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只有靜下來,才能惜物愛人

【轉摘賢宗法師好文】

大家紛紛向中國傳統文化求醫問藥,希望可以對治這個時代日益浮躁的心靈。

傳統文化中最精華的思想是什麼呢?有個北京大學的教授將其歸納為“陰陽五行,天人合一,克己修身,中庸中和”四個方面。

心只有靜下來,才能惜物愛人

我特別欣賞的就是“天人合一,克己修身”兩個方面。

“天人合一”,“天”指的是大自然,包括天空大地、山川河流、鳥獸蟲魚等。

“人”指的是我們人類。人,生之於自然,而且最終也歸於自然。

大自然就是我們的父母和最終的歸屬,那麼我們就要找到“道”的根本方向。以完成自身生命與自然大道的最終融合。

“天人合一”的思想淵源其實可以更往上推,在上古的神話中就有端倪。

盤古開天,盤古死而化身為山川河嶽、日月星辰。

心只有靜下來,才能惜物愛人

我們的先民認為,是與人同形同性的神,在宇宙間幻化,而有了現在的世界。這不就是“天人合一”嗎?

莊子提出“心齋”“坐忘”,籍此達到離神去智、物我合一的妙境,這就是“天人合一”在哲學中的反映。

“克己修身”則是鍛鍊“厚德”。

當我們這樣一點一滴的從自我身心的磨練入手,就可以 “厚德載物”。“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如果無法安寧,這個時候任何決策和行為都會出現偏差。

只有安靜下來,才能惜物愛人,你的靈性才會長養而兼利天下。

心只有靜下來,才能惜物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