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有狼性好,還是教育他或她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好呢?

真不嘆


中國人崇尚的性格是外圓內方。對外溫文爾雅,仁義禮智信。內在的卻是方正有稜有角,有底線有原則,在大是大非面前絕不退讓。

內聖外王,外儒內法,就是說狼性和羊性都要有一點。不然在社會上怎麼生存。狼性和羊性人自身本來就有,這就是人性。

至於培養孩子狼性多一點還是羊性多一點,這和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和階層有關係。大多數人都是工薪階層,在人屋簷下怎敢不低頭,叫孩子專門和老闆對著幹,今後如何生存,這也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但在關鍵的時刻也要有一點骨氣,絕不卑顏屈膝。隨之而來的也就產生了阿諛奉承,溜鬚拍馬的社會風氣。甚至專門研究了厚黑學。這就是不同人的處世之道。

社會有階層無法改變。每個階層都在研究生存之道。所以老子奉勸強者要無為而治別太張狂了,水能載舟也可覆舟。社會上普通百姓是多數,多是弱者。但如果弱者被迫聯合起來,就有摧枯拉朽之勢,勢不可擋。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問題古人已經研究的透透了,學習繼承拿來用就行了。


老梁139490047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有價值,這實際上是考察家長育兒觀的一道題。

從題目本身來看,包含兩種育兒觀,一種是養狼術,另一種是養羊術。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形容,一種是法家觀點,另一種是儒家觀點。但是不管你持什麼觀念育兒,都需要從社會大環境和家庭小環境著眼和著手。

第一,馭狼術需要了解狼性,更要了解狼的生存法則,而後你才知道敢不敢養狼崽子。

我們都知道狼在自然界裡有勇猛、兇狠、奸詐、狡猾之稱,獨狼很難存活,因此才有狼群。而每一個狼群必須要有一個首領,才能帶領狼群獵食和維護狼群的秩序。當狼王衰老能力不足以勝任時,狼群會毫不猶豫地將其驅逐出狼群,最後孤獨至死。狼王不是那麼好當的,那需要有強健的體魄,有很高的智商,有不怕死的豪邁,通過一場場血拼才能夠坐上頭狼的交椅。試問家長朋友們,當你知道狼性時,你還敢養狼崽子嗎?

第二,養羊術也需要了解羊性,同樣要了解養的生存法則,而後就清楚你能否養羊了。

我是草原人,從小就接觸家裡的山羊和綿羊,放過羊,騎過羊,抱過羊羔。在大草原上有一種叫黃羊的動物,如今數量越來越少了,不是被天敵殺死,就是被偷獵的人類殺死了。家養的羊性情相對溫和,但自由散漫,與世無爭,非得靠牧人管理才行。如果在草原上牧人偷懶,經常會有羊走失的現象,有的會被狼吃掉,有的會被別的牧群拐走。如果家長知道羊的屬性,請問你願意用養羊的方式育兒嗎?

第三,現在育兒觀不再是片面推崇哪家的育兒理念,聰明的家長會取百家之長。

在我的育兒觀裡,我要取狼性的勇敢、堅毅、團隊精神,要取羊性的與世無爭、性情的溫和。說到這裡家長可能會不屑了,羊性和“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有啥關係?有關係啊,你看這九個字不都是培養綿羊的嗎?連山羊都算不上,至少山羊還敢攀險峰呢。不過,從現代社會發展的速度來看,傳統意義上的“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已經有了很大的變異,如果你照老傳統去一成不變育兒,恐怕你的孩子真的很難生存,這就是現實,所以要取其一部分,絕不能照搬照抄,否則,孩子走向社會後不會變通,會吃很大虧的。

結束語:嘮叨了這些,其實挺無聊的,因為純粹屬於個人之見。再者說,育兒對家長們來說,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觀念,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但有一點不變的就是,家長群體大都如綿羊群一樣,社會風氣怎麼刮,羊群就跟著怎樣走,這就是盲目從眾,很難培養極具個性的狼王,一來沒有那個能力,二來也沒有那個環境。


寒石冷月


這是個很有意義的問題,這個問題反映出當今對孩子的教育的困惑和焦慮。

究竟讓我們的孩子做一個“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還是要做一個“兇猛,奸詐和狡猾”的惡狼呢?這的確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

這個糾結來自於“詩和遠方的田野”的理想主義和“現實社會極端逐利和弱肉強食”的現實的骨感和殘酷的劇烈衝撞。

沒有養狼的膽子,又不甘心孩子變成被無情吞噬的羊,這是相當多的家長很焦慮和抓狂的事。

其實,在面對這個價值觀和道德觀越來越多元化的現實社會,無論是培養成“謙謙君子”還是“狼崽子”都是有很大的問題的。

面對多元化的社會環境,對孩子的教育就必須放棄“二元化”的思維。也就是“好人和壞人”的思維。而這個思維正在很嚴重的影響著我們對孩子的教育。

我認為在教育孩子,或者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的問題上,“溫良恭儉讓”和“狼性教育”同樣重要。重點是要把握一個“度”和“側重點”。

首先,在孩子的自身素質和待人處事方面,需要強調的是“溫良恭儉讓”。個人的修為,是孩子的“狼性”不至於失控的根本。

所謂“溫良恭儉讓”,是教育孩子有“利他”的意識,有了“利他”的意識,就會得到社會的認可,溫和的性格,良好的心態,恭敬的舉止,謙讓的胸懷,是一個人最優質的素質,也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基礎。

但是,這些素質,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限度”,再美好的事物,一旦走向極端 ,就會走向它的反面,溫良恭儉讓也是一樣,這個“底線”,就是一定要在自尊的,自信的,自立的基礎上。而自尊,自信,自立習慣的形成就需要“狼性”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狼性,首先要摒棄狼性當中“獸性”的因素。而強化“堅韌,果敢,團結”的因素,需要對“狼性”進行過濾,這種過濾是十分考驗家長的功力和價值觀取向的。

如果說“溫良恭儉讓”的教育不能“過”的話,那麼“狼性”教育就要警惕“偏”。謙謙君子的培養一旦“過分”,孩子就會變得“迂腐,懦弱”,而“狼性”教育一旦出現“偏差”,孩子就會變得“殘忍,兇狠”。這兩種傾向肯定都不是做父母的願意看到的。

我們總是期望我們的後代是“優秀”的甚至是“卓越”的,其實這種“優秀”或“卓越”的具體表現,就是“溫良恭儉讓”的“狼性”在孩子身上的融合效果是不是合理。

一個具有“溫良恭儉讓”的修養,“狼性”的技能的孩子,應該是你教育的目標。

因為當今社會里,遊刃有餘的人,大體上都是“披著羊皮的狼”(比喻如果不當,請勿過度解讀)。


步武堂


我認為要教育孩子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裡,狼,或者狼性,是不錯,但是,狼,是無法生活在人的世界裡的。

沒看現在狼都沒有幾隻了嗎?

你可能要說,不,我說的是狼性。

其實是差不多的,狼性兇狠狡詐,這可能會得逞一時,但終將被湮滅,因為人不會喜歡有狼性的 人,這樣的“狼”,對敵人狠,對陌生人狠,也可能對朋友狠,甚至需要的時候對親人都狠,只要它能生存。

狼心狗肺的人,誰會願意和他相處?

或者你說不是完全那麼狼性?那我問你如何把握?有多少狼性是個度?60%?50%?40%?30%?根本無法把握!

而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與時俱進,有分辨地辯證地去教育。



譬如仁義,仁者愛人,義不容辭,但是,這都是有條件的,對敵人不能講仁義,對異己不能講仁 義。即使對朋友,仁義,也是有限度的,好朋友,可以,普通朋友,斟酌慎重。

再譬如禮,禮是規矩,而不是腐禮。

再譬如智,智珠在握,即使碰到狼性的人也不會吃虧。

再譬如信,現在已經是信用社會了。

溫良恭儉讓就更不必說,這是個人修養的問題,不是說你必須這樣,而是說,你的本質是應該這樣的 。

做人的時候,溫良恭儉讓。

做事的時候,仁義禮智信。


鋼筆刀


是教育孩子有狼性好?還是教育孩子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好?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更不能分出孰對孰錯,那好那劣。關健是要有度,狼性雖然在當今競爭殘酷的社會,更易脫潁勝出,但狼性過去也易傷人傷己。這就是鋼太堅硬,容易折斷的道理。溫良儉讓人有謙謙君子之風,給人儒雅,彬彬有禮的好印像,也更利於社交。但溫良謙讓過度,就變成軟弱可欺。所以,二者皆有之,鋼中有柔,柔中帶鋼才是最好。男孩可狼性偏重,女孩賢德偏多才是完美。男孩成人後,要像狼王一樣在競爭中建立自己的家庭。為養活妻兒老小不得不在社會中爭搶更多的資源,沒有霸氣和能力,又怎能讓家庭過得更好?但,人類社會的競爭和動物的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是兩回事,人類社會人與人相互依存,仁義誠信才能贏得更多人的信任和尊重,人脈起廣,路越寬,走得也更遠,家庭也越來越好。而女子太過狼性,雖然能在事業上混得風生水氣,但太強勢的女強人往往在愛情和婚姻上難求幸福。客觀上說;當今世界仍是男權社會。男人大多數還是不願娶一個比自己強很多的老婆,社會的非議和自尊心讓男人承受不了。男人是鋼,女人似水,鋼刀砍溪水,無論用,礦。大力,砍多久,溪水不斷照長流。這就是以柔克鋼的鐵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中國男人無論在外多風光,回到家被溫柔的老婆治得服服貼貼,只有府首貼耳的原因。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因才疏才淺,肯定有不當之處。覺得有理的,點贊。覺得無理的,請指教。



張國富150139119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成人自身,教育的目標和內容都需要緊跟時代和社會發展,因為教育是為人本身和社會服務的。

1、新時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必將是綜合素質、綜合能力都很強的交叉複合型人才,因為他們需要面臨更為複雜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無論從事件的難度、複雜度,還是單位時間內需要同時處理的事件數量上看都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他們需要掌握更多的複雜技能。

“狼性文化”在國內比較多得用於企業管理中的團隊建設,要求成員們要有團結、拼搏、探索和逆境中成長的品質和精神。而應用到孩子們的教育中也同樣如此,因為未來的世界會越來越小,也會更加需要人類能夠團結起來一起解決很多關於自然生存的問題,個人英雄主義或唯以叢林法則已經不適合現在和未來的社會需要了,所以在孩子的社會能力培養中必須儘早培養孩子們團結合作的能力,而不只有競爭,這是世界發展的必然,也是人類在地球上繼續能夠生存的必然。而對於拼搏探索和逆境中的抗挫力是每一個個體都必須通過學習成長來獲得的優秀品質。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是儒家思想中教化人們為人處世的準則,分別是五種高尚的品德、品性和品格,這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所以無論什麼時代也是作為人一生必將追求的自我成長的方向。

2、兩種內容並不衝突矛盾,而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無論是狼性的團結、拼搏、探索和逆境中的抗挫力,還是優秀的傳統文化,都是教育人類自身能夠更好地認知自己、和世界、和他人、和自己和諧共處,脫離野蠻,進入到更好層次的文明。


無論從哲學的角度還是道家的說法,雖然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但人類的聰明就在於會適時選擇正確的、對自己、人類、社會發展有利的一面,所以當個體擁有了這些優秀的品質後也會根據事件本身而作相應的調整和選擇,但前提一定是使事件朝著好的、積極的一面去發展的。所以不需要擔心孩子們會吃虧,會被邪惡壓倒,因為我們一直相信邪不壓正!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裡的神仙洞


  • 教育孩子既要有狼性,也要禮義仁智信。

  • 1、狼性,並不是說要培養孩子向狼一樣,殘忍而兇狠,而是要求孩子在學習和事業上要有進攻性,要努力,要有狠勁兒,而不是學習疲沓,工作鬆懈,整天半死不活的,沒有精氣神。


  • 2、禮義仁智信,要對是你的修養要好,要善於為人處世,對人有禮貌,做事守規範,遵紀守法,守誠信,有智慧。


  • 3、兩者不對立,是一個人在不同的方面應該做到的。就像拳臺上,該握手就握手,真正PK起來,就要打倒對手,這是規則,也是職責。


子木老師講語文


我是6歲男孩的媽媽,我希望自己孩子是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

教育孩子要有長遠的眼光

人生不是一場100米衝刺,而是馬拉松。我希望孩子一路可以欣賞風景,享受這一生,而不是一直在追在拼搏。


我希望孩子快樂溫厚

作為成年人,我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很多,成功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善良的孩子內心有力量

或許孩子沒有在每一次比賽都勝利,或許被欺負,但是人生是體驗,都經歷孩子會在成長和受挫中堅強。


花漫開


教育孩子是個系統,不是二元思維:

①孩子必須有基本智商

孩子的聽說讀寫,數學,繪畫,舞蹈,觀察自然界等綜合智商必須訓練。

②孩子必須訓練逆商

有智商,沒逆商註定不成功!逆商就是抗壓,就是迎難而上,就是挑戰,就是所謂的狼性。

③孩子必須訓練情商

情商就是情緒管理能力,就是良好的互動溝通能力,就是燦爛的微笑和善於傾聽的素養。

④孩子必須訓練財商

財商就是賺錢能力。財商就是商業模式構建能力,財商就是財散人聚,財聚人散的分享精神。

總之,人是一棵樹,孩子的四大商必須系統訓練。


全息領導力


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我也正在反思當中,我給不了提問者答案,同時大家的回答也給了我很多啟示。我發現自己還是不夠好,不夠有更多的能量傳給大家。我本人其實是,偏後者,但是,有時候感覺會被欺負不敢說啥,其實呢,內心並不是這樣的,主要是我反應不敏捷,經常是過後認真思考才有對策的,但也晚了。有時候我也想吃虧是福~能忍是度,有原則才能活的心隨氣定,不在乎別人說法和眼光,只為自己心安就好。可是,這樣的性格,似乎在現社會很不討喜,甚至會被欺負,但是我又感覺如果足夠機靈,思維敏捷,敢於表達,也能夠勝人一籌。

因為自己的孩子太隨我,我也是反思自己需要改變,才能引領孩子,很多地方,我也很為難,自己確實反應不夠靈敏,實屬無奈,也困惑自己怎麼才能讓孩子不這樣?對於我來說,反思自己教育缺陷,能夠儘量彌補孩子,同時要多像大家學習的還有太多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