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何以為家》開頭,12歲的小男孩贊恩,在法庭上控告自己的父母:“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是怎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說出這樣的話?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何以為家》作為一部來自中東的難民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還原了黎巴嫩底層社會的現狀。

影片用了沉重、苦澀的基調,刻畫了兩個家庭、四種人物性格。儘管片尾導演還是採用了一貫充滿希望的手法結尾,但始終有一個困惑圍繞著我:靠什麼我才能活出希望?


贊恩:12歲男孩,活成“大人”的模樣


《何以為家》採用了倒敘的手法,由贊恩的控告作為開頭。

贊恩神色平靜、四目堅定地對著法官描述自己的遭遇。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贊恩生在黎巴嫩的貧民窟,他的母親生了很多孩子,他是家中的長子。

窮人家的孩子,是沒有機會上學的,贊恩只能拼命工作補貼家用——

他要用小小的身體,給房東送煤氣罐、扛水、打零工;他要帶著弟弟妹妹,在街邊賣劣質的糖水;他要撒謊替父母買成癮性藥品,然後再製作成毒品賣出去……


12歲,本應該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童,贊恩卻成為被生活所同化、小心翼翼生存的“大人”。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影片中的小贊恩,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他對家庭的希望,但命運卻狠狠地將他像地毯一樣踩在腳下。

就像影片結尾處,贊恩說的那樣:

每個人出生都希望自己成為受人喜歡和愛戴的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了不起的人。可是,生活就像一團狗屎,而自己每天生活在地獄中。

薩哈:11歲女孩,被父母賣給房東當新娘


一天,贊恩突然發現,11歲的妹妹薩哈褲子上有血跡。贊恩知道,這是妹妹有了月事。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贊恩緊張地將妹妹拉到髒亂不堪的廁所裡,為她清洗內褲;他脫下自己的上衣,親自為妹妹演示如何使用衛生巾。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贊恩還叮囑妹妹要保守這個秘密。因為他清楚,一旦妹妹有了生育能力,無情的父母就會把妹妹當牲口一樣賣掉。

然而,父母還是發現了這個秘密,父母一邊騙贊恩房東是來收房租,一邊把妹妹薩哈打扮成大人的模樣,讓妹妹薩哈坐在房東身邊……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不滿於父母將11歲的妹妹強行賣給房東的贊恩,打算帶著妹妹離家出走,最後妹妹還是被父母強行送走了。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影片沒有過多描述薩哈在嫁給那個男人之後的遭遇,但僅僅在嫁人後兩個月內,薩哈就懷了孩子,已經足以說明一切。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因為是黑戶的原因,妹妹薩哈懷孕大出血,連進醫院進行救治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導致身亡。

而妹妹意外的死亡,也成為了壓垮贊恩的最後一根稻草。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影片的結尾,小贊恩准備逃離這個國家,在回家找證件的時候,意外得知妹妹是因為懷孕大出血而死亡,毅然決然地拿起了刀,衝去了妹妹的丈夫家。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整部電影中,似乎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救贖,不管結局是好是壞。

而只有薩哈——一這個混亂社會秩序產物下的犧牲品,只有影片記錄下了她短暫11年的年華。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薩哈無疑是所有幸免於戰爭,從而流離失所難民中女孩的一個原型。而影片背後大部分女孩從出生到死亡,又有什麼蹤跡可尋呢?

贊恩的父母:生育的機器


影片唯一讓人覺得欣慰的是:當小贊恩被判5年有期徒刑的時候,她的媽媽帶了吃的來看他。

起碼這個時候,影片保留了人性最後的純良。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母親在面對瘦弱的贊恩時,滿懷喜悅地告訴他,自己又懷上了孩子。她希望這次是個女孩,這樣可以叫她薩哈。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而贊恩卻頭也不抬冷冷地說道:“以後再也不要來看我了,你就是一個禽獸。”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故事一開始,導演刻畫了很多贊恩生活環境的細節,破敗漏水的房子,瘦骨嶙峋、衣衫襤褸的小孩,髒亂不堪的街道——這就是大部分顛沛流離偷渡到這個國家下黑戶們的家。

而儘管孩子多到連睡覺都不能隨意翻身的情況下,贊恩的父母還在像機器一樣地不停生育。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影片中母親面對贊恩律師的控訴,一度反覆強調:

想象一下,給孩子喂糖水,因為沒有別的可以喂;為了能養活孩子,我願意犯任何罪;要是換成你是我,你早就上吊自殺了……


可笑的是,反觀她都為了自己的生存幹了什麼?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這種生而不養的行為,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方式的殺戮呢!


拉希爾:善良的母親


拉希爾是贊恩離家出走後,遇到的一個沒有身份的埃塞俄比亞女工。

拉希爾除了要自己生存,還有一個兒子尤納斯要養,但她還是收留了贊恩。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此後的一段時間裡,贊恩就成了尤納斯白日裡的“母親”。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後來,拉希爾因為假護照到期,為了湊足辦護照的費用,拉希爾不得不去賣淫,結果在賣淫的過程中被捕。

可憐的贊恩,又承擔起了撫養尤納斯的重擔。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從一開始用冰塊沾奶粉,再到變賣家裡的廢銅爛鐵,為了養活尤納斯,贊恩陷入新的困境。最後,贊恩開始像父母那樣,買藥製作毒品銷售換錢……

生活總是喜歡不忘在佝僂著的脊骨上再踩上一腳。因為沒交房租,贊恩所有的積蓄都被鎖在了出租房內。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最後贊恩因無力撫養尤納斯,而不得已將其賣給了人販子,換取了500美元,從而換來逃離這個國家的機會。

而正如拉希爾在影片中說道:沒人會責怪贊恩。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無疑拉希爾是唯一讓贊恩感受到家庭溫暖的人物,而她同時也是所有母親的原型。儘管生活每天充斥著壓抑和無奈,拉希爾仍舊努力為尤納斯創造美好的童年。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從賣場偷拿吃剩的蛋糕、攢錢給尤納斯買玩具、過生日。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生活的苦難早已將拉希爾壓得喘不過氣來,可哪怕有一絲希望也終將成就她作為母親的一生。

影片的最後,贊恩的卷宗雖然成為了密密麻麻檔案裡的一份,但足以揭示的是,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像贊恩這樣的小孩需要被救贖。

而贊恩對於父母的控訴,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對這個混亂社會體系的控訴。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教育的缺乏導致無知的女人淪為生育的機器,試圖通過孩子挽救岌岌可危的家庭。

但毫無撫養能力的父母,只能任孩子活在骯髒不堪的街道中,過著地獄般的生活,被生活踐踏開始失去生存的希望,像傀儡一般複製著父母的生活,最後一代一代不斷將混亂愈演愈烈。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生而為人,所以何時才能有個家呢?


導演娜丁·拉巴基:記錄真實


《何以為家》這部上映前,就榮獲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的影片,同時獲得了市場上的全面勝利。

電影真實還原了黎巴嫩底層社會的現狀,影片中飾演贊恩的小男孩贊恩·拉菲亞飾演薩哈的埃贊飾演尤納斯的才1歲的班科爾,都是來自敘利亞的難民。

飾演妹妹的埃贊曾在拍攝過程中被警方拘留,1歲的班科爾在這部影片拍攝完畢後,被驅逐出境。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而主角贊恩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演戲很簡單。

比起生活,演戲的確很簡單。

導演曾說:演員必須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生活,沒有那些將這部電影作為維護他們的奮鬥目標的旗幟的人們,就沒有這部電影。

而沒有受過任何表演訓練的贊恩,就像黃渤、徐崢說的,他們只是把真實的生活表現在鏡頭面前,他們只是在表演自己。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何以為家》:真實故事改編足以心酸,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

“電影是改變的開始。”——導演娜丁·拉巴基如是說

改變也的確在發生。據說,這部電影拍攝完畢後,電影裡所有的孩子都被送去上學了,也有了住的地方。

也相信會有更多的人,關注到這個特殊地區的現狀,能有更多的人,願意幫助這些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