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之前提前学课本?名师告诉你:大错特错!

今年九月份,又一批从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要走进校门,从幼儿转变为一名“学童”了。在入学之前,有的家长可能会选择给孩子报一个“幼小衔接”班,或者干脆先从亲戚家里借小学课本先给孩子学习一下,以便在开学后“领先一步”。不过,这么做到底科学与否呢?多年来担任低年级班主任的市南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沈冬梅,在这个问题上可谓很有发言权了,接下来大家来听听她的意见吧!

孩子入学之前提前学课本?名师告诉你:大错特错!

沈老师表示,如果把幼小衔接仅仅看做是文化课的提前学习,那是大错特错,而且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学习并没有多少帮助。因为孩子提前了解了这些知识,开学以后再学就会毫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小学生涯的开始就让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后果可想而知。沈老师说,因为现在学校都提倡零起点教学,对刚入校孩子的要求与进度都会降低,而且孩子经过幼儿园教育肯定也有基本的知识储备,所以家长完全不必担心。其实幼小衔接最应该做的,是习惯和心理上的衔接,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端正心态,从心底明白:我要上学了,我长大了,我不再是小孩子了。而在生活和学习习惯上,家长们也应该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达到一名合格小学生的标准。那么在具体做法上,沈老师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1、家庭生活状态要尽早改变。家庭成员应当分工明确,谁来做晚饭、谁负责接送等要有明确的人选,也应该至少开学前一到两周调节孩子的生物钟,起居时间要和小学作息时间相一致。

2、家中应该布置好学习环境,让孩子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来学习。虽然小学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但是阅读作业还是有的,因此家里应该有一个安静的角落来供孩子学习。孩子每天晚上学习的时间、地点最好不要轻易变动,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物钟。

孩子入学之前提前学课本?名师告诉你:大错特错!

3、对孩子情绪的引导很重要。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和他聊一些开心的事情,比如:今天在学校里有没有高兴的事情?老师表扬你了吗?有没有交到新朋友?而不是一张嘴就问:“老师今天讲的都会啦?挨批了没有!”先说美好的事情,如果有不开心的,最后再交流交流。在这种氛围之下,孩子很难对上学形成抵触情绪。

4、允许孩子表达各种情绪。很多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放学一见到爸爸妈妈就喜欢“叽叽喳喳”地开始诉苦。家长们要做的是先耐心听完,然后再就事论事地给出合理化建议,而不是急于打断并妄加揣测。

5、孩子入学头一个月乃至第一个学期,家长的陪伴与监督非常重要。孩子在学校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面对四十多个甚至上百个孩子,尽管在习惯的养成上也会一点一滴地教导,但是肯定无法对每一个孩子都重点关照。所以,家长在家中的“一对一”培养至关重要,家长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该检查和监督的一定要做到,和学校配合起来让孩子尽快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确实有必要,但衔接的应该是习惯,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知识衔接。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才能长久地保持好的学习状态,简单的提前预习知识,根本起不到长期的作用。希望广大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幼小衔接,帮助孩子走好求学第一步!

孩子入学之前提前学课本?名师告诉你:大错特错!

本期名师嘉宾:市南区实验小学沈冬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