旺。

但是,亞馬遜也一直在火力全開毫不留情。根據巴克萊銀行的一份報告,在2017-2018財年,線上零售巨頭亞馬遜印度的CMV達到了75億美元,一舉超過了Flipkart的62億美元(不包括Flipkart旗下的時尚電商平臺Myntra和Jabong)。

此前,Flipkart一直是印度最大的電商平臺。直到2017財年,亞馬遜的GMV才堪堪追平Flipkart。

雖然就收入而言,Flipkart以38億美元仍然領先亞馬遜的32億美元,但亞馬遜18財年的增長速度明顯更勝一籌。就增速而言,亞馬遜以82%遠遠甩開了Flipkart的47%。

巴克萊銀行還表示,預計到2020年底印度的線上零售業務市場規模將達到400-450億美元。

該銀行的報告指出,“隨著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支付方式的增加以及交付基礎設施的增長,電子商務用戶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從2017年的8-9千萬增加到2020年的1.8-2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7年的180-200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400-450億美元,其中服裝和消費電子產品將將推動大部分增長。”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2026年印度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0%。

巴克萊銀行的報告還指出,亞馬遜和Flipkart兩家公司都在積極投資,以擴大印度的在線零售市場。據其統計,2018財年度,印度約佔亞馬遜全球零售運營支出的7%。

截至2018年12月,亞馬遜向印度市場業務注入的總資金量已經超過39億美元。僅僅在2018年一年中,亞馬遜已對其印度主要的子公司亞馬遜賣家服務公司投資了13.6億美元。

在沃爾瑪投資Flipkart之後,亞馬遜感受到了危機。其對此做出的反應是,向印度最大的連鎖零售公司未來零售(Future Retail)伸出了橄欖枝。去年12月,亞馬遜以超過3.6億美元的價格,通過外國投資組合投資者(FPI)的途徑收購未來零售9.5%的股份。

亞馬遜“逃離”中國,All in印度

未來零售在印度擁有1100多家實體店,其旗下的超市、零售店等在印度的連鎖食品和雜貨市場佔有約1/3的市場。與此同時,亞馬遜還計劃在印度各地開設100個實體售貨亭。兩年前,亞馬遜在班加羅爾首次試驗了這樣的售貨亭,目前已經運營了四個,其中兩個在班加羅爾,另外兩個在孟買和艾哈邁達巴德。

亞馬遜“逃離”中國,All in印度

也是在去年12月,經過大約一個月的測試,亞馬遜還在印度推出社交商務平臺Spark。Spark是亞馬遜網站的一部分,通過它可以從和你有共同興趣的人那裡發現需要的東西。據稱Facebook和Instagram也在計劃從印度不斷增長的電子商務市場分一杯羹。

在營銷上亞馬遜同樣不遺餘力。根據Tam Media Research的AdEx數據,2018年亞馬遜、Flipkart和Paytm Mall分列數字媒體廣告支出的前三名,其中亞馬遜居首。

亞馬遜“逃離”中國,All in印度

根據最近的報道,亞馬遜在物流方面也有大動作。它承諾在印度投資50億美元,擴大基礎設施及其技術平臺。據知情人士透露,亞馬遜的印度子公司已經在海德拉巴租賃了24萬平方英尺的物流空間,將其在泰倫加納的物流容量提升至65萬平方英尺。

該知情人士說,隨著越來越多的賣家加入亞馬遜,亞馬遜正在提高其倉儲容量,以從印度線上購物的日益繁榮中獲益。亞馬遜表示:“亞馬遜致力於在印度建立一個強大的交付網絡,並繼續在技術、物流、基礎設施以及賣方支持方面進行大量投資。”

​電商業務從20%到0.6%,跨境電商和雲服務也不容樂觀

2004年,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收購卓越網,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目前亞馬遜在中國佈局的核心戰略業務包括以亞馬遜海外購和亞馬遜全球開店為中心的跨境電子商務,涵蓋紙書、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和電子書的亞馬遜閱讀,亞馬遜物流運營和亞馬遜雲計算服務(AWS)。

亞馬遜“逃離”中國,All in印度

進入中國15年,亞馬遜電商業務也曾迎來高光時刻,2008年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5.4%。公開資料顯示,亞馬遜中國電商業務在頂峰時期一度曾達到20%。但隨著淘寶、京東等本土電商的迅速崛起,亞馬遜的增長開始乏力。

易觀2018年發佈的數據顯示,亞馬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跌到了0.6%。而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亞馬遜在中國的零售業務市場份額大致在0.4%至0.6%之間。亞馬遜的財報也將“中國”列入“其他市場”的行列中。

根據消費者研究公司iResearch Global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天貓和京東的電商業務佔據了中國市場81.9%的市場份額。

即便在跨境電商領域,亞馬遜也面臨巨大挑戰。艾媒諮詢剛剛發佈的《2018-2019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網易考拉以27.1%的市場份額佔據榜首,天貓國際和海囤全球分別以24.0%以及13.2%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至於亞馬遜海外購市場份額則僅為6.0%左右。

中國的零售業務對亞馬遜公司的營收貢獻早已是微乎其微。WedbushSecurities的分析師MichaelPachter認為,此次亞馬遜退出中國是因為它沒有盈利而且沒有增長。

實際上,去年亞馬遜便已有大部分圖書採購員工相繼離職。2019年年後,已經有部分出版公司不再給亞馬遜報新書信息了。近年以來,亞馬遜中國全面大收縮,有媒體報道稱,運營團隊從2000多人壓縮到不足1000人,總體人員下降超過50%。同時,倉庫面積也比2016年減少50%,2018年底壓縮成只剩北京、崑山和廣州三個城市。

對於亞馬遜中國電商業務的衰落,外界普遍歸納的原因在於其本土化不夠徹底,比如產品體驗、管理結構等,一味與美國總部看齊,反而忽略了中國市場的特殊性。

比如劉強東就曾表示,自己早前也在亞馬遜上購買過商品,但是物流太慢了,足足要讓用戶等兩天。

再比如,亞馬遜的競爭對手提供低價、免費送貨,並且無需用戶滿足任何最低消費要求。相比之下,亞馬遜要求客戶的最低價格為59元至200元(8.79美元至29.81美元),具體取決於該商品是否符合Prime標準。有分析師表示,當去年造訪中國時,向同省份的淘寶賣家買手機殼,訂單隻花幾美元,遠低於亞馬遜免費送貨所需的最低額度。

但亞馬遜明確表示“不會退出中國”。亞馬遜稱,始終對中國市場有著長期承諾,將繼續投入並大力推動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在現有的良好業務基礎之上,將繼續投入並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雲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

據官方介紹,亞馬遜中國主要包括四塊核心戰略業務:跨境電商、物流、Kindle閱讀、AWS雲服務。本次受影響的僅僅是物流業務與核心戰略之外的個人零售電商業務,其他業務均正常運作。

相關資料顯示,始於2006年的AWS在2018年為亞馬遜創造了73.22億美元的利潤,佔總利潤117億美元的62.5%。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AWS依舊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8年營收同比增長47%,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營收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

但在中國雲市場,阿里雲和騰訊雲才是佔領市場的巨頭。市場調研機構IDC發佈的2018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市場份額報告顯示,阿里雲市場份額佔比45.5%,排名第一,騰訊雲市場份額10.3%,排名第二。AWS市場佔有率僅為5.4%,排名第五。

亞馬遜“逃離”中國,All in印度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道,亞馬遜錯過了雲入局的好時機,雲離不開數據,而無論是政府還是商業機構對數據都極為謹慎,亞馬遜的背景在中國並不討喜。

志象網,見證中國科技企業全球化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