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高強,曾積極營救譚嗣同的大刀王五,最終的結局如何?

廖栩


大刀王五被洋人殺害以後,頭顱被懸掛在(北京前門)城門上。王五好友霍元甲聽說後,隻身趕到北京,趁著夜色將王五的頭取下,並埋葬。

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誼,三歲時,父親去世,與母親相依為命。他年幼時,曾拜武師肖和成為師,武學根基紮實。後來,又拜“雙刀李鳳崗”為師,因其排行老五,人稱“小五子”。又因為他為人行俠仗義,善使一把大刀(據說重大百十斤,“青龍偃月大刀”),江湖中人都尊稱他為“大刀王五”。

後來,李鳳崗將他推薦給自己的師兄劉仕龍,開始做“押鏢”討生活。1877年,王五自己在北京半壁街開了源順鏢局。王五為人敞亮,俠肝義膽,辦事公允,很快在北京闖開了名聲。

王五在往內蒙古一個叫托克托的地放押鏢時,遇到幾輛被搶去馬匹的大車。在這冰天雪地裡,王五慷慨施救,把自己車上拉套的馬解下來,送給被搶劫的人拉車。這些人回來以後,為了感謝王五的救命之恩,送了塊匾,上書“重義解驂”四個大字。

在北京的這段時間,王五和譚嗣同成了好朋友。王五雖然文化不高,但是,他特別崇拜譚嗣同這樣的愛國志士。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為了驚醒世人,甘願被捕。王五知道後,心急如焚,想法設法要營救譚嗣同。但譚嗣同早已決心一死,拒絕了王五的營救。

譚嗣同死後,王五走上了反清的道路。後來,王五參加了義和團運動,親自拎刀上陣殺鬼子。可惜,不久,義和團被朝廷和洋人聯合鎮壓。王五因為擔心自己走了,鏢局中的百十口人會被牽連,沒有逃跑。

等到清兵圍住王五的鏢局後,王五對來抓他的人說自己不會反抗,但求不要株連鏢局中的這一百多男女老少。抓王五的人對王五非常敬重,表示不會為難旁人。清廷將王五送給了德國人。最終,王五在西河沿兒被處決了。其頭顱被洋人懸掛在城門上,家人無法給王五入殮。

這時,天津的武師霍元甲聽說此事,馬上趕到北京,趁著夜色取下頭顱,隨屍身一起埋葬。而王五的大刀,一直被保留到1958年。後來,被扔進鍊鋼爐鍊鋼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洪金寶導演的電影《一刀傾城/神州第一刀》,拍的很有韻味。裡面不僅有狄龍,還有關之琳。

(文|勇戰王聊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